摘要: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能夠增強學生對于客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在新時期開展數學教學,教師應當培養學生的理性思維,使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到數學學習的重要性,通過科學合理的引導以及循序漸進的訓練,有助于增強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所以本文從以下幾方面分析探討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并提出具體的教育教學方案。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高中數學;思維能力;學習興趣
一、 引言
高中階段學生學習壓力大,時間緊任務重,再加之高考,對于學生的數學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提出問題,也應當分析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引導學生通過學習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使學生能夠掌握到數學學習的思維方法,在此基礎上有所創新和發現。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更新教學觀念,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同時,重視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二、 高中階段數學思維能力概述
思維是構建在感知的基礎上,應用大腦功能,對于知識經驗進行存儲,也是人腦進行外界事物分析和概括的重要過程,應當進行統一規律以及思維相似這兩條規律。數學思維是學生對于外界事物間接以及概括性反應,應用數學文字與符號進行知識推理,具有系統性和整體性以及相似性等眾多特點,主要劃分為數學邏輯思維以及直覺思維、形象思維。
但是當前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受到一定的影響,分析影響高中生思維能力形成的因素,主要包括主觀因素以及客觀因素,包括知識認知結構以及智商水平等等,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思維能力的發展基礎主要在于學生自身的知識儲備量上。但是并不意味著學生的知識儲備量多,并具有良好的數學思維能力,所以教師應當有效結合數學教學體系的系統性與結構性特點,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影響學生思維能力的因素在于學生的智商水平,相對智商較高的學生而言知識接收能力較強,并且能夠拓展思維,而非智力因素,則會對學生的思維起到一定的消極影響,嚴重抑制著學生的思維發展。雖然先天因素極為重要,但是最重要的就是后天的培養,將兩者的有效融合才能夠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考和學習。
三、 當前高中生數學思維能力發展現狀
當前高中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逐步增強,已經呈現獨立性以及自主性等各類特征,并且初步具備了數學思維的質疑性以及批判性等等。高中階段學生的思維發展主要體現在具有較強的求知欲望,但是由于受到自身知識水平的限制,缺乏社會經驗,學生的思維主要是依靠感覺,并且受到了條條框框的限制。從另一角度分析,由于學生的思維發展并未完善,思想較為狹隘,只能夠片面的認識問題,無法深入分析和探索理念,存在一定的偏頗情況,不善于抓住教學中的具體條件和隱含條件。由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無法獨立思考,喜歡隨波逐流。根據這一情況體現在學生的思考問題角度過于單一,對于知識缺乏系統性認識,并且沒有良好的回顧與反思。素質教育是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及時組織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人才的綜合能力以及創新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是素質教育的重要需求。基于應試教育理念下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滿足學生多元化發展,導致學生并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習慣獨立思考,缺乏隨機應變能力,對于學習的內容難以深入理解,只是做表面上的記憶,卻并未深入拓展,無法總結所犯下的錯誤,導致數學學習邊學邊忘。
四、 高中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思維能力的具體對策
(一)創設思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互動交流
創設問題教學情境,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對于數學知識進行有效聯系通過創設問題情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參與教學,能夠拓寬學生的思維空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由于思維發展尚未完善,仍然需要教師的引導與幫助,所以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教學過程的有效優化,創設思維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數學教學的重要目的就是引導學生感知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以及解題思路,在此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的觀察分析以及比較能力,引導學生應用歸納推理以及演繹等各類方法進行思考和探索,使學生暴露思維過程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與質量。例如:學習《雙曲線及標準方程》這節內容,教師可以創設情境,先引導學生分析橢圓的定義以及標準方程、性質在此基礎上引出雙曲線,通過多媒體設備在屏幕上展示法國巴黎建筑物埃菲爾鐵塔,引導學生關注偉大建筑物的同時提出問題“埃菲爾鐵塔簡潔又壯觀,以其宏偉的氣勢征服了世界,那么是什么東西在支撐著它呢?”然后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協商,通過觀看flash動畫,能夠了解到埃菲爾鐵塔的具體形狀,但是卻無法得出答案,此時教師將鐵塔的視頻逐漸延續,然后將鐵塔的輪廓線形成完整的曲線,學生會很驚訝與本節課堂學習到的曲線大致相同。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告訴學生生活中處處蘊含的數學知識,此種源于生活的課堂教學活動,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類比雙曲線以及橢圓定義,能夠順利自然的導出雙曲線標準方程,在本節課堂的最后教師提出問題“同學們,我們現在已經得到了雙曲線的定義和標準方程,那么你們能夠得出雙曲線的性質?”然后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深入思考和探索,為下一節課堂教學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觀察題目類型,培養學生直覺思維能力
觀察也就是審題,在解題過程中,學生進行的直接思維能夠明確問題的已知條件和求解目的,從而深入的分析問題。在學生的數學思維學習過程中,學生會依靠直覺和靈感進行思考和選擇,從而分析數學猜想,在此過程中觀察對于學生的學習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學生能夠從題目的數學特征發現題目的潛在規律,能夠找到解題的突破點。數學教學過程中充分重視解題思路的形成教育,在教育過程中,教師有針對性的滲透思維訓練,營造良好的探究求學氛圍使學生主動探索獨特的解題方法,進一步拓展學生的探求思維能力。在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數學變式練習,針對數學概念和問題從多角度的進行變換,從而凸顯出數學概念的本質以及屬性,引導學生發現數學知識的結構以及相關規律。
在了解解題思路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學會如何分析,如何判斷,能夠確保學生的思維與教師的思維形成共鳴,教師的思維為學生的思維提供坡度橋梁由知識傳授轉變為知識引導,鼓勵學生不斷的探索,發現知識能夠將失敗經驗歸類總結,使學生在反思過程中不斷地進行歸類總結,能夠轉變傳統的思維方式與學習方法,使學生盡可能地縮小探索范圍最快的獲得成功。由此能夠看出,教師必須要因勢利導教會學生尋求數學出路的方法,在發展思維能力上是一種良好的體驗和進步。
(三)重視培養學生思維概括能力,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技巧
數學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與提高上,有著其他學科難以比擬的優勢,在整個高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由于學生對于數學概念和定理的認識是初步的,學生學習到的只是一些固定的皮毛知識,也有的學生只是記住一些題目。只是記得教師曾經講過,但是卻并未有效學好數學內容,由此能夠看出,在傳統教學過程中,教師過于重視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對于基礎性概念可謂是一概而過,難以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數學抽象思維概括能力,也就是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能力中的核心,主要體現在對于概括的獨特見解,例如能夠發現普遍現象中存在的差異性能力,能夠在各類現象中構建聯系性,從而分離出問題中的本質與核心。所以當時應當引導學生進行綜合分析,重視細節引導,引導學生在解題過程中能夠發掘隱藏在各類特殊細節中的普遍性以及本質內涵,能夠抓住基本與主要的東西,使學生應用直接抽象概括方式進行思考和學習,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從而激發新生的探索欲望,使學生在遇到新問題時,也能夠將各類問題一般化分析規律,找出本質進行總結。
(四)重視學生反思總結,拓展學生思維能力
新時期教學工作的重點應當放置在課堂與課外的有效融合課堂教學并不是引導學生在課堂上學習,而是應當引導學生掌握學習方法和技巧,逐步提高學以致用能力,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應用數學知識分析并解決問題,使學生將所學習到的知識內化于心。在此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課后進行思考和探索,引導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能夠不斷的經歷直觀感受以及知識的建構過程,這一過程也是數學思維能力的重要體現,能夠形成學生對于數學客觀事物的理解和認識。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對于當天所學習到的內容以及聽課情況進行課后反映、回顧,可以給出設計類的反思題目,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例如今天我們學了哪些知識?老師講了哪一些內容?我還沒有聽明白?我最大的收獲是什么?哪一些地方我不懂應當如何弄清楚?然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和探索幫助學生理清學習思路,評價自己在課堂上的學習情況以及反思過程,從而逐步培養學生的反思習慣。
五、 結束語
高中階段是學生學習成長的重要階段,數學教學應當與學生的思維培養緊密相關,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是數學教學中的重要任務,教師應當深入研究教學科學以及數學活動,從而尋找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在此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重視,結合相關的知識點以及教學原則,引導學生從基本的思想方法入手,加強培養學生的思維認知,使學生在熟練掌握基本方法的前提下能夠過渡到特殊技能,使學生順利地進行舉一反三,逐步深化學生的思維。
參考文獻:
[1]劉志偉.淺談高中數學教學中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7,9(32):174-176.
[2]沙志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培養策略探尋[J].新課程導學,2017(5):34-36.
[3]梁海芳.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策略分析[J].儷人:教師,2016(8):131.
[4]王文濤.分析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J].數學例題,2016(14):24-26.
作者簡介:
莫惠春,甘肅省定西市,甘肅省定西市隴西縣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