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教學事業的發展,教育部越來越重視各個階段的教育問題,小學階段作為學生的基礎階段,要做好相關的教學工作。在新課改之后,教育部對小學階段的教學提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在小學階段,老師不僅要教會學生基礎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是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要讓學生學會學習和成長,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各項能力,這樣才能實現學生的長遠發展,為我國創造更加美好的明天,所以本文主要論述的是在核心素養指導下,我國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應該如何進行。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
核心素養指的是學生應該必備的,能夠適應長遠發展的品格和能力,所以對于學生來說,提高自身的核心素養有著很大的積極意義。核心素養所包含的內容非常多,在其中有學習方面還有生活方面,比如,勤于反思、健全人格、責任擔當、實踐創新等,這些內容都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指導作用,所以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非常重要。對此,就需要老師將核心素養教學與道德與法治課堂進行關聯,在課堂教學中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使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進而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
一、 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現狀
從我國現在的教學情況來看,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存在很多問題,這些問題都需要引起學校和老師的關注,相關的問題如下:
(一)教學方法落后
很多學校受傳統的教學觀念影響比較深遠,尤其是在縣級以下的學校,這種傳統的教學觀念會影響到教學的效率,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老師也沒有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導致學生的學習壓力過大。此外,很多學校都比較注重語數英這些主要科目,對道德與法治課程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在教學安排上,大部分的時間都放在主要科目上,導致道德與法治課程安排較少,所以對學生的相關教育也比較缺乏。
(二)師資力量短缺
就我國現在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學校都存在師資力量不足這樣的情況,這一問題的出現極大地制約了我國教學事業的發展,導致小學階段的教學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在道德與法治課堂上,老師只注重基礎知識點的傳授,單純地將知識講給學生聽,這樣就影響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同時也會讓學生心中的問題無法被解決,長期下去就會阻礙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不注重進行實踐
很多學校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都會依照課本進行教學安排,只注重理論的講解,缺乏相應的實踐,這樣就會增加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難度。小學階段的孩子,年齡比較小,相應的能力發展還不是非常成熟,但是性格上比較好動,很容易對新鮮事物產生興趣,所以在有些內容的理解上就會存在問題,對此老師就要抓住學生的性格特點,從學生的性格角度出發進行教學,多進行課堂實踐活動。
(四)教學內容比較落后
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社會形勢在發生著大大小小的變化,傳統課本的內容已經無法適應時代的需要,但是就現在的教學情況來看,很多老師還是在按照課本進行教學,對課本上的內容無法做出調整,所以很多時候在教會學生知識點后,學生還是無法辨別身邊的是非對錯,這樣就失去了教學的意義。比如,現代社會的互聯網發展較快,通過手機以及電腦可以輕松上網,所以很多學生就在網絡上瀏覽內容,稍不注意就會對詐騙信息進行關注。這時,就會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很大的影響。
二、 核心素養指導下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教學策略
(一)創設情境進行教學
環境對學生的學習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老師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要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在創設情境時,也要與生活實際進行關聯,這樣能夠讓學生體會到知識來源于生活,來源于實踐,這樣也方便讓學生在生活中進行知識點的總結。比如,在學習《班級生活有規則》這節課程時,這節課程多是講述自己的言行舉止,例如,打招呼、與小朋友要友好相處等,所以老師在教學時就可以營造打招呼這樣的情境,同學之間以及同學和老師之間進行問好。通過這樣的安排能夠促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增強學生與老師之間的關系,有利于教學活動的進展。
(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
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老師可以采取合作探究學習模式進行教學,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進行知識點的學習,在討論中解決自身存在的問題。小組合作探究學習能夠很好地提高學生的團隊意識,讓學生懂得合作的積極意義。當然,在進行合作學習時,老師要注意小組劃分的原則,科學合理的小組成員構成才能提高學生們討論的效率。對此,就需要老師對學生的性格特點以及學習能力有一定的了解,在劃分小組時,最好是將學習能力強的人與學習能力中等的學生進行組合,這樣能夠讓學生之間取長補短,實現學生的整體進步,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也能將自身的學習方法進行分享,然后學生之間進行討論和借鑒。比如,在學習《我們有精神》這節課程時,老師就可以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學習,在討論的過程中學會知識點。當然,在進行討論之前,老師也要布置相應的任務:我們怎么做才能算有精神,除了課本上的例子之外我們還能列舉出其他的例子嗎?在學生討論完成之后,老師挑選小組進行回答。另外,學生在進行小組討論時,老師一定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對有問題的小組要及時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找到正確的討論方向。
(三)借助多媒體進行教學
近些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速度非常快,信息化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科學技術的發展為我國各行各業的工作都提供了很多有利的條件,對此就需要老師將科學技術引進到教學工作中,在教學工作中使用最廣泛的就是多媒體,這是一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很多學生也都比較喜歡多媒體教學方法。利用多媒體教學,學生只需要觀看課件,在觀看的過程中就能掌握相應的知識點,此外這種方法能夠很大程度上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程度,方便老師進行教學。比如,在學習《我愛家鄉山和水》這節課程時,老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在網絡上下載課件或者自己進行制作,在課件中讓學生觀看家鄉的圖片,讓學生感受到不一樣的美,此外,老師可以讓同學們講一些關于自己家鄉的故事進行分享。通過這樣的安排,能夠讓學生感受到健康的生活,提高自己回答問題的勇氣,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利。
(四)合理安排實踐活動進行教學
在進行道德與法治教學時,老師要合理安排一些實踐活動,這樣能夠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比如在課堂上多做一些游戲等,通過這些活動增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自身對知識點的理解,增加印象。比如,在學習《我想和你們一起玩》這節課程時,老師就可以帶領學生去進行游戲活動,例如捉迷藏、踢毽子等游戲,讓學生們感受到學習的快樂,當然,在做游戲時,老師要鼓勵學生們之間要學會配合,避免矛盾的產生,進而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有想玩的游戲就要大膽融入活動中,不要懼怕犯錯誤,也不要怕自己做得不好。通過這樣的安排,能夠增強學生之間的友誼,提高自身面對學習和生活中困難的勇氣。
三、 結束語
總的來說,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非常重要,對學生的長遠發展有著很大的指導意義,所以學校和老師就要提高對道德與法治的重視程度,在教學實踐中,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科學可行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這樣才能促進學生的長遠發展,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當然,核心素養基礎下的道德與法治教學策略還有很多,這就需要老師進行相關的實踐,在實踐中進行創新,這樣才能總結出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進而提高自身的能力,使自身在教學中能夠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選擇教學方法,推動道德與法治教學工作的進展。本文論述結束,希望能夠對小學階段的道德與法治教學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蘇東明.基于核心素養的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思考[J].教師,2017(22):19.
[2]俞美芳.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堂構建策略研究[J].考試周刊,2017(89):43.
[3]陳小紅.基于核心素養的道德與法治課程體驗式教學策略[J].西部素質教育,2018,4(6):38-39.
作者簡介:
廖柳仙,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城關第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