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新秀
摘 要:體育教學的主要目的就是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學生的身體健康。因此,本文將立足特殊學校小學體育教學現狀的基礎上,對新課改背景下特殊學校小學體育教學創新研究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新課改背景;特殊學校;小學體育;教學創新
在現在的學校教育教學過程中,無論是哪種形式的學校教育,都需要結合新課改的背景來展開具體的課堂教學設計。對于新課改來說,它所涵蓋的是學校教學中的所有學科,但是對于不同的學科,它又提出了不同的教學要求。而教師既然想要做到切實結合新課改背景來展開課堂教學的設計,就需要從新課改背景的具體教學內容角度出發,形成一定的了解,才好展開后去的學習工作。在體育教師明確了新課改背景下,對于體育課程的教學要求之后,教師需要找到體育教學中,所存在的教學問題。對于體育課程來說,它也是比較普遍課程教學,所以其中會存在一定的教學問題。教師從教學問題的角度出發,才能夠選擇恰當而又有效的教學策略。
1 新課改背景下的體育教學要求
1.1 總的要求
針對小學體育課堂教學工作來說,新課改根據學生發展的需要以及整體體育課程的教育教學內容,將具體的教學內容劃分如下:第一注重培養學生身心健康。在以往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中,主要強調的地方,還是在學生的身體健康方面。對于學生的心理健康關注程度并不高。最明顯的體現,便是以往的體育課程往往稱為體育課程,而現在的體育課程更多稱為身體與心理健康教育。所以從中便能夠看出整體課堂教學重心的變化。第二,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對于全面發展這一觀念來說,任何學科教師都不會陌生,因為這是我國總體的教育教學方針。在進行相關學科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也需要考慮到學生的全面發展問題,這樣一來所培養出來的人才能夠更好地適應社會實現社會的發展。第三注重終身體育習慣的形成。對于學生來說體育運動和鍛煉不應該僅僅局限于學校之中。特別是在現在的社會中,人們的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小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花朵,單獨依靠學校教學中體育鍛煉是不夠的,而是在平時的生活中也注重體育鍛煉,從而才能夠形成良好的身體體魄,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1.2 特俗學校的要求
在我國學校設置中,也有特殊的學校。這些學校之所以稱為特殊學校,是因為教師所教學的對象相對來說比較特殊。在特殊學校教學中,教師所授課的對象,都是殘疾人或者是智障兒童。對于這些學生群體來說,他們因為本身存在著一定的缺失,所以教師在對其進行教育教學的過程中,更需要特別小心和細心。除此之外,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的教學要求也會有所不同。除了需要在立足上述要求的基礎上,還需要細致考慮學生的身體條件,從而來進行課堂教學的手段的柔和,以此來促進特殊學校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2 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
2.1 教學模式老套,創新自我教學理念
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模式相對來說比較老套。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對于體育課程本身來說,它主要是以戶外運動的形式。而大部分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基本上都是給學生演示一遍運動的基本要領,然后便讓學生自己進行運動的技術操作與訓練。但是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采用這樣的教學方式是無法切實實現學生的身體健康發展的。畢竟對于特殊學校的學生來說,他們在身體上都存在著這一定程度上的不便。這個時候,就會導致他們比普通人會依賴于教師多一些,所以教師不能完全將課堂放手交給學生,而應該通過一定的趣味形式,來帶領學生完成課堂教學活動。因此,為了切實做好課堂教學,教師就必須要摒棄老套的教學模式,進行自我教學理念上的創新。這樣一來,才能夠在實際的課堂教學過程中,給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讓學生能夠做到切實有效的進行課程知識的學習。
例如,假設體育教師想要給學生講解籃球的拍球和傳球的時候,這個時候,教師需要考慮到特殊學校的學生可能會存在行動不便地方。所以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便不能讓學生過多的進行移動,否則容易讓學生受傷。但是不移動如何讓學生掌握拍球和傳球的方式呢?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讓學生坐在凳子上,進行原地的拍球,看看誰拍球的次數最多,采用拍球游戲比賽的形式來展開。而對于傳球的部分,教師可以將學生進行5人一小組的分組,通過分組的方式,讓學生能夠互相進行組內傳球,以此來達到教學的目的。并且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的整體移動不算大幅度,容易保持學生的平衡,又能夠鍛煉學生的上肢力量,推進學生身體健康發展。
2.2 教學設備簡陋,做好課堂教學準備工作
在特殊學校的體育課堂教學中,其中教師所能夠給學生提供的教學設備相對來說比較簡陋。之所以這么說是因為我國還是一個發展中的國家,而對于特殊學校中的一系列教學設備的提供,基本上是由我國的國庫來支撐的。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學校設備存在著一定方面的缺失。雖然說社會上的愛心人士也會進行捐贈活動,但是也并不能滿足到所有的特殊學校。因此,在對特殊學校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工作的時候,教師就需要做好課堂教學準備工作。這里所指的課堂教學準備工作,不僅包括教師自己要進行備課工作,而且教師還需要自己進行親身體驗相關的課堂教學環節,只有這樣才能夠在實際的學習中,給學生帶來好的學習感受。
例如,教師在這一節課堂教學中,打算給學生進行乒乓球方面的教學。在正式進行授課之前教師就需要針對自己所教學的內容,利用一定的網絡資源,進行相關教學案例的搜索,看看是否給自己提供一定的教學思考。除此之外,教師在設置好教學案例之后,還需要自己先進行實地的演示。具體來說,如果教師這一次的教學對象,是身體機能上有殘疾的學生,教師就需要嘗試將自己身體的某一個地方綁起來,讓其不能動,然后進行相應的運用操作,從而來實現課堂教學的調整。而如果說教師所教學的對象是智力上所有缺失的學生,教師就需要不斷地調整教學語言,盡可能使用生活化的語言來與學生進行交流合知識技能上的表達,以此來促進學生學習上的發展。
2.3 教學水平較低,做到教學內容的創新
在特殊學校的體育教學活動中,還存在著教學水平比較低的一個問題。之所以說教學水平比較低,實際上是指有一部分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相對來說比較特殊,所以上課教學的內容都是比較基礎和簡單的內容,沒有實現一個質量上的提升,所以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無法實現自我的發展。但其實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在現在的國際性比賽中,都有殘疾人運動會,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的時候,也需要鍛煉學生的意志品質,讓其能夠獲得心理、精神上的健康發展。所以教師就需要做到教學內容上的創新。
例如,教師進行某一個課程知識點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先通過多媒體課堂教學設備,讓學生觀看運動員是如何完成相應的動作,獲得金牌。從而在內在激發學生對于課程知識學校欲望。然后在實際的課堂教學場地中,教師將學生進行分組,通過小組合作配合,以及小老師的形式讓,讓學生互相進行教學與成長上的推進,以此來實現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
3 結語
綜合上述內容來看,在特殊學校體育教學中,教師需要切實有效的做好對學生的課堂教學工作,這樣才能夠完成新課改的教學要求,實現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馬海濤.探析新課改背景下中小學體育教學的創新思路[J].體育世界(學術版)(7):7-8.
[2]王振靜.新課改背景下小學體育創新教學模式探微[J].新課程研究(下旬刊),2018(7).
[3]沈勇.論新課改背景下的小學體育教學模式創新[J].教師,2013(14):9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