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題批注:課題題目《“概念圖——題組教學”對提高初中數學復習有效性的研究》,該論文為石獅市進修學校規劃2018年度常規課題研究成果之一,課題編號:SGT182-07。
摘?要:在教育大環境不斷革新的今天,初中相關學科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對知識采用探究式復習是不可缺少的教學環節之一,同時讓學生對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探究式的復習不但可以在復習的過程中完善相關體系的建立,補全學生對知識掌握的相關漏洞,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培養學生的思維創新能力及綜合解題能力。而將概念圖等相關形式導入到初中數學的探究式復習過程中,可以利用合理直觀的方式將基礎知識與理性概念有機的集合在一起,并進一步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效率,進而幫助他們對抽象化數學知識有一個具體的理解,為之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初中數學;概念圖;探究式復習;導入分析
合理運用概念圖在初中數學的學習過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探究式復習課中利用概念圖,可以有效地將復習活動作為出發點,結合教師與學生間的交流,將教材內所存在的知識點進行合理的梳理,直接或間接的完善基礎知識的概念圖,并整理所遇到的相關問題,展開以概念圖為中心的探究式復習模式。在進行概念圖的建立的同時,教師要盡最大可能幫助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知識在腦海中有一個具體的再現,并針對相關知識進行一個導練,要讓其對知識主干有一個合理的剖析,進而幫助學生將數學知識進一步的向外延伸,從而發展學生的自主學習個性。
一、?概念圖的相關意義
概念圖在現在教學過程中,是一種以知識點為切入中心,合理采用可視化的工具,進一步應用在國內學科的教學過程中,從而使其的應用價值進一步的凸顯出來。而在初中數學的探究式復習課中合理引入概念圖,可以幫助學生根據自己意識充分繪制出相關問題的概念圖,并通過概念圖對所掌握的相關知識有一個及時性的梳理,進而幫助學生實現自主式學習的基本進程。同時在學生進行復習數學知識的同時,也可以利用概念圖將相關知識更為清晰地展示出來,從而幫助學生提升自身的數學知識蘊含量。因此,概念圖的合理運用可以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將所有知識脈絡進行一個整合,進而幫助學生能夠更為直觀的梳理與重構所學的知識,為之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基礎。與此同時,概念圖還可以幫助學生將理論化的知識與正常習題進行合理融合,進一步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培養出積極的數學思維與具體思路,從而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創造性思維及綜合能力。
教師也可以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建立具有針對性的小組,以此來進行相關問題的探討與研究,這樣既能保證數學知識體系的穩定建立,同時還可以增強學生間的團隊合作力。在進行初中數學探究式復習課的進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參與到復習當中,可以幫助他們進一步理解概念圖的使用價值,從而有助于基礎知識的鞏固與掌握,及時做到梳理所學到的知識,預習未學到的知識,理清整體的思路與解題方式,進而確保了學生在面對問題的同時,能不斷提升自身能力,激發自身的知識鉆研性與創新能力。
二、?探究式復習課中采用概念圖的積極意義
首先,在初中數學的教學過程中,探究式復習課程對于概念圖的應用完全有利于學生創建完善的基礎知識內涵。在初中新課改的進程中,所有的新知識都是分布在教材中的各個方面,這就導致了學生在對于相關知識的掌握時,容易出現紕漏,而利用探究式復習課可以有效將課上所學的相關知識進行一個科學合理的總結及歸納,并從得出的相關信息中,教師可以更為直觀地察覺到哪些知識被遺漏,哪些知識學生沒有很好的掌握,進一步針對沒有掌握的重難點知識進行一個合理的梳理,并采用概念圖的方式將知識進行有機的串聯,客觀直接地把所要表達的相關內容展現在學生的面前,知識點一目了然,更加方便學生的記憶與理解,從而幫助學生構建完善的數學知識體系。
其次,在探索式復習課中搭建知識概念圖可以有效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創新意識,進一步拓寬學生的相關思路。而在進行探究式復習課時,教師通常都會在講解大量的經典例題,這些例題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應用,具備了極強的綜合性與概括性,因此學生只要能在進行問題的解答與思考中歸納總結用到或是出現過的解題思路與技巧,就可以對自身思維創新能力起到良好鍛煉。
最后在探究式復習課的進程中合理運用概念圖可以有助于提升學生的知識復習效率。眾所周知,初中數學知識相較于小學而言,比較復雜,因此在概念圖的使用上,要積極把握好其獨特的客觀性與具體性,并利用其中的概括性與綜合性將課堂知識合理的整合起來,幫助學生對相關知識點有一個很好的認識與把握。同時學生在面對學習疑問的同時,只要利用概念圖進行簡便的回顧,就可以進一步把握重點,從而節省了翻找材料或是咨詢教師的時間,極大地提升了學生的數學學習效率,為之后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三、?探究式復習課中采用概念圖導入方式
(一)合理利用概念圖,將知識復習更加順暢
探究式復習課開展的目的是為了幫助學生積極有效地對相關數學知識進行一個梳理,從而更加完善的構建出知識大框架。同時合理將概念圖導入到這個大框架中,既可以減少知識羅列的壓縮感,還可以幫助學生養成高度的概括性,為之后的學習奠定基礎。而在概念圖構建中可以采用腳手架的方式,讓教師將整體的大框架提出,學生積極利用相關知識進行完善,并利用構建出來的概念圖使學生在合作中探索到知識間的必要聯系,對于疏通知識脈絡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教師也要在日常工作中將知識點與學習方法進一步總結歸納,形成具有系統化、結構化、網絡化的知識體系,利用概念圖將學生在體系內自主的完成對所有復習知識的梳理與整合。
例如在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正數和負數》一課的復習中,教師為學生創設豐富的現實生活情境,幫助學生從身邊發掘相關正數和負數,在觀察、操作、思考、交流中感受正數和負數的特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數學活動中,培養學生合作交流的意識和積極主動表達自己觀點的能力。同時教師也要設計類似與“北京冬季里某天的溫度為-3~3℃,它的確切含義是什么?這一天北京的溫差是多少?”“有三個隊參加的足球比賽中,紅隊勝黃隊(4∶1),黃隊勝藍隊(1∶0),藍隊勝紅隊(1∶0),三個隊的凈勝球分別是2,-2,0,如何確定排名順序?”相同的問題,讓學生在進一步的思考過程中,充分復習了正數和負數的相關知識,將學生對知識的運用與構建有一個深度的復習及掌握,從而為建立清晰的知識系統打下良好的基礎。
(二)以題點知,經典再現,從而復習基礎知識
學生通過教師的指導來構建知識大框架,從而對所掌握的相關知識有一個更為具體化的梳理,然而這樣的梳理只能是對概念及定義的一種初步認識,這種認識很容易被遺忘,通常在這時候就需要采用“以題點知”的方式來對相關知識有一個更加深入的理解與認知,進一步讓所學的基礎知識在學生的腦海中重現,從而生成更為深入的思維記憶。同時在這一環節中,主要是要把握對經典知識的掌握與復習,并利用相關習題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去探尋,從而做到利用各種條件來使學生對知識的認識層層深入,步步遞進,進一步創建一個系統化的知識構架。
例如在進行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有理數》的相關復習時,教師可以設置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探究習題來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如可以提出“若下降
5m記作-5m,那么上升8m記作什么?不升不降記作什么?”“如果規定+20表示收入20元,那么-10表示什么?”“如果由A地向南走3千米用3千米表示,那么-5千米表示什么?在A地不動記作什么?”等相關問題,并將這些問題改變成具有開發性、探究性的問題,讓學生通過對課堂知識的復習進一步應用到各種類型的習題中,從而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數學知識的認知。
(三)合理利用概念圖歸納解題思路與手法
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中,讓學生利用概念圖合理的對基礎知識有一個固定的梳理與分析,可以實現對相關內容的復習鞏固,同時還可以進行相關例題的解答方法與思路的歸納,進一步構建一個完整的概念圖幫助學生復習相關知識。在綜合方面的運用上,教師也要采用經典的例題來讓學生對知識的主干有一個深入且具體的了解。例如在進行華師大版七年級數學《數軸》的相關習題解答時,教師可以根據“在一條東西向的馬路上,有一個汽車站,汽車站東3m和7.5m處分別有一棵柳樹和一棵楊樹,汽車站西3m和4.8m處分別有一棵槐樹和一根電線桿,試畫圖表示這一情境.”來進行拓展,讓學生通過各種不同的方式來進行問題的總結與解答,從而對解題思路與手法有一個合理的總結及整理。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教育的大環境下,合理將概念圖與探究性復習課堂進行融合,可以讓學生與教師間的關系發生了顛覆性的轉變,一改傳統教育中的“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的教育理念,將學生變為學習的主體,讓其在日常的學習中,充分掌握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不但可以進一步提升初中數學的教學水平,還可以對現有的教育資源進行深入的配置與引用,并在引入西方先進的教學理念的情況下,通過將概念圖利用在復習課堂上,將實際情況進行總結分析,并將分析出來的結果在教學過程中加以運用,從而提升數學教學課堂的基本進程。為培養符合現代社會進展的數學型人才貢獻自身的一分力量。
參考文獻:
[1]金國年.類比思想在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應用的案例分析[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9(32):68-70.
[2]張露馨,張桂芳.淺談初中數學概念課的教學結構及方式——《從算式到方程》一課的教學設計[J].中小學教學研究,2019(11):57-62.
[3]袁健.“概念圖”在初中數學解題教學中的應用[J].中學數學,2019(20):71-73.
[4]周正峰,任宏章.關于初中數學概念生成性教學的思考——以“有理數與無理數”的教學為例[J].中學數學月刊,2019(10):39-40.
[5]金夢.初中數學概念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教學現狀探析[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9(19):119.
作者簡介:林亞額,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華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