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心冰
【摘? 要】思維導圖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由英國心理學家東尼·博贊所創建的一種注釋方法。現在被廣泛用于中小學課程教學中,是學生思考、閱讀、記憶的有效學習工具,運用思維導圖可以讓人的思維過程更清晰,思維品質更靈活發散,有利于提高學習效率。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無論是進行詞匯記憶、閱讀理解還是寫話教學都具有重要作用,是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成效的重要方法。
【關鍵詞】思維導圖;小學英語;作用
一、運用思維導圖能幫助理解記憶詞匯
詞匯是英語學習基礎,不掌握豐富的詞匯,英語學習就會困難重重,然而詞匯學習記憶又是一項枯燥的任務,難以提高小學生學習記憶興趣,如果利用思維導圖,就能較好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詞匯,能提高記憶效率。
一是能提高詞匯記憶效率。在英語教學中,每課都會有一些新單詞,僅僅依靠“死記硬背”將會使英語詞匯學習效率很低。如果利用思維導圖把相關單詞串聯起來,就能提高英語單詞學習記憶效率。例如,在四年級上冊Unit 7 《Its?Tuesday》這一課學習中,以“day”為中心詞構建思維導圖,把Monday、Tuesday … Sunday這七個單詞作為一級分支的關鍵詞,把七項體育活動作為二級分支,如在“Monday”分支下安排“play football”作為二級分支的內容,運用這樣的方法為七個單詞各安排一項相關的內容,既能提高單詞記憶效率,又能增強記憶興趣。
二是能拓展英語詞匯學習。在詞匯學習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把新舊單詞有機聯系在一起,有利于對新詞匯的掌握。例如,在學習“homework”這個新單詞時,可用思維導圖把“work”與“home”相聯系,就能從每個單詞的讀音、詞義等方面來理解掌握新單詞。借助思維導圖還能發展學生思維能力,有助于拓展英語詞匯學習量。
二、運用思維導圖能增強閱讀理解能力
閱讀是英語學習的重點內容,提高學生理解能力是英語閱讀教學的重點,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有效提高英語閱讀教學的效果。
一是能提高句型理解運用能力。對英語句型的理解與靈活運用,能夠為段落篇章的理解奠定基礎和做好準備,同時還能提高學生的語言交流表達能力。例如,在學習三年下冊第三單元的句型時,為提高句型的靈活運用能力,可以“How do you go to”這個句型為中心主題建立思維導圖,把不同的地點和時間作為一級分支的關鍵詞,這樣就能構建多個表達不同意思的句型,使學生的靈活組句運用能力得到增強。
二是能提高篇章結構理解能力。在傳統的英語閱讀教學時,許多學生運用“逐詞逐句”的方法,把閱讀學習的重點放在詞與句的理解上,而忽視了對整篇文章及其文章結構的學習,從而造成學生對篇章的理解能力降低。如果在閱讀學習中以“課文題目”為中心主題來構建思維導圖,把“人物、時間、地點、事件、方式、原因”等關鍵詞作為一級分支的關鍵詞,然后讓學生把課文有關內容補充在各分支下,就能對文章的整體內容與篇章結構有全面的了解,從而能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理解能力。
三、運用思維導圖能提高英語寫話能力
寫話是小學英語學習的難點內容,許多學生不能就給定的話題或主題來形成寫作框架,或是寫作內容沒有條理性,寫作思維比較混亂,而且還經常出現句不達意、完整性與邏輯性欠缺的問題。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與方法,它能幫助學生在寫話中建立完整、清晰、符合邏輯的寫話框架,從而能夠降低寫話難度,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寫話能力。
一是能激發寫話興趣。思維導圖在寫話中的運用,能夠讓英語寫話變得比較輕松,有效激發學生的寫話動機,通過運用各種彩色文字、圖案來繪制思維導圖,能增強學生的寫話興趣。
二是能構建寫話思路。運用思維導圖能夠幫助學生更好提取寫話的素材,既可以為學生提供寫話所運用的詞匯、句型,又能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寫話思路,使寫話的思維和邏輯性更加清晰,從而能寫出高質量的內容來。例如,在進行“我家周圍”為題寫話時,以“Around My Home”為中心主題,可以把我家周圍的建筑、商店等設施作為一級分支來構建思維導圖,就能讓學生輕松地寫出一段介紹“我家周圍”的小短文。
四、結束語
總之,思維導圖作為一種有效的思維工具與方法,它對提高小學英語教學具有重要作用和意義,在英語“聽、說、讀、寫”訓練中能起到獨特的作用,能夠極大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與興趣,培養學生英語思維發散與創新能力,從而有效提升英語教學質量,因此教師應注重在英語教學中對思維導圖的運用。
【參考文獻】
[1]鄭宏宇.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的運用探究[J].中華少年,2017
(甘肅省甘谷縣新興鎮馬家磨學校,甘肅 天水 74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