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依賴于健全的規章制度建設,本文探討了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的制度建設內容以及未來發展方向。
關鍵詞:圖書館知識空間;制度建設;制度創新
1 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制度建設內容
知識共享空間是指知識共享活動所需的場所、環境和條件。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實質上是通過整合圖書館實體和虛擬空間中的相關資源,以最新技術、方法、制度等條件,為館內外相關主體提供知識共享過程所需的環境和服務。圖書館知識共享空間體現了“空間共用、知識共享、思想交流”的“一站式”知識服務模式。
知識共享空間構建在一定程度依賴于相應的制度建設,完善的制度可以促進技術的引進和資金的投入。在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的制度建設主要包括以下三個方面的內容。
1.1 資源建設方面的制度建設主要內容
資源建設是指圖書館對文獻資源進行有計劃的積累及合理布局,以滿足、保障社會發展和國家建設需要的全部活動。資源建設包括資源采購、資源組織和資源鏈接。
1)制定資源采購的準則。以保障教學科研為主要方向,把讀者需求、愛好、習慣作為選購主要標準,兼具經濟性和靈活性,在采購方式、價格、透明度等方面做明確規定。數字資源采購還要進行日常維護和讀者使用培訓。圖書館應該注重數字資源的推廣和讀者的使用培訓,明確規定在推廣培訓中各部門職責,比如數據庫宣傳、海報制作、開展講座與活動等。
2)制定資源組織準則。圖書館資源組織要關注讀者的資源需求,更好地把知識資源傳遞到讀者面前,在有限的時間內,更具針對性、更便捷、更快捷地利用知識資源。
3)制定知識產權方面準則。隨著紙質文獻的數字化,帶來了知識產權方面風險,健全的制度建設在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非常重要。主要包含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首先,要有尊重知識創造者權利的意識;其次,要尊重知識創造者的知情權;再次,要尊重知識產權法中規定的一系列權利;最后,在制度建設中,要遵守知識產權法中的其他條款。
1.2 讀者服務方面的制度建設主要內容
讀者服務工作,是最能體現圖書館職能的工作。要注重營造良好環境、更新觀念、有服務意識、加強管理人員素質等。
1)制定讀者服務準則。明確規定圖書館對讀者的義務、服務方式、服務觀念、服務態度以及違反規定后應受到的懲罰。圖書館工作人員有義務全面、及時地掌握圖書館讀者的知識需求,對需求的內容、層次、方式等方面進行了解、分析,以便更好地為讀者服務。館員要在服務方式、服務手段上開拓創新,增加服務的廣度和寬度,多方位立體化為讀者服務。
2)制定讀者守則。要明確規定讀者在享受服務的同時要遵守規則。不能隨意轉載、傳播圖書館特色資源,要遵循工作人員的管理指導等。
由于在知識共享空間中,讀者能夠通過圖書館網絡獲得所需的知識和信息,需遵循對方圖書館的操作指導和約束守則,讓讀者明白義務與權利并行。
1.3 文化管理方面的制度建設
管理經過實踐逐漸上升到科學管理,科學管理強調完善的規章制度,因為它是科學管理進行的必要依據,所以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不僅要制定嚴格的規則、條例、制度等硬性管理,還要進行軟化管理即文化管理。把人本管理和圖書館文化建設相結合,加大服務主體和客體之間的行為、責任、道德、倫理、價值等方面的互動和認同,共同創建一個人與人和諧,人與物和諧的圖書館。
2 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的規章制度建設未來發展方向
2.1 學科館員制度
“學科館員”是指具有某學科背景,又接受過文獻情報專業訓練,熟悉館藏文獻信息資源,為特定學科的教學科研提供針對性利用服務的復合型圖書館員。他們具有較高的信息素養、專業素養和公關素養。
“學科館員”制度很早在國外大學圖書館已經實施,國內一些圖書館也開始了嘗試,學科化服務逐漸明確。但還存在著學科館員角色定位模糊、制度保障不力、學科資源建設和學科服務缺乏系統的規劃等問題。怎么保障學科館員作為資源建設學科化的關鍵角色,就需要制度的統籌規劃和部署。
1)制定關于學科館員引進的規定。通過學科館員制度在國外圖書館的實踐經驗看來,國外專業圖書館對人才引進有學歷規定,必須獲得相應的學位才能在圖書館專業崗位上任職。
2)明確學科館員的定位和崗位職責。目前國內的學科館員在圖書館資源建設學科化的組織模式主要是傳遞式和介入式兩種角色。即負責學科聯絡和讀者需求信息的收集,并參與部分文獻資源的采選工作。必須要有一套定位明確清晰、責權分明、執行有力的制度保障體系,來推動學科館員主導式的資源建設和學科服務。
2.2 民主管理制度
圖書館規章制度建設,要充分發揮人的作用,建立民主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決策水平。發動館員進行創造性思維,形成雙向、多向交流的自主工作秩序。管理者的工作重點是做好放權和獎勵機制,最大限度地調動圖書館員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3 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制度創新
在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制度創新主要包括崗位聘任制、崗位津貼制、高效的獎懲制度三方面的內容。
1)崗位聘任制。崗位聘任制從崗位實際需求出發,以專業、責任和能力為基礎,面向社會直接招聘。一方面,崗位聘任制使得人員能進也能出,能上也能下,同時,增加了館員危機意識、崗位意識、責任意識,以及館員之間的競爭意識。促進了工作效率的同時,也優化了館員隊伍的人員結構。
2)實行崗位津貼制。根據崗位聘任制,制定專崗專貼的依據和標準。將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術要求,崗位的工作內容和所需承擔的責任,以及勞動強度等因素作為參考標準,采用量化的方法,通過競爭上崗,以此打破傳統的職稱、學歷、年齡等約束。以崗定薪,強化崗位意識,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促進工作的開展。
3)實行高效的獎勵制度。為了充分調動館員的積極能動性,要對在本職工作中做出突出貢獻或有重要發明創造的館員,給予獎勵。制定相關的獎勵內容和獎勵機制,力爭實現對各方面的突出表現進行獎勵,對館員工作充分肯定。如可以通過年終考核來激勵,用服務標兵來樹立榜樣;對于創造性地解決工作難題的則對其工作方法進行獎勵和宣傳等。另外,對發表學術著作或論文的館員,可通過不同方式進行嘉獎。
綜上所述,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中的規章制度建設的內容主要包括資源建設、讀者服務和文化管理三個方面的制度建設。現階段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的規章制度建設體系不健全,急需補足與完善,包括增添新制度,改善現有的制度,要與時俱進,在創新思維下實現制度的完善與創新。制度建設是貫穿圖書館知識空間構建整個過程中的主線,隨著構建過程逐漸完善,進一步促進圖書館知識空間的構建。
參考文獻
[1]曹禹.近年來圖書館數字資源建設工作中的制度規范[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5(9):34-36.
[2]張良圖,張智慧.信息時代圖書館讀者服務工作的變革[J].圖書館學研究,2003(2):73-75.
[3]韓麗風,鐘建法.圖書館資源建設學科化的組織模式與保障機制研究[J].圖書館工作研究,2011(15):72-76.
[4]陳斌.西安交通大學圖書館崗位聘任制改革的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與圖書館事業,2007(3):6-10.
作者簡介
趙冬生,副研究館員,研究方向:圖書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