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麗衛
摘 要:出產于西南邊陲的普洱茶因產區地處“極邊之地”,最初并不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傳統名茶早早就名聲遠播。但它卻在清代搖身一變成為皇家貢茶,此后更是“名遍天下”。清代沿襲傳統的貢茶制度、普洱地區所處的重要戰略地位和普洱茶自身的優良品質是普洱茶入貢皇室重要的社會背景。
關鍵詞:清代;普洱貢茶;背景因素
作為世界三大飲料(茶、咖啡、可可)之首,茶葉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歷史悠久。其中,出產于云南的普洱茶因產區地處“極邊之地”,境內山高谷深,且距內地遙遠,故而它并不如西湖龍井、碧螺春等傳統名茶早早就在史書上名聲遠播。但這樣一個得名于明代的茶葉品種,卻在清代搖身一變成為皇家貢茶,此后更是“名遍天下……,京師尤重之”[1]在筆者看來,這主要得益于當時特殊的社會背景。
1 清代沿襲傳統的貢茶制度
土貢制度在中國古代社會中歷史悠久,并且其本身也有著特殊的政治意義,體現了地方對中央的歸順和臣服。作為中國古代重要的土特產之一,茶葉也是熱門的貢物品種,由此衍生了實行兩千多年的貢茶制度。魏晉時的史書《華陽國志》曾記載:“武王既克殷,以其宗姬于巴,爵之以子。……丹漆、茶、蜜……皆納貢之。”[2]但貢茶制度直到唐代才形成規范的制度體系。唐代除了規定產茶州縣每年定額上貢優質茶葉,還出現了官方主導的官焙貢茶,即中央政府在一些產茶區設置官營貢茶院,派官員負責貢茶事務。其中,唐代產于湖州的顧渚貢茶就是其中的佼佼者。歷經宋、元、明三朝的不斷發展,貢茶體系直至清代時已趨于完備。清初貢茶沿襲明制,也以浙江、江南、湖廣、福建和江西五省產茶區為主,后逐步擴大征收區域,最終將包括云南在內的十三省產茶區全部納入其中。
清代貢茶制度主要分為行省歲貢和官員例貢兩大類。首先,在行省歲貢方面,清廷入主中原后設置有漢地十八行省,各省下分設道、府(州)、縣,是清代行政區劃的主體部分。這十八行省是全國的經濟基礎所在,也負責每年向中央上繳土貢物產以供皇室消費。產茶各省的優質茶葉也會被包括在內。行省歲貢在于量大實用、每年上貢,一般除供皇室日常飲用外還供皇家賞賜、祭祀等消費活動,因此是清代貢茶制度的主體,也被稱為年貢。比如,清代的云南普洱地區,“思茅廳每歲承辦貢茶,”[3]其次,官員例貢最早始于清初,一般出現在每年的特定節日,此時貢茶會隨其他貢品一起被送入皇室,“惟兩江、閩、浙、湖廣等省所進土貢,有在端午節呈遞者,如茶、扇、香、葛之類……?!盵4]在官員例貢方面,能被允許直接向皇室納貢的一般是皇親貴戚、督撫將軍等重要權貴,但另一些沒有進貢資格的人也可以通過這些權貴來進獻貢物。例如,清代云南普洱府六大茶山地區的茶莊主李開基、車順來兩人曾因向皇室進獻貢茶而獲封“例貢進士”稱號,成為易武地區的榮耀。官員例貢的特點在于量少但質極優,主要專供皇帝個人御用,也被稱為御貢。
2 普洱地區所處的重要戰略地位
普洱茶在清代能成為皇室貴族的寵兒,除了自身過硬的品質外,還得益于茶葉產地普洱府地區的戰略位置備受中央政府重視。從古至今,西南邊陲之地的云南對于整個國家的戰略地位極其重要,“云南一隅猶小,其有撓於中夏全局甚大”[5]。對于地處云南南部的普洱府來說,其戰略地位更是備受中央重視。
普洱府地處西南邊陲之地,與越南、緬甸等多國接壤,“普洱府……地處極邊……,與外域南掌、勐艮、勐勇等接壤”[6],且管控區域廣大,“綿亙約六七千里”[7]。因此,本區域的地理位置至關重要,并且區域內少數民族眾多,民族事務繁重。鑒于此,中央政府對這里的管控格外重視。清雍正七年(1729年),中央政府在瀾滄江內六版納地區改土歸流,設置流官政府,“雍正七年置普洱府,屬云南省。”[8]。隨后幾十年時間內,普洱府的行政設置不斷變更,到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時,普洱府已轄一縣、三廳、一司,即寧洱縣、思茅廳、他郎廳、威遠廳及車里宣慰司。另外,中央政府之前已在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調整云南的行政區劃,并設置迤南道。普洱府更是成為迤南道的駐地,負責普洱、鎮沅、元江、臨安四個邊疆府的邊防事宜,“惟新設普洱府之迤南道與總兵同城,駐有重兵……分巡普洱、鎮沅、元江、臨安四府”[9]。因此,普洱府地區的穩定和發展是清王朝格外看重的。
貢茶制度能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實行千年之久,一大重要因素在于地方貢茶上繳中央的背后所代表的政治意義為中央王朝所重視。作為中央控制地方社會的一種方式,歷代王朝政府必定會制定各種制度措施以保證貢茶體系的執行通暢。就普洱茶而言,貢茶的身份賦予了它的政治屬性,由此普洱茶演變為中央政府加強對滇南邊遠之地的管控的一個有利措施。
3 普洱茶的優良品質
普洱茶的傳統產區為瀾滄江兩岸起伏連綿的群山之中,這里在清代是普洱府的管轄區域。清雍正七年(1729年)中央政府推行改土歸流政策,并設立普洱府,轄境約為今云南省普洱市部分縣區、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及老撾的豐沙里省。
事實上,普洱府能出產優質的普洱茶與產區當地的自然環境也有密切關系?!安鑼偕讲杩??!朔N植物,性好濕熱,適于氣候濕潤,南面緩斜,深層壤土,河岸多霧之處。我滇思普屬各茶山,多具以上條中,故為產茶最著名之區域?!盵10]今云南南部的廣大地區多為熱帶、亞熱帶季風性氣候,全年分旱、雨兩季。雨季炎熱多雨但無酷暑,旱季氣候則溫暖濕潤。本區的平均氣溫介于18-22℃之間,全年總降雨量約為1200-1900毫米。全年日照時間長,光照充足、水氣充沛,常年云霧彌漫。此外,這里的大部分地區為山區、壩子邊緣丘陵地帶,土壤主要為PH值介于4-6之間的紅壤、赤紅壤等,屬弱酸性土壤,適合茶樹的生長。因而,從這樣的生長環境中所出產的普洱茶自然得到名人們的眾口稱贊。民國學者柴萼在《梵天廬叢錄》(1925年)中更是認為普洱茶價比黃金,“(普洱茶)性溫味厚……產易武、倚邦者尤佳,價等兼金。”[11]此外,就茶葉品種而言,云南所產的普洱茶品種為大葉種茶,味苦性刻,解油膩牛羊毒,[12]因而非常適合滿清皇族的飲食需要。在《宮女談往錄》一書中就有類似的記載,“老太后(慈禧太后)年事高了,正在冬季里,又剛吃完油膩,所以要喝普洱茶,圖它又暖又能解油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