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隨著初中數學課程改革的全面推進,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和以教師為中心的教育理念已經不再適用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教學模式創新成了初中數學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問題導學法作為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逐漸顯現出明顯的優勢,不僅提高了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激發起學生的探究欲望,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深層次的理解和有效落實數學學科素養,全面提升了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從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問題導學法的應用策略角度展開論述。
關鍵詞:初中數學;問題導學法;應用策略
初中數學作為中學階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對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以及實踐能力都有著積極而深遠的影響。初中數學是一門知識點繁雜具有一定抽象性的邏輯學科,對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但是由于中學階段的學生思維能力仍處于發展和完善階段,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面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往往理解起來比較困難,給學生留下了晦澀難懂的印象,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效率低質量差。
一、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現狀
在傳統初中數學教學中,受應試教育思想影響,數學教師在開展課堂教學時通常占據著教學的主體位置,在課堂上主要以教學內容為主進行知識講解,忽視了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被動的學習,師生間缺乏良好的課堂互動關系,導致課堂氣氛沉悶,學生對于未能理解和掌握的知識內容無法及時反饋給教師,僅通過課堂提問或者課后練習反饋課堂教學情況。教師主觀的開展教學活動,而忽視了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和認知水平,導致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內化中存在著嚴重的問題,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學生長此以往也很容易喪失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對數學產生抵觸和排斥心理,嚴重影響了初中數學的課堂教學效率,同時也不利于學生知識和能力的全面發展。
二、 問題導學法的定義
所謂問題導學法是指數學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具有引導性和探究性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來對數學知識展開深入探究,進而理解并掌握相應數學知識的一種教學模式。教師秉承以學生為本的新教育理念,通過設置教學問題來引導學生展開自主學習和探究,突出了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實現了以探究為主的數學課堂教學,是將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
三、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重要意義
(一)有利于發展學生綜合素質
問題導學法彌補了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模式的不足,更加注重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是一種“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在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能夠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探究欲望,學生在問題的指引下對數學知識進行深層次探究,加強了對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同時學生在教師精心設計的數學問題中內化數學知識,完善數學知識體系,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核心素養,促進中學生全面的素質發展。
(二)有利于突出學生主體地位
在傳統數學教學過程中,大多是教師講,學生在聽,學生們處于被動地位,很難發揮自身的主體作用,也難以感受到自己的課堂小主人的地位,長此以往,學生們參與課堂的熱情會逐漸降低,對于數學的學習興趣也會隨之減退。而問題導學法,則是將課堂主體時間交還給學生,促使學生們能夠在課堂上有效點燃自己的思維火花,通過思考、交流、合作等形式,來解決相關問題。同時,教師也能夠很好地發揮自身引導作用,而不是主導作用,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感受到自己的主體地位,并積極參與到數學課堂中來。
(三)有利于學生吸收學習內容
數學是一門需要不斷思考的學科,只有在思考過程中,學生們才能建立更好的數學思想,同時促使自身數學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對此,教師通過問題導學法,開展課堂教學,引導學生們積極參與進來,在問題引導下,教師可以將數學教材中的重難點內容融于相關問題中,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們更好地吸收數學知識內容,不斷提高對所學知識點的記憶效果,從而促使自己獲得對所學內容更加深刻的認知。
四、 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用問題導學法需要教師提出問題導學的合作性和自主性的特點,將問題作為引導學生發散思維的突破點,充分發揮學生的課堂主體作用,而教師以合作者和引導者的身份來輔助學生展開知識探究,使學生能夠自主地去思考和分析。
(一)精心設計問題,激發起學習興趣
與傳統教學模式相比,問題導學法并非一種開門見山的教學方式,而是帶有引導和啟發性的自主探究式教學模式。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通過精心設計的數學問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進而使學生燃起知識探究的熱情,跟隨教師的教學節奏在問題的引導下積極的展開知識探究,完成知識的理解和練習。
比如學習“二元一次方程”時,數學教師可以結合小學時候學過的古代經典數學問題“雞兔同籠”問題來啟發學生發散思維,拓展自身的思維深度和廣度,探究更加簡便的計算方法。有若干只雞和兔子關在同一個籠子里,從上面看有35個頭,從下面數有94只腳,那么籠子里各有多少只雞和兔子?學生結合二元一次方程知識,假設雞是x只,兔子是y只,x+y=35,雞2只腳,兔子4只腳,則2x+4y=94,學生通過列方程就能輕易得出2y=24,y=12,則x=23,進而得出雞有23只,兔子有12只。學生將生活中的問題與數學知識結合起來,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率,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實現了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
(二)借助問題引導,創設問題情境
為了降低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教師可以利用問題導學來為學生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在教師引導下結合自身的生活經驗和情感體驗來對知識展開探究,既降低了學生對抽象數學知識的理解難度,對數學知識擁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比如八年級學習“勾股定理”時,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利用問題導學來為學生創設生活情境:現在有一根4.5米長的毛竹需要你運回家,到家門口發現,大門高4米,寬3米,那么現在怎樣才能以平行的角度通過這扇門呢?在生活情境中學生被激發起求知欲,積極地圍繞教師提出的問題展開探究,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為教師講解“勾股定理”的知識內容做好了鋪墊,而生活情境能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問題,提高了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也提高了課堂學習效率。
(三)利用問題導學,展開深度學習
傳統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無法充分調動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阻礙了學生思維能力、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現在將問題導學法融入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通過引導性的問題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圍繞問題展開深層次的思考和探究,對知識的理解更深刻,突破了課堂教學中的重難點。
比如八年級學習“一次函數”這節課時,重難點內容是需要學生理解一次函數和正比例函數的概念,并能夠通過具體條件會求一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解析式。為了使學生能夠結合代數式和函數的基礎知識對本節知識展開深層次的探究,數學教師可以借助精心設計的問題來啟發學生:登山隊從大本營出發,每向上攀登1km氣溫就下降6℃,已知大本營的氣溫是5℃,那么登山隊從大本營攀登xkm時,所在位置的氣溫是y℃,那么x與y的關系如何表達呢?學生圍繞教師的問題通過思考和分析列出了解析式,在教師提出問題,學生探究問題的過程中學生找到一次函數在形式上的共同特點,進而通過總結和歸納得出一次函數的概念。在教師精心設置的引導性問題下,學生經歷了一次函數概念的形成過程,既鍛煉了學生的思維能力、分析能力,同時也完成了函數知識的深入理解和探究,在理解知識的基礎上,關注了學生問題解決能力的培養,實現了掌握知識與學習能力的和諧發展。
(四)尊重學生差異,設計有效問題
教育專家加德納認為:“人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有不均衡現象。”這說明人存在個體差異現象,在初中數學教學過程中,為了使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都能夠在其原有基礎上獲得數學學習水平的提高,要求教師要能遵循因材施教原則,正視學生們的差異,并尊重學生們的這種差異,同時把握學生們的學習能力,并從實際出發,根據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設計出符合他們的問題,有的放矢地引導學生進行學習,從而幫助他們能夠在原有基礎上獲得數學能力的提高。
比如在學習到《平方差公式》一課時,為了使學生們進一步發展符號感和推理能力,會推導平方差公式,并能運用公式進行簡單計算。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不同學習能力,并結合教材內容,設計出難易程度不同的問題,引導學生們進行回答,對于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讓他們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比如:①(x+2)(x-2)②(1+3a)(1-3a)③(x+5y)(x-5y)。對于學習能力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設計難度較高的問題,比如:(2-x)(x+2)-(-y-z)(-y+z),其中x=-1,y=12;②(x-y+z)(?)=z2-(x-y)2;③(2x+3y-z)(2x+3y+z)。通過分層設計課堂練習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均有所提高,有利于因材施教。同時,也能夠體現教師對學生們的關注,促使學生們可以更好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中來。
綜上所述,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采用問題導學法,通過教師精心設計的數學問題為學生進行課前導入,創設出貼近學生生活實際的教學情境,利用具有引導性和啟發性的數學問題,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拉近了數學知識與學生的距離,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讓學生在輕松的課堂氛圍中積極的展開知識探究,既完成了數學知識的理解和內化,同時也鍛煉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實現了知識積累和核心素養的全面提升,促進了中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胡清泉.問題是數學學習的邏輯起點——淺談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碼設計,2017,6(9):237+256.
[2]范酶.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5(22):124.
[3]張春金.淺析問題導學法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學周刊(36):61-62.
作者簡介:
鄭玉平,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閩侯縣白沙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