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瑜
摘 要: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的啟蒙時期,能為孩童后續學習成長奠定基礎。發展學生素質教育的倡導提出以來,教師逐漸擺脫了過去的灌輸教育理念,更加重視學生的語言構建能力、思維發展能力和審美鑒賞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提升,這要求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深刻研讀核心素養要求,在課堂中基于具體教材創新策略促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養成。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課堂;有效教學
新課改強調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能夠以學生的學習為中心,學生在教師的有效指導下能自主進行知識的自我建構,實現有深度的學習。在實際教學過程中,筆者基于自己的教育教學經驗,從自己執教的三年級入手,從著眼教材確定目標;創新方法立體研討;分析要素有序表達等三個方面探析學生語文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之策。
一、著眼教材研讀學習目標
教學目標的確定直接引領一節課的成長軌跡,能促使師生更有針對性的學習。在語文學習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在備課時深刻研讀教材內容,明確學習主題和學習內容一系列常規學習目標,及針對單元閱讀學習要素細化而來的重點學習目標,以保證學生在“最近發展區”內得到進一步成長。
比如,在教學《搭船的鳥》這一課時,作為習作單元的重點語篇,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指向習作指導,制定如下常規教學目標:首先,在多種形式學習中掌握本課生字詞,能正確觀察字形,運用已經掌握的寫字方法正確書寫;其次,在有感情朗讀課文的基礎上能夠通過品讀描寫翠鳥外形、動作的語句,感受作者仔細觀察、抓住特點的寫作方法;最后,在遷移運用中學會抓住特點細致觀察,體會觀察樂趣,在誦讀中展開想象來理解課文,體驗文本情感。同時在學習課文的過程中,還要能夠結合單元語文要素第一條,體會作者是怎樣留心觀察事物的,細化課文學習中習得的觀察寫作方法,為后續單元習作做準備。再次結合第二條,仔細觀察,把觀察所得寫下來,本文圍繞“我看見一只彩色的小鳥站在船頭”通過翠綠、藍色、紅色的長嘴這些詞感受翠鳥的色彩美,圍繞“它站在那里做什么呢?”正想著筆鋒一轉,通過沖、飛、銜著、站、吞一系列動詞感受翠鳥捕魚的嫻熟與迅速。在這樣有側重點的教學目標下展開教學,能促使語文課堂有序進行。
二、創新方法立體研討
受到應試教育思維慣性的影響,教師在課堂中常常會出現重灌輸輕探究、重知識探索輕素養養成的行為,這種教學忽略了學生的主動探究精神培養,忽略了學生的語言思維發展及應用,對學生的深度學習極其不利。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能夠在課堂中創新教學方法啟發學生的思維發展,在多樣教學方法推促中實現語文課堂高效構建。
比如,在教學《在牛肚子里的旅行》一課時,教師在教學中可以抓住三年級學生正處于自主探索的階段,可以在閱讀課堂中著重培養學生的提問意識,在課堂教學中可以抓住題目關鍵詞“旅行”一詞聊聊學生眼中的旅行,讓學生描述并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與生動,說出自己旅行的過程與感受,二是聊聊古詩中的,讀一讀比較經典的句子,“黃河遠上白云間, ?一片孤城萬仞山。”“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等等,感受古人的旅行方式及眼界。學生明確了解旅行的基本特點,諸如“誰”“怎樣的旅行”“旅行后的感受是怎么樣的” 進而在既有認知基礎上對比“在牛肚子里的旅行和其他旅行有什么不同”等問題,這種質疑性的教學不僅能激發學生的閱讀文本興趣,還能在認知沖突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主動去了解本篇童話的內容。
三、分析要素有序表達
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除了著重學生語文基礎知識技能的發展,還要能夠重視閱讀及寫作表達能力的提升,注重提升學生運用能力。針對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教師在語文課堂中可以著重分析單元語文要素,針對語文要素能夠采用不同手段引導學生有序進行表達,實現語文課堂的有效構建及學生語文能力的綜合提升。
比如,在教學《富饒的西沙群島》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借助多媒體給學生講“富饒”一詞的意思,形象生動地將造字原理講給學生聽,在后續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不同的學習小組,讓學生按照表格的啟示感知和練習說話,以第一段為例,說西沙群島風景優美,物產豐富,那這一段介紹了哪幾個地方,分別有什么物產呢?教師就可以出示西沙群島的簡介,讓學生在交流中填寫并完善表格內容。這樣,教師為了讓學生初步掌握文章的主要內容,通過表格的形式讓學生理清其中的關系,在層層設計中不斷引導學生說清楚、說具體。而針對經典有特色的段落,教師可以讓學生合作讀課文,借助關鍵詞的順序互換朗讀,讓學生感知文章并列式的結構特點,在對比朗讀中理解關鍵語句內涵的一段話的意思。圍繞段落的寫作方法,教師可以讓學生從詞句到篇章段落過渡,通過弄清段落特點,讓學生自主練習仿寫,在遷移運用中指導學生講段落寫具體、寫生動,從連句到段到梳理各個層次的寫作,實現“言之有物”的教學目標。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課堂中著眼學生的素養提升其實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長期過程,教師在實踐探索中要想讓學生的語文素養得以形成,一定要能夠轉變傳統的教育思想,基于生本理念,從三年級的認知和本班學生的實際著手,深入研讀文本挖掘語文要素及人文主題,結合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課堂中施展,在深入分析文本的同時也要能夠注重學生的表達能力提升,在有效教學秩序維護中實現學生能力的發展與提升。
參考文獻:
[1]李藝淑.談核心素養理念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改革[J].教育現代化,2018,5(28):355-357.
[2]常荷燕,趙長林.基于學生核心素養發展的小學語文教學改革探索[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7(10):124-125+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