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剛
摘 要: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 需要重視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與開發工作,不斷探索實踐教學課程的建設工作, ?不斷完善和發展實踐教學方法,加大對校外實踐基地建設的投入和保障。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時必須突破從學科出發的傳統觀念,同時又要保證實踐教學課程的系統性。根據實踐教學內容實施的需要,搭建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共享條件平臺,實現校企互動和共贏。
關鍵詞:實踐教學;校企合作;產學結合
為適應學科發展的趨勢,培養出符合社會發展的、滿足人才市場需要的人才,必須立足于實踐教學,以產學結合為方向,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模式進行研究與探索,整合和優化實踐課程內容,建立了分層次、模塊化、相互銜接的實踐教學內容體系。
通過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使學生不僅扎實掌握基本的技術與方法,而且學會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術和方法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逐步適應即將服務的社會環境,提高學生崗位適應能力和就業競爭能力。通過“校企合作”的深度合作模式,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培養具有實際操作技能,服務意識與技巧、設計管理能力與設計創新能力等藝術設計職業能力要求的應用型藝術設計高級人才。通過構建實踐教學內容體系,使專業實踐教學具有相對穩定性,與之配套的基礎設施具有先進性,教育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具有示范性,管理模式和運作方式具有規范性,與理論教學和技術發展同步的結合具有緊密性。
一、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
根據實踐教學內容實施的需要,搭建校內校外實踐教學共享條件平臺,實現校企互動和共贏。結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的定位,以印前技術、數字技術等為內容,搭建圖像處理技術、材料與裝訂技術、數字后期技術等不同的實踐教學平臺,通過建設不同的實踐教學平臺不斷豐富實踐教學的內容,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從大一到大四,安排多層次課程體系供學生進行實踐學習。實踐教學體系課程通過多個實踐教學平臺的建設,使學生從基礎層面的圖像處理技術和方法訓練,到綜合層面的材料制作技術,再到提高層面的設計制作訓練,最后到設計綜合管理訓練,培養學生逐步接近和適應即將服務的社會環境,增強學生畢業后的崗位適應性。
二、實踐課程的建設
實踐教學是課堂教學的延伸,也是理論知識在實踐中的運用,特別是專業知識的運用。因此,我們在建立實踐教學課程體系時必須突破從學科出發的傳統觀念,同時又要保證實踐教學課程的系統性。首先,根據人才培養的目標定位打破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機械割裂使其有機融合,建立起符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要求的實踐教學課程,其次,按照認知實踐,基礎技能訓練實踐,專業能力訓練實踐,綜合能力訓練實踐4個層次循序漸進安排實踐教學,以此確定相應的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作為構建實踐教學課程體系。
1.理論 — 實踐
大一學生利用校內和校外實訓基地輪換進行專業認知實習,大二、大三學生到校外實踐基地輪流進行基礎技能的實踐學習,逐步培養學生的綜合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達到增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對專業興趣的目的。
2.實踐 — 創作
大四學生在畢業實習階段可到企業,結合設計制作生產進行畢業設計的創作,以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綜合能力。將畢業設計與畢業實習連貫起來,聘請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設計師作為校外指導教師,與校內指導教師共同擔負學生的畢業設計指導工作。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完成畢業實習和畢業設計的同時又得到了崗前技能訓練,有利于單位接受學生就業。
三、實踐教學方法的建設
隨著實踐教學改革的深入開展,在實踐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方面都不斷地嘗試著改革和探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的學生采用工學結合的方式在多個實踐教學平臺進行實踐教學活動,邊工作邊學習,將學校專業課程的課堂搬到了企業,實現項目進課堂的合作機制。
針對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可采取的教學方法(實踐形式)有四種:一是校內課堂教學中的“項目模擬實訓法”;二是校外實踐教學中的“現場實訓法”;三是深入校外合作企業實踐教學中的“工學結合法”;四是頂崗實踐中的“師徒培訓法”。不同的實踐教學方法(實踐形式)體現了實踐教學不同內容和不同形式的要求,每個學年中的實踐教學環節,將是各種專業知識能力及方法的綜合運用,必將為實踐教學的創新和發展積累更多的經驗,讓實踐教學在實踐中得到不斷完善和發展。
四、校外實踐基地的建設
校外實踐教學基地是高校教育改革的重要內容, 對于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具有重要意義,有利于提高對實踐教學的認識, 有利于提高教學水平和人才培養質量, 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率,有利于培養高水平師資隊伍。實踐教學基地建設是一項長期工作, 需要重視實踐教學基地開發工作,規范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管理, 加大投入保障實踐教學基地建設, 積極維護和發展與實踐教學基地的關系。明確實踐教學目標,將針對性、系統性、實用性和前瞻性統一起來,實現“起點高、容量大、內容新”的教學宗旨。在校期間嚴抓基礎課程的教學和督導工作,使學生認真學好基礎課、入門課,重視課程的知識更新,課程內容更加貼近實際應用,以盡量縮小與信息科技前沿的距離。
1.優化基地實踐教學體系
優化基地實踐教學體系應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為主題,按照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的要求,大膽進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改革,充分發揮“雙師型”師資隊伍的優勢,積極探索高校實踐教學基地的合作方式,逐步創新實踐教學模式。基地實踐教學環節可分為認識實踐、課程實踐、專業實踐、綜合實踐四大模塊。
2.重視基地開發與利用
實踐教學是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建設實踐教學體系離不開成功的基地開發和利用,基地建成后,要通過多種途徑與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一是成立由基地依托單位的代表參加的專業建設顧問委員會,對專業人才培養方案進行把脈、診斷、建議、改進。二是加強教學基層單位、相關專業的教師與基地依托單位的聯系。由校內教師和基地依托單位設計技術人員共同指導學生的校外實踐教學工作。三是學生在基地依托單位接收實踐教學期間,不僅學到專業知識,提高了綜合實踐能力,同時也增加了相互間的理解和溝通,有利于學生的就業,并建立長期有效地合作機制。
參考文獻:
[1] 謝梅玲. ?獨立學院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以廣州大學松田學院為例[J]. 藝術科技. 2017(05)
[2] 孫思涵,韋丹.應用型高校視覺傳達設計專業實踐教學體系改革研究[J].智庫時代,2019(43):89+91
[3]趙哲超. 探究網絡與新媒體專業視域下視覺傳達設計實踐教學[N]. 中國社會科學報,2019-11-1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