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長豹
摘要:基于市場經濟高速發展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的趨勢背景下,很多企業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采用整合資金、資源以及資產的方式,組建大規模的集團性企業。隨著企業的業務涉獵領域更加廣泛,如何實現資金統一調配和財務內控管理,是集團企業開展一切投資經營活動的前提和基礎。但目前,我國很多集團企業在財務內控應用過程中還存在著諸多問題,影響了集團企業的進一步發展。本文以集團企業為主體,探討財務內控應用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思路。
關鍵詞:集團企業;財務內部控制;對策研究
一、集團企業財務內控中存在的問題
(一)財務內控環境尚不成熟
內部控制工作的開展既需要將控制責任落實到各個部門和崗位上,還需要各部門與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一旦某一環節執行不到位,可能會影響到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基于集團企業規模大、涉獵廣的基本特征,企業的財務管理工作涉及內容包括資金投融、資金運營等環節,企業必須要加強對資金收支的統籌與管理,才能提升企業經濟效益[1]。但實際上,很多集團企業在并購活動完成以后對財務整合工作不夠重視,集團企業與其他各子公司之間財務管理聯系性不強,也沒有建立相應的管理制度與監督機構,缺乏財務內部控制的實施環境,無法實現財務集中管理,企業普遍存在著資金浪費現象。
(二)財務管理制度落后
由于集團企業各子公司存在著跨區域建立的現象,企業下屬子公司之間難免存在著信息溝通隔閡,信息共享性與流動性較差,無法滿足企業當前的發展需求。隨著企業規模擴張、行業壁壘逐漸加深,現行的財務管理制度已不能再覆蓋集團企業下的各子公司,影響了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另一方面,很多集團企業內的財務管理制度還不夠完善,相關監管機制尚未建成,不利于財務內控工作的開展。
(三)財務核算工作不規范
目前,大部分集團性企業已經制定了一套較為完善的財務核算體系,但在實際應用中存在著一些問題。對于一些跨國性的集團企業來說,企業下屬的很多子公司都遍布在不同的國家,其使用的財務核算軟件方面必定存在著一些差異性,在合并報表數據時,一般要求各子公司要制定統一的Excel報表填制財務數據,但無法對匯總后的數據變化原因進行詳細說明;不同國家的子公司在處理財務報表的統計口徑和形式方面也表現出差異性,從而加大了合并報表部門的工作難度。此外,各子公司的出納與會計報賬在時間上難以同步,出納沒有及時轉交財務憑證、賬務處理有疏漏,或是審核工作滯后等,都會影響財務核算工作的運行。
(四)資產管理職能弱化
資金管理是集團公司開展財務管理工作的核心,但當前很多集團公司在實行資金管理時,存在著資產管理不嚴格、資源利用效益低的問題。一方面,集團公司在并購活動以后內部的實物資產數額也會增加,但各子公司資產較為分散,閑置資產較多,資產重復購置的問題還未完全根除,再加上總公司缺乏對資產的統一管理,在賬實不符的情況下,進一步造成嚴重的資金浪費;另一方面,集團公司對內部資源整合缺乏重視,各子公司在經營管理上仍舊各自為政,企業沒有對子公司之間的關聯業務進行整合,業務開發成本并未在集團渠道的優勢作用下得到控制。同時,集團企業內缺乏對各上下游產業鏈的協調規劃,企業整合效果不佳,沒有發揮并購重組的實際作用[2]。
二、集團企業優化財務內部控制的有效對策
(一)建立健全財務內部控制體系
基于集團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一方面,企業可以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系統,要求各子公司的財務系統與集團本部的財務系統進行對接,這樣既能夠保證總公司對子公司財務處理工作的監管,同時也能夠保證各子公司財務管理的相對獨立性,實現集權與分權的平衡;另一方面,內部控制的開展需要強有力的保障系統,因此,集團企業要加強對財務的監督管理,通過建立內部稽核制度的方式,不定期對各子公司的賬目進行稽查,督促各業務單位做好財務核算工作;同時,集團公司還要建立獨立的審計部門,配備專業的審計人員,并在集團企業和各子公司之間建立審計平臺,加強對集團公司及各子公司的財務審計工作,以公開透明的方式保證審計的科學性,提升企業整體的經營效率,也有效地防范了財務舞弊問題;最后,為了保證集團公司與子公司之間信息對流的暢通性,企業還要建立有效的協調溝通機制,及時解決財務內控執行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共同防范企業財務風險。
(二)實現財務核算規范管理
建立統一的財務核算制度是集團公司提升財務管理水平的前提和基礎。集團公司可以采用設立財務總監的方式,主要負責總公司與各子公司的財務運行,同時,在財務總監下建立財務負責人委派制度,保證相關財務負責人在經濟關系、財務監督以及人事關系方面具備獨立性,對委派責任人實行授權管理、目標管理和雙重管理,并結合崗位輪換制,保證對各子公司財務狀況的控制和監督。此外,針對財務管理人員綜合素質存在差異性的問題,集團企業可以定期組織相關人員開展財會業務知識培訓活動,提升財會人員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按照財務核算規范處理財務工作,提升企業財務管理的效率和質量。
(三)優化資金管理
對于集體企業來說,有效的資金管理體系能夠防范財務風險,尤其是規模較大、分支機構較多的集團化企業,加強資金集中管理是企業財務內控的必然選擇。在這一過程中,企業首先要建立完善的資金管理流程,由集團依據年度預算編制內容來下撥預算資金和計劃外資金,各子公司依據資金收支計劃安排資金管理流程。針對計劃外資金的申報和使用,需要各下屬子公司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向上級部門提出資金申請,由相關財務負責人和集團資金管理部門審核批準以后才能撥付到部門賬戶上,以此來形成資金的統一調配和集中管理。其次,企業還要健全資金監管制度,具體包括集團投融資管理辦法、資金縱向審批制度、資金審批權限規定、銀行賬戶管理辦法、資金管理崗位責任制度、資金信息披露制度等多個方面的內容。最后,為了降低集團企業資金收支流程中存在的財務風險,企業要加強對投融資風險、結算風險、現金流風險等方面的管理,以企業的風險抵御能力和實際經營情況建立完善的風險數據庫和風險評估指標體系,一旦發現資金出入賬戶的異常現象,就要立即做好風險應對措施,盡可能降低企業的經濟損失。
(四)加強資產和資源的管理
集團公司內的資產規模較為龐大,其管理工作也更為復雜,因此,集團企業在加強資金管理的同時,要做好各個子公司內的固定資產盤點和系統錄入工作,及時與子公司進行聯系和溝通,不僅要了解清楚資產的配置情況,還要對閑置資金進行統一處理和變現,盡量發揮資產的最大使用效益;另一方面,企業要深入挖掘各子公司內的資源,對有限的資源進行整合和分析,實現內部資源共享。集團企業內的資源共享應當包括兩方面,即專利技術與專利資源的共享,以及集團公司的品牌效應的共享。企業要拓寬資源共享渠道,充分利用各方資源整合的作用,降低業務開發成本,實現企業經濟利益的提升[3]。
(五)實現企業業財融合
由于集團企業業務涉及范圍交廣、管理規模較大,企業內部產生的財務信息也必定十分繁雜。為了加快對信息的處理與對流速度,集團企業可以建立業財一體化的信息共享平臺,通過設計數據標準體系,實現企業內部業務、財務、資金以及資產等管理系統的對接,充分利用信息系統來收集、整理、分析和監督各項數據,以財務信息指導業務實施,并以業務實施反饋財務管理,提高財務內控的實施效果;同時,企業還可以以全面預算管理作為業財融合的實現工具,在業務預算編制過程中合理配置內部的財務資源和非財務資源,結合預算情況對投融資管理、成本投入、利潤收益等內容進行預測,并借助ERP系統細化財務內控目標,實現對業務信息和財務信息的融合,強化財務內控的靈活性和約束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集團企業在加強財務內控建設的過程中,要立足于企業財務管理過程中的不足之處,通過健全財務內控體系、規范財務核算制度、優化資金和資產等方面的管理,推進集團企業實現業財融合,進而促進集團企業持續穩健、又好又快的發展。
參考文獻:
[1]韓曉英.集團公司內部控制淺議[J].時代金融,2017 (29):184-185.
[2]邵森明.論集團財務公司內部控制的方法和措施[J].金融經濟,2017 (12):171-172.
[3]王心.試論企業財務內部控制的優化及對策[J].財會學習,2019,213 (04):196-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