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夢
【摘 要】本文針對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中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粗放式”學情分析、評價模式單一等問題,提出以信息化教學平臺為載體,將課程教學設計為“三段十步”的信息化教學模式,課前以學情分析為核心,課中以師生互動為關鍵,課后以個性化輔導為重點,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解決教學問題,進一步優化和提升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效果。
【關鍵詞】藥品市場營銷學 信息化教學改革 學情分析? 師生互動 個性化輔導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20)43-0067-02
2018年教育部印發的《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明確指出,到2022年基本實現“三全兩高一大”,即學習應用覆蓋全體適齡學生、教學應用覆蓋全體教師、數字校園建設覆蓋全體學校、信息應用水平和師生信息素養普遍提高、建成“互聯網+教育”的大平臺,構建“互聯網+”環境下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我國的高職教育,更加偏重實踐教學的模式,要求培養出適應崗位和社會需求的人才,這就更需要教師提升信息素養,利用信息技術獲得最新的教學資源和教學方法,構建新的信息化教學模式。教師不僅要不斷發展學科專業知識,還要掌握信息技術教學應用的知識和技能,將信息技術嵌入教學系統,使整個教學環境實現信息化。
藥品市場營銷學是一門涉及藥學、管理學、經濟學等多學科知識的應用性、實踐性很強的綜合性課程。該課程是醫藥衛生學校藥學專業技能課程中的核心專業課程,是培養學生醫藥相關產品(化學藥、中藥等)營銷策劃、銷售執行核心能力的主要課程,旨在培養專業型、應用型及復合型的醫藥市場營銷型人才,在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理論知識的同時,還要注重培養學生市場應變能力和實踐應用能力。本文分析高職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現狀,提出實施信息化教學改革,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培養高質量藥品營銷人才。
一、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學方法與手段單一。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傳統的教學方法是“以授課為基礎的學習”,主要是采用“以教師為主體、以講課為中心”的“填鴨式”教學,采取大班全程灌輸的教學手段,缺少教學實踐,學生始終處于消極被動地位,而市場學和營銷學的知識點生澀難懂,營銷案例陳舊,學生理解難度大,單靠教師的單向輸入無法讓學生深入理解,教學方法和手段的單一性對生活在信息化環境下的學生來說缺乏吸引力,教師急需將信息化教學方法和手段應用于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的教學中,通過信息化手段加強學生對知識點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粗放式”學情分析。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傳統教學中,教師將大部分精力放在制作PPT和書寫教案上。課前教師沒有渠道去了解班級里每個學生對相關知識點的掌握情況,因此難以評估每個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學習特點,只能依靠平時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印象進行主觀、經驗式的學情分析,形成“粗放式”學情分析,缺乏客觀判斷依據。這樣的學情分析顯然不能夠為教學策略提供有效的依據,教師只能依據主觀經驗采用統一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個性化教學的實施。通過信息化教學手段進行精準的學情分析是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關鍵所在。
(三)評價模式單一。目前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主要采取期末閉卷考試的方式,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評價。這種方式只注重理論知識的考核,而本課程要求學生能夠將營銷學的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醫藥市場中,去解決在醫藥市場中遇到的營銷學難題。這種評價模式不利于培養學生的崗位技能,對學生實際應用能力和創新能力等方面的評價存在一定缺陷。同時,單一的評價模式只注重學生最后的學習成績,忽視了學習過程的重要性,容易造成學生考前“臨時抱佛腳”,這種單一的評價模式對平時多元化學習的學生來說有失公平。
二、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實施
基于以上教學現狀的分析,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需要利用信息技術變革課堂教學的結構,重構面向未來的信息化教學課堂??蓪ⅰ敖獭迸c“學”融合在一起,促使教與學相互滲透、融為一體,將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教學設計為“三段十步”的教學模式,構建多元化評價體系?!叭巍敝傅氖菍⒄n堂教學分為課前、課中和課后三個階段;“十步”主要是針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即資源推送、學情分析、教學設計、課程導入、任務驅動、實時檢測、總結提升、推送作業、個性化輔導和教學反思這十個教學步驟(如圖1)。
(一)課前精心設計—— 學情分析是核心。課前,教師根據教學目標進行備課,根據本課程實踐應用性強的特點,選擇合適的醫藥市場營銷案例分析、微課等作為課前自主學習性材料。教師利用網絡教學平臺發布學習資源形成課前章節任務點,同時針對課前學習材料推送作業、案例討論等,學生可以自行安排學習進度,完成課前章節任務點的學習,通過平臺記錄問題,基于平臺進行相關討論。教師通過網絡學習平臺能夠實時查看學生的完成情況及正確率等,快速掌握學生實時學習效果和現有的知識儲備,全面了解每個學生自身的學習情況,根據學生現實需求進行精準的學情分析,進而制定出具有針對性的教學設計方案和教學策略,實現以學定教,為課中、課后的教學實施做好充分的準備。
(二)課中精致教學—— 師生互動是關鍵。課中,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主要階段。教師可以選擇藥品市場營銷學的案例背景來創設情境,下達新的學習探究任務,進行課堂導入,讓學生帶著任務進行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生完成某一知識點的學習后,教師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發布實時課堂檢測,檢驗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教師借助平臺的統計功能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即時反饋,快速聚焦經典錯題,利用共性疑難點集中精講,深入鞏固與強化學習內容。然后教師組織和指導學生利用掌握的營銷學基礎知識對情境導入任務進行合作探究,檢驗學生知識遷移運用能力,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后,教師進行課堂總結,根據課堂檢測和課堂探究的反饋信息,再一次精講難點、強化重點,利用網絡教學平臺對本節課的知識點掌握程度發起投票,進一步深化師生互動交流,促進學生的自我評價與教師的自我提升。通過信息技術實現課中精致教學,師生立體互動體現了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的信息化教學改革以學生為中心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創新創造思維的構建。
(三)課后精益輔導—— 個性輔導是重點。課后輔導能夠加深學生對課堂教學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及時彌補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知識漏洞,盡可能達成學習目標。首先,發布課后作業,學生通過平臺完成并提交作業,客觀題平臺可以即時自動批改和反饋,主觀題教師可以根據每個同學的作答情況進行批改和評價,及時反饋給每個學生。其次,教師根據學生完成課后作業情況進行個性化的輔導,幫助每一個學生查缺補漏,做到“堂堂清”。最后,學生基于網絡學習平臺記錄的學習過程發布自己的學習感受和疑問,與教師、同學進行互動交流,網絡學習平臺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原始記錄,對學生進行過程性的評價,教師根據平臺數據反饋進行教學反思,及時改進和實施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不斷提高教學質量。
(四)學后多元化評價—— 過程考核是亮點。教學評價是整個學習過程的反饋調節機制,在整個教學實施中起到重要作用,它不僅能夠檢驗學生學習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夠激勵學生不斷地進步。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評價機制主要以學生為主體,采取線上線下多元化的評價方法,形成過程性考核和總結性考核相結合的模式。線上評價體現的是過程性考核,主要包括課前章節任務點的完成情況,課中考勤、探究學習和實時檢測情況,課后作業完成情況。線上評價實現了即時、動態的評價信息反饋,對學生的學習行為起到一定的校正和激勵作用。線下評價體現的是總結性考核,主要包括期末閉卷考試的成績和實訓課的成績。線下評價主要體現學生對基礎理論知識的掌握情況和實踐能力。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多元化評價模式,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激勵學生全面發展,提高自身的學習能力。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醫藥衛生行業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智慧醫療、智慧藥房改變了傳統的醫療模式,對醫藥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戰,給醫藥衛生教育帶來了新的機遇與變革。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隨著新的信息技術不斷出現,在今后的教學中,要不斷創新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進一步提高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唐瑗彬,石偉平.教育信息化2.0時代的職業院校教師發展路徑研究[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20(21).
[2]趙建華,姚鵬閣.信息化環境下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與前景[J].中國電化教育,2016(4).
[3]李勝連,熊國保,黃立軍,等.市場營銷學點、線、面多維立體創新教學模式[J].黑龍江畜牧獸醫,2015(23).
[4]施能進,羅文華,徐茂華.高職院校專業群共享課程的教學改革與實踐——以浙江醫藥高等專科學?!夺t藥市場營銷》課程為例[J].職教論壇,2013(14).
[5]高環成.基于項目教學的藥品市場營銷精品課程建設研究[J].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21).
[6]劉邦奇.“互聯網+”時代智慧課堂教學設計與實施策略研究[J].中國電化教育,2016(10).
【基金項目】廣西中醫藥大學2019年校級教育教學改革與研究課題“藥學專業《藥品市場營銷學》課程教育技術信息化應用的改革與實踐”(2019B103)
【作者簡介】夏 夢,碩士,廣西中醫藥大學附設中醫學校講師。
(責編 王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