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學校要重視美育,強化學生的基本繪畫與鑒賞能力的培養,在核心素養理念的指引下創新美術教學的手段與方法。文章從分析美術核心素養的內涵入手,提出美術核心素養的培養策略:增強學習動力,培養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發展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美術創造思維,開發智力;聯系生活,提高美術素養。
關鍵詞:小學美術;核心素養;學習興趣;審美能力
中圖分類號:G623.75 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0)04-0126-02
培養學生的美術核心素養是提升美術教學水平的重要途徑,也是學生獲取知識技能的重要途徑之一。在教學中教師要進行美術鑒賞創新教學實踐,落實美術核心素養,改變傳統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從知識技能向應用能力、從應用能力向核心素養能力不斷提升。美術核心素養落地的根本在于教師要創新教學模式,增強專業素養。在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提升學生美術鑒賞能力,教師要有長遠的目光,保證學生在掌握學科知識體系的過程中自身美術修養能有質的飛躍。在保證教學實踐性的前提下,“找準鑒賞問題”是教師上好美術課的切入點,其體現出美術核心素養具有整合性與跨學科性的特點。本文從核心素養的視角探討美術教學的具體策略。
一、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
描述和界定學生核心素養的內涵是教育改革中被反復探索與實踐的課題。核心素養內涵主要體現以人為本的教育思想和學生全面發展的思想,本質的思想是育人。核心素養的問題就是培養什么樣的人、推行什么樣的教育的問題。基于核心素養的美術教育,包括傳統的美術創作基本知識點的掌握,更強調學生綜合能力的發展,激發學生的創作能力和創作思維,特別要關注人與社會的和諧發展,培養學生的藝術思維。美術學科核心素養包括繪畫能力、文化意識、思維品質、學習能力,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要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有學者認為:“核心素養的含義比能力的意義更加寬泛,既包括傳統的教育領域的知識和能力,還包括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生核心素養是從人的全面發展角度出發,體現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適應社會需要這一要求。”因此,學生能夠發展成為健全的人是核心素養教育的初衷,它將為學生終身學習、持續性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美術學科核心素養教學基本策略
新課標強調小學美術教學要培養學生具有獨立的美術表達與審美能力,注重情感體驗,形成良好的藝術感知能力。教師要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藝術鑒賞能力,開發學生藝術創造力,逐步加深學生對美術作品的理解,學會鑒賞美術作品,掌握一定的繪畫技巧。因此,美術教師要使學生感受到美術課程美的熏陶,滿足學生的審美需求。要從核心素養的視角全面培養學生,通過反復實踐實現教學模式的創新,有效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能力。
1.增強學習動力,培養學習興趣
作為美術教師,一方面要不斷培養學生美術鑒賞的能力和良好習慣,增強學生學習內在驅動力,變要我鑒賞為我要鑒賞,體會作品情感,鑒賞出樂趣。另一方面要經常鼓勵學生讀美術方面的書籍,摘錄整理美術筆記,培養美術鑒賞能力,提高審美素養。同時,教師可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表達美,描繪美,讓學生意識到美是無處不在的,只要具備一定的審美眼光和審美素養,就能夠感受美的事物,進而激發學生對美術的熱情和興趣。
2.創新教學方式,促進學生發展審美能力
在傳統教學模式的影響下,部分教師把課堂教學作為單純傳授知識的場所,沒有做到教書育人、培養能力、開發智力。這樣的教學顯得比較枯燥,教師講,學生聽,滿堂灌,最終的教學效果可想而知。如果教師一直以這樣的方式講課,就會限制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必須從新課改的要求出發,從素質教育的要求出發,創新教學方式。根據不同年齡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比如在教學低年級的學生認識三原色、三間色的過程中,教師就不能一味地抽象講解。教師可以考慮用水彩顏料調成紅、黃、藍三種原色彩色水,分別盛裝在三個玻璃試管內,再拿三個空試管,一起放在試管架上。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認識三原色時,可以把三種彩色水展示給學生,在講授間色知識的同時,就拿試管來做演示。當教師把兩種原色的水倒入一個試管內通過搖晃變成間色時,學生的興趣就被激發出來。教師可以讓學生來嘗試操作,邊操作可以邊思考:紅色+黃色=( ),紅色+藍色=( ),藍色+黃色=( ),兩種原色的量的多少不同,調成的間色有什么不同?這樣的方式使得學生記得牢固,記得深入,同時又學會了調色方法。因此,在每一節新課之前,教師要認真思考如何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如何呈現出生動的課堂效果,從而使得學生在潛移默化中提高美術核心素養。
3.培養學生美術創造思維,開發智力
美術教育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因為社會要發展,就需要不斷去開拓和創造。那么,從教育的角度看就需要培養新時代的新型人才,從小在學生的心靈播上一顆“創造”的種子。在美術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求異因素,特別是圖案裝飾、工藝美術等教材,可從不同角度去展開、去強化,創設情境。要善于從聯想中求異。求異思維訓練是開發智力的重要方法,沒有創造就不能超越,要把美術教育和智力開發融入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
教師要從學生的心理特征、知識基礎等方面出發,引導學生運用發散思維的方式,調動他們的想象力,充分開發學生潛在的創造力,把想象通過畫筆表現出來。年級稍高的學生理解力和想象力都達到了一定的水平,教師對他們的訓練重點是引導其從多種角度去觀察和表現物體形狀特征,并以夸張、變化、添加、裝飾等方法來處理畫面。教師在指導的過程中不能操之過急,不能過多干預,否則會影響學生的自由發揮和表達。
4.聯系生活,提高美術素養
美術學習要善于從生活中尋找美術素材,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學生的美術素養。美術教學不只是教材中的內容,還要鼓勵學生描繪生活中的情景,讓學生從美術創作中去聯系生活,充分調動學生已有的美術知識儲備,大膽表現生活場景,從而提高美術核心素養。
教師可以鼓勵學生采用“生活再現法”,讓學生對感興趣的事物進行發揮和想象,并將它表現出來。學生的創作以自主體驗、自由創造為主,去自主尋找、創造畫面,教師不用固定的標準答案或標準模式來限制學生的思路,要努力創設機會,引導學生在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大膽地、創造性地表現自己的情感與思想。這樣做的優點是在創作過程中容易融入學生自己的想法和想象,提高學生的觀察力、形象記憶力、表現力,這對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三、結束語
總之,美術課堂是培養學生美術核心素養的主陣地。美術課堂要從“學科教學”轉向“學科育人”,教師要樹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要促使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美術鑒賞和藝術創作能力。教師要深刻認識美術核心素養的內涵,培養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方式以促進學生發展審美能力,培養學生美術創造思維以開發智力,聯系生活以提高美術素養。
參考文獻:
[1]席智慧.小學美術教育中培養學生創造力的策略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8(20).
[2]劉婧.小學美術課程分層教學設計與實踐研究[D].河南師范大學,2015.
[3]楊杰.小學美術教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美術教育研究,2015(16).
[4]常潔.論創造性思維教育在小學美術課中的價值體現[D].江西師范大學,2016.
[5]駱文卿.小學美術教育中的色彩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6]林錦春.核心素養視域下主題美術校本課程開發探索——以福州教育學院附屬第四小學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9(06).
[7]茍麗萍.試談融合教育背景下的小學美術教學[J].遼寧教育,2019(11).
Research on the Teaching Strategy of Art Course
Based on the Core Literacy
Shang Zhuanqin
(Lidian Township Kindergarten, Tongwei County, Dingxi City, Gansu Province, Tongwei 743300, China)
Abstract: The school should attach importance to aesthetic education, strengthen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basic painting and appreciation ability, and innovate the means and methods of art teaching under the guidance of the core quality concept. Starting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core quality of art,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the Cultivation Strategies of the core quality of Art: to enhance the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interest; to innovate the teaching methods and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to cultivat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and intelligence of art; to connect with life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art.
Key words: primary school art; core literacy; learning interest; aesthetic ability
作者簡介:尚轉勤(1990-),女,甘肅通渭人,二級教師,從事美術教學與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