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軍
【摘要】小學語文學科教學是小學階段學科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成果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幫助很大。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師生互動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的潛力能夠得到發揮。本文論述了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交流存在的問題,指出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師生互動的方法,以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 師生互動? 應用方法
現在新課程改革實行了很多年,傳統的教學模式已經很難適應當下教學的發展需要,在各個階段的學科教學之中,都在嘗試應用新的方式開展教學,這一點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也有著明顯的體現。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老師開始重視師生互動交流的應用,通過運用師生互動,來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很大的提高,這樣學生在學習語文知識的時候,也能夠從中獲益很多,這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幫助很大。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交流存在的問題
(一)師生互動模式缺乏靈活性
現在新課程改革教學已經實行了很多年,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師生互動交流的時候,往往缺乏靈活性,很多老師在運用師生互動交流的時候,往往是比較呆板地將其應用,并沒有真正與學生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在給學生講解知識的時候,往往缺乏必要的互動交流。現在師生互動往往還是通過提問的方式開展,提問這一方式往往不能真正體現出學生的學習水平,而且提問的時候,有些老師不了解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沒有根據學生的真實情況開展提問教學,使得互動交流比較呆板,缺乏靈活性,這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也起不到幫助的作用,沒有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二)對師生互動環節缺乏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之中,老師在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往往缺少對師生互動的環節進行設計,整個師生互動缺少對學生的指導和幫助的作用,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設計互動的環節,能夠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幫助的作用。老師對互動交流的設計不足,互動時機的把握不準確,有時候互動的場景多一些,有時候會少一些,這樣就使得互動交流的教學效果不是很明顯。而且很多老師在進行師生互動的時候,不注重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在教學中沒有認識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在互動的時候缺乏靈活性和自主性,這樣長久下去,勢必會影響到學生的語文學習情況。這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會產生很大的影響,老師需要注重互動交流設計環節的有效性,讓學生去了解更多的語文知識。
(三)教學中師生互動層次不高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在教學中采用師生互動交流的方式,這一方式的互動層次往往不高,不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很多老師在開展互動交流的時候,互動的模式比較僵化單一,互動環節缺乏設計,加上師生互動的教學模式單一,這樣就使得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比較低,不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很多老師在互動的內容上,往往缺乏層次性,都是在一些細枝末節上面進行互動交流,這樣在語文教學的時候,不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積極的影響。這需要引起老師的足夠重視,能夠注意互動環節的設計細節,讓學生在互動的過程中能夠找到一些規律,從而提高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
二、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方法
(一)注重多樣化的互動手段運用
單一的互動方式往往是低效率的,不能引起學生興趣的互動,老師需要在這個過程中找尋多樣化的互動方式,注重互動的多樣化,不僅在提出問題的時候和學生進行互動,也需要在課外的時候多與學生互動。在互動交流的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運用一些生動有趣的例子,在課堂上向學生加以展示,讓學生能夠從這些內容中找到一些語文學習的規律,從這些知識之間找到知識的相互聯系,這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幫助很大。老師需要結合自身的生活實際,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互動交流方面的教學,讓學生不僅能夠學習到一些相關的語文知識,更加能夠具有相互交流的品質,這樣為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也打好了堅實的基礎。在交流的時候,要注意交流的全面性,老師要注意將班級的學生分成幾個小組,通過小組探討學習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參與到探討之中,這樣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到課堂討論之中,提升個人的語文學習水平,這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幫助很大。
(二)注重對師生互動環節的設計
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對互動環節進行設計,要清楚設計的環節和內容,在互動的過程中,要盡量找尋一些有趣的例子,讓學生能夠對這些例子產生興趣,從這些例子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更加深刻地理解相關的語文知識,這樣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才能夠得到提高。在進行互動設計的時候,要注意結合教學的內容,學生的個性差異等因素,提前對互動的環節和過程能有清楚的了解和認識,這樣才能方便老師開展互動教學,讓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夠得到發揮。老師在運用互動模式的時候,需要選好互動的內容和場景,選擇合適的時候開展互動交流,這樣才能促使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得到提高,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才能變得更加積極。
(三)加強對師生互動內容的優化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老師需要注意優化整個互動交流的過程,注重互動內容的優化,盡量找一些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教學,這樣才能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效率,使得學生在語文學習過程中變得更加積極。素質教育的提出,對于學生的學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學生去學習語文理論知識的同時,能夠提高個人的綜合實力,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樣對于學生之后的語文學習來說比較重要。在教學中最主要的是考慮到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創新教育方法,來讓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能夠得到提高和發展,這樣對于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顯得比較重要。互動教學的設計需要注意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根據學生的實際來制定教學方案,這樣整個教學的效率才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總之,對于小學語文教學來說,要想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需要老師在平時的教學中,注意互動交流模式,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互動交流,了解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開展語文教學,這樣才能對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幫助的作用,促進高效課堂教學的建立。
參考文獻:
[1]李春玲.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 漢字文化,2018(14):83-84.
[2]張麗. 師生互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