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思科
摘 ?要:雖然學生在生活中也接觸過數學,但是學生真正的數學學習卻是從小學階段開始的。這一階段的學生對數學學習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新鮮感,但是又缺乏耐心,注意力難以長時間地放到學習上,精力容易被轉移。而且數學學科作為小學學校教學的基礎學科,貫穿學生整個學習生涯的始末,因此加強數學學科教育就顯得比較重要。筆者結合教學經驗,從轉變教學觀念,創建寬松的教學環境;豐富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實踐活動,提升核心素養等方面談談促進小學課堂數學教學的有效策略。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教學策略
數學在學生的學習和日常生活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為了適應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加強學校數學教學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雖然學生在生活中也接觸到數學知識,但學生真正接受系統的學校教育卻是在進入小學以后。然而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由于一些教師自身的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不科學,缺少教學經驗,采用成人式的教學方法違背了教學規律,脫離了學生的實際情況,影響了數學教學質量。針對以上問題,本文談談改進方法和建議:
一、轉變教學觀念,創建寬松的教學環境
當前,在小學數學課堂上由于一些因素的存在,不僅影響了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也對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一定的影響。新課程改革要求改變當前數學教學的現狀,要求教師應該結合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情況,營造適合學生學情和寬松的學習氛圍,內容安排上要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設計教學過程,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使學生便于學習和掌握。
例如,在教學“6~10的認識和加減法”這節課時,教師這樣開始課堂的教學活動:小明的媽媽給小明買了10輛玩具汽車,小明“開”走了3輛,這時有什么變化?又當小明“開”來了5輛時,又有什么變化?這樣學生不知不覺地就會思考,從而進入探索新知的活動中去。
二、豐富教學方法,喚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數學教師要能夠以興趣為導向,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使每個學生都能感受到學習數學的樂趣,進而主動學習。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和實物教學,這些教具具有直觀、生動等特點,容易抓住學生的注意力,發揮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促進課堂有效教學。
例如,在教學“11~20各數的認識”這節課時,教師用多媒體出示畫面,同時與學生互動:“今天天氣真不錯,動物們都出來享受溫暖的春日了,這其中數小蜜蜂最勤勞了,它們紛紛出來采花蜜,請同學們數一數,圖中有幾朵花?!睂W生數了數說一共有13朵花。接著教師說:“老師今天帶了些糖果,請同學們猜一猜,一共有幾顆?”有的學生說12顆,有的學生說15顆,還有的學生說32顆……教師接著問道:“到底有幾顆?怎么辦?”學生說可以數數。教師把糖果交給學生讓學生一顆一顆地數……教師接著問道:“有什么好辦法使人一眼就看出來共有15顆糖果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11~20各數的認識?!?/p>
三、開展實踐活動,提升核心素養
小學高年級學生經過前面幾年的數學學習后,具備了一定的數學核心素養,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利用學生這種教學資源開展教學活動,合理選擇課本內容,創設生活情景,進一步鍛煉學生的數學動手操作和實踐能力,提升核心素養。同時小學高年級學生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呈現整體下降的趨勢,兩極分化的現象越來越嚴重,尤其是班上基礎薄弱的學生逐漸產生消極的念頭,所以教師要重視改進和完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整體而有個性的發展。
例如,以“分數的加法和減法”為例,教師先讓學生自由組合,然后讓學生小組探究以下問題:同學們應該都知道什么是生活垃圾吧!人們在日常生活中產生的垃圾都叫做生活垃圾,如用過的塑料袋、手機電池、一次性注射器等等都是生活垃圾。前不久老師在網絡上看到這么一個統計圖,其中紙張占生活垃圾的3/10,廢金屬占1/4,食品殘渣占2/5。變廢為寶是我們處理垃圾的主要原則和有效辦法,其中廢金屬和紙張是可以回收利用的。請同學們算一算它們在生活垃圾中所占的比例,把自己的想法寫在紙上后,和組內的成員討論一下。最后派個代表來說一下。通過這樣的方法,不僅提高了學生的歸納總結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總之,小學階段的數學教學重在培養學生初步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生活問題的能力。但是鑒于小學生的年齡和認知特點,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營造民主、平等、和諧的教學氛圍,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出發設計教學內容和教學過程,降低學生學習的難度。其次,采用豐富的教學方法創設教學情境,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主動學習。最后,為了促進學生的均衡而有個性的發展,增加學生學習數學的樂趣和信心,教師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充分的自由進行探究活動,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分析歸納總結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李春梅.如何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趣味性[J].學周刊,2020(02):60.
[2]高世錄.小學數學高年級“精教活學,自主課堂”教學研究[J].學周刊,2020(0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