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體育學科是強健學生體質、塑造學生良好情操的重要學科,對于學生的提升和成長具有較為重要的作用,但目前的初中體育課堂教學還不夠完善,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需要初中體育教師進一步對這些問題進行鉆研和解決,有效的構建高質量的體育課堂教學。本文將圍繞著體育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從三個方面就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進行研究,還希望為初中體育教師的高效教學實施助力。
關鍵詞: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研究
構建高效課堂是初中體育教師進一步貫徹素質教學理念、不斷優化課堂教學的重要應對策略,只有課堂高效高質,學生才能在體育課堂學習到更多的體育知識內容、進一步的強身健體,并塑造自身的堅毅品格,初中體育教師要理解高效課堂構建的價值和意義所在,有效的提升對高效課堂構建工作的重視力度,從而真正的實現初中體育課堂的高效教學。
一、要合理運用教法
目前初中體育課堂教學一般采用教師講解、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進行授課,使得體育課堂的教學生機和教學活力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學生對體育知識技能的學習,還需要初中體育教師更新教學理念,優化課堂的教學方法使用,真正的借助教法的改進和創新來喚醒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欲望。一方面,要引入“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開展教學。例如,在學習“立定跳遠”模塊內容時,體育教師不妨先進行理論內容的講解,之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實踐練習。例如,首先,體育教師可以使用PPT課件對立定跳遠的鍛煉價值、立定跳遠的基本規則、立定跳遠的技術動作等理論性的內容進行細致化的梳理和講解,讓學生對立定跳遠運動有一個初步感知。其次,體育教師可以為學生進行精準化技術動作示范,必要時可以為學生制作相應的微課技術動作講解視頻,讓學生仔細的進行觀看,進一步強化對這些技術動作的認知和理解。最后,體育教師則可以讓班級學生開展實踐練習,如可以讓學生結合剛才的講解和示范進行收腹跳、半蹲跳和連續跳,讓學生在講練結合教學模式的合理應用下進一步把握該節課的知識內容。另一方面,體育教師還可以引入合作學習法開展教學,如讓學生3~5人一組,對特定的技術動作要領進行討論學習,并一起進行實踐練習,在練習中相互糾正動作,從而進一步的提升學生在體育課堂的學習效果,助力初中體育課堂教學效能的全面提升。
二、要精準進行指導
在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給予學生有效的學習指導,讓學生進一步的規范自身的體育動作要領,有效的對體育知識模塊之間的聯系進行理解,較好的對所學習的內容進行掌握,而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注意以下幾項事項。其一,精準指導。在具體的指導過程中需要體育教師做到精準指導,例如,以學習“籃球運球”模塊知識內容為例,從動作的示范上來說,教師要嚴格按照籃球運球的技術動作要求來給予學生精準化示范,讓示范的每一個動作和技術都到位、完美,進而讓學生結合精準的示范不斷的糾正自己的動作,更好的進行體育知識內容的學習。其二,分層指導。在課堂進行指導的過程中要根據不同學生學習水平、學習能力以及遇到的問題不同,給予差異化與分層化的學習指導。例如,某學生對于籃球運球的理論性知識內容掌握的不夠好,教師就要引導學生強化對相應理論性知識內容的學習,某學生對于籃球運球的技術要領掌握的不夠好,教師在指導中就要引導學生強化實踐練習,注重動作的規范性。其三,科學指導。在指導的過程中還要遵循學生的認知規律,為學生提出恰當的要求,避免盲目貪量和貪進度。從而在精準化的指導中助力學生在課堂進行更高質量的學習。
三、要注重實踐教學
體育學科是一門偏重于實踐的學科,但從實際的體育課堂教學情況來看,往往存在重理論輕實踐的弊病,這使得學生不能較好的對相應的體育技能進行掌握,影響到初中體育課堂的最終教學效果,還需要初中體育教師在教學實施的過程中進一步強化實踐教學,真正的讓學生能夠掌握相應的體育項目。例如,在學習“足球腳內側踢球”模塊知識內容時,教師要在教學中進一步的強化實踐教學。一方面,需要教師組織學生開展兩人互動實踐練習、多人分組實踐練習,讓學生在靈活性的形式中進一步的開展實踐,較好的熟悉足球的球性,掌握相應的技術動作規范,進一步的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另一方面,體育教師要積極的舉行一些實戰化的對抗活動,如在學習了該節課的內容之后,教師不妨引導學生進行一場足球比賽,在比賽中讓學生熟悉這些技術動作要領,更好的把握足球運動的規則、基本特點,助力學生體育綜合素養的提升。
總而言之,初中體育教師要理解高效課堂的構建價值和意義,積極的探索高效課堂的構建方法和手段,并在具體的高效課堂構建過程中合理運用多樣教法、精準進行課堂指導、注重理論實踐結合,有效的掌握初中體育高效課堂構建的基本規律,從而讓初中體育課堂真正的成為學生學習體育知識、塑造堅毅品格的樂園。
參考文獻
[1]張永福.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的初中體育教學方法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9(49):207.
[2]劉鴻.基于核心素養背景下的初中體育教學[J].文學教育(下),2019(12):174.
作者簡介:李瑩,生于1978-08-20,男,籍貫:廣西省崇左市寧明縣峙浪中學,廣西省崇左市寧明縣,職稱:中學一級,研究方向:初中體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