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家斌
摘要:體育課堂鍛煉不僅是身體的鍛煉,也是意志和性格上的鍛煉。體育運動還能克服某些不良的行為,使學生的性格開朗、活潑和樂觀。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時間較長而且大多都是在不運動的情況下進行的,這就體現出了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可以及時使得學生的個人身體素質得到鍛煉。并且需要保證每一節體育課都能按照教學計劃進行教學,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小學階段的學生肢體骨骼還正處于生長的階段,運動之前需要進行熱身運動,而熱身運動也是開始進行體育運動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體育;課前熱身運動;方便教學開展;培養運動習慣;保證課堂安全
課前熱身運動有助于學生在上課時不會出現安全問題。熱身運動的實施需要教師落實到位,將熱身運動加入到對學生的課堂教學中。在小學教學中體育主要體現在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為基礎,當然一些基礎的熱身運動需要教師特別關注,促進教學目標在課堂中的順利完成。教師要根據學生的運動情況,對學生的需求進行深入的了解,選擇能夠吸引學生興趣的教學形式。而且教師也可以征求學生的一些想法,對課堂教學形式進行適當的處理,使學生重視熱身運動在體育中的重要性。
一、方便后續教學開展
學生在體育課上,或多或少都會感到很興奮。那么教師要把握好學生情緒的管理,讓學生能夠在上課時注重自己的身體安全。教師在進行授課前,讓學生進行熱身運動,學生能夠疏通筋骨,在上課時不會出現如腿部抽筋或是出現干嘔、頭暈等癥狀。進行課前熱身運動也方便教師后續教學的開展,學生能夠較快的理解某些動作要領,學習起來也不會顯得很吃力。課前運動的進展讓學生對體育課更加有興趣,不會對體育課產生畏懼心理。
例如,在教授學生“少年拳第一套”這一章節內容時,這一小節的動作幅度較大,為了保證學生的課堂中的安全,教師在授課前一定要讓學生進行正確的熱身運動,然后再教授學生正確的動作,以及監督學生動作的規范性。首先教師可以先自己做一遍少年拳,然后將班級學生進行分組訓練,教師針對學生運動時出現的不規范的地方及時指正出來,這樣可以很好地保障學生在運動過程中的安全性。同時還可以幫助學生規范好動作,等到班級學生都做過一遍之后再開始集中訓練,提高學生運動中的規范性。這樣的教學模式也能調動學生對體育學習的積極性。
二、培養良好運動習慣
俗話說:行為培養習慣,習慣養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這就是說,在學生體育學習過程中,養成一個良好的運動習慣可以讓學生在往后的人生中綻放不一樣的光彩。可見,在日常的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是多么的重要!良好運動習慣的養成,可以讓學生具有自信心,能夠昂揚向上,具有不服輸的精神。那么這種精神是體育學習非常需要的,培養良好的運動習慣也需要教師在背后積極給予學生幫助,推動他們對運動習慣的養成。
例如,在教授學生“蹲踞式跳遠”這一章節時,需要做一些簡單的熱身小運動,可以是一些腳部的運動,因為這項運動也非常考驗到腳的部位,可以讓學生扭一扭自己的腳踝。由于跳遠對學生的膝關節造成的壓力比較大,因此還需要提高這方面的熱身運動,以防止在跳遠的過程中不慎造成腳部位的損傷。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熱身習慣,從而在跳遠活動中避免出現一些不必要的危險。熱身運動做完之后,教師還需要針對跳遠中的動作行為進行規范性指導。教師也可以先對學生的跳遠動作進行規范,再讓學生開始進行一些小組間比拼,提高學生運動的積極性。
三、保證學生課堂安全
體育運動中,學生的安全是首要任務。教師在課前讓學生進行熱身運動是保證學生課堂安全的第一步。在課上,教師要叮囑學生不要追逐打鬧,避免磕磕絆絆對自身造成傷害。教師也要在課上監督好學生的行為,在授課時,千萬要注意一些動作不規范的學生,因為動作不規范造成的傷害也是很大的,這就需要教師對學生的動作要領要有一個規范。保證學生課堂安全,能夠讓學生對體育課更加感興趣,而不是一提及體育課就害怕出現安全事故,教師要保證好學生的安全問題,讓學生能夠放心的去上體育課,帶動學生上體育課的積極性。
例如,在教授學生“障礙跑”這一章節內容時,這一小節的講授對學生以后在參加校體育運動會時非常有幫助,當然對學生的長跑訓練也非常有幫助。教師在講授之前可以教授給學生一些障礙跑的相關熱身運動,然后再對障礙跑其中涉及的要領和技巧進行系統性教學,這樣學生能夠對障礙跑有個深刻的認識。教師可以先將班級學生聚集到一起,給學生示范一些正確的熱身運動。示范之后,可以讓班級學生散開,教師對學生的運動進行檢查,讓學生的動作做到規范再開始講授蹲踞式跑的動作要領,這樣可以保證學生的動作做到規范。
總而言之,小學體育教學前的熱身運動有助于學生疏通筋骨,在運動時不會出現太大問題。教師要保證學生上課時的安全問題,熱身運動便是保證學生安全的第一步。只有學生的安全得到保證,那么學生在往后的運動中才能發揮全力,擁有一個優秀的體育成績。熱身運動的實施對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很有幫助。
參考文獻
[1]陳旺霞.開展陽光體育,打造高效課堂——小學體育教學初探[J].學周刊,2018(31)
[2]張旭敏.小學體育運動安全機制分析與策略研究[J].課程.教材.教法,2014,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