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順成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與深入發展,有效教學的思想已滲透到現代教學活動當中,不僅給教師的教學理念帶來革新,還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得到提升。數學是學生小學教育階段知識學習的基礎科目,對學生的思維意識、運算能力、素質培養等方面都具有極大的引導作用。但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學生仍然存在“學習主動性不強”“學不會”等現象。因此,針對這一問題,本文作者結合自身多年教學經驗對此展開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教學;有效性研究
數學是一門具有邏輯性思維的基礎學科,對學生的基礎教育和知識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響。在小學教育階段,正是學生打牢基礎、提升能力的“黃金期”,但在部分地區的教學中,學生的學習狀態普遍存在“理解不了”“不想學”等現象。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師的教學手法和組織形式存在問題,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基礎和知識積累得不到有效提升。因此,本文從生活案例、問題環節、課堂主體三個方面,對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展開研究。
一、結合生活案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知識大多來源于日常生活,將實際生活中的事例導入到課堂當中,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并對課堂氛圍的構建具有促進作用。此外,將生活事物與數學知識相結合,可以使學生直觀的感受到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動力。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結合生活案例,調動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熱情,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從而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授課效果得到最大化提升。
例如:在“圖形的運動”的教學中,為了使學生更為直觀的了解軸對稱圖形的定義和概念,我決定從學生所熟悉的生活場景入手,從而激發學生對新知的學習興趣。我利用多媒體投影技術,將生活中有關于軸對稱的圖形或圖標展示給學生,如交通標志、警示標示、紅十字符號等,讓學生通過常見的事物觀看,可以對軸對稱圖形的概念建立初步的認知理解,有助于下一步的教學開展。隨后,我組織學生對生活中的事物進行聯想,還有哪些圖形是軸對稱的。學生看到豐富多樣的圖標和圖形,都紛紛的展開思考,“老師,盤子、窗戶、五角星?!蓖ㄟ^生活事物的導入,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升,還使學生的思維意識得到加強。
二、設置問題環節,提升學生學習效果
課堂問題往往能有效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態和課堂效果,對課堂知識的學習起到鞏固、提升的作用。同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對問題的回答情況,及時了解授課質量,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開展和計劃實施提供理論依據。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學情變化,靈活設置課堂問題,引導學生的思考方向。同時,教師可以將問題進行延伸與拓展,在鞏固學生課堂基礎的同時,提升學生的探究思維和運算能力。
例如:在“四則運算”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已初步掌握加減乘除四者之間的相互聯系和運算法則,為了檢驗學生的學習狀態,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我根據學生的學情變化,設置以下問題:
1、計算題
345+623-221= 564-87×2= 98+222÷2=
2應用題
2.1在桌子上有一筐水果,蘋果的數量是20個,香蕉的數量是32個,橘子的數量比蘋果和香蕉的總和少10個,請問這三種水果的總個數?
2.2小明去文具店購買文具,鉛筆的單價是2元/支,中性筆的單價是鉛筆的2倍,鋼筆的價格是鉛筆和中性筆的價格之和,請問,小明購買2支鉛筆、2支中性筆、1支鋼筆需要多少錢?
通過課堂問題的靈活設置,不僅加深學生對課堂知識的理解,還能提升學生的數學運算能力,保證學生的學習質量。
三、把握課堂主體,夯實學生學習基礎
在知識學習的過程中,因家庭環境、教育程度等方面的影響,學生難免出現“理解偏差”“認知不足”的現象,從而影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學習質量。這種差異化的現象,如不及時進行糾正和引導,將會使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產生厭學、抵觸的情緒。因此,在數學課堂活動中,教師應充分把握學生的學習基礎,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教授思路,滿足學生不同狀態下的學習需求,從而夯實學生的學習基礎,促進學生教育成長的良性發展。
例如:在“小數的加法和減法”的教學中,考慮到學生個體基礎的差異化現象,我對此及時進行調整,根據學生的學情基礎,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的方式展開學習活動,讓學生在相互學習、共同探究的過程中,加強學生的理解能力,打牢學習基礎。此外,我還結合學生的學習進度,設置一些探究問題,從而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水平,如小王去圖書館購買書籍,A書的價格是3.5元,B書的價格是2.4元,小王一共購買了2本A書、2本B書,請問需要多少錢?通過小組合作、共同探究的方式,既可以滿足學生個體的學習需求,又可以提升學生整體的學習能力。
綜上所述,有效的數學教學,不僅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熱情得到激發,還使學生的學習質量和課堂效果得到提升,保證學生學習活動的有效性。此外,教師根據學生個體的學習基礎,靈活實施教學策略,有助于滿足學生不同基礎的學習需求,夯實學生的數學基礎。因此,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希望廣大教師,從學生的內在基礎出發,不斷優化教學形式,提升教學質量,使學生的學習活動得到主觀意識滲透,從而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提供內在動力。
參考文獻
[1]馬秀琴.論小學數學有效課堂的構建[J].中華少年,2018(32).
[2]樊逍.小學數學有效課堂教學方法[J].新課程(上),201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