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丹
摘要:作為初中教育教學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道德與法治在增強學生辨別是非觀念、樹立正確思想道德意識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觀察現階段的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不難發現,其中存在著諸如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教學方式單一及教學效果不理想等問題,因而從學科的本質特征出發,通過開展生活化的教學活動來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顯得尤為重要?;诖耍疚尼槍ι罨虒W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進行闡述,以期為一線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初中道德與法治;生活化教學;生活實際;生活情境;實踐活動
生活化教學的實質和內涵是指將生活中的一些具體的實例、現象等生活實際作為教學內容引入到課堂上,使學生能夠充分憑借自身的生活實際理解所學知識。為此,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教師應在仔細研究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充分挖掘生活與教學內容的契合點,實現人文、生活及科學世界的有效整合,幫助學生更為深刻、透徹的理解所學知識,實現學生思想的延伸和發展,從而對促進學生健康成長和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立足生活實際,激發課堂學習興趣
初中道德與法治是一門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的學科,體現在其所闡述的內容大多與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案例相關,因而立足生活,對教學內容進行生活化創編是提升學生課堂學習興趣的重要舉措。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在充分了解教學內容的基礎上,積極引入學生熟知的生活現象、案例開展教學活動,拉近學生生活與學科知識間的聯系,為促進課堂教學的順利進展提供有力依據和支撐。
例如,以“讓友情之樹長青”這部分內容為例,我就在課前讓學生搜集了自己成長的各個時期的照片,或是與朋友的合影,在課堂上利用多媒體展現出來,并談談自己的成長途中出現過哪些令自己難忘的朋友,與朋友之間發生過哪些有趣的事情等等。這一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話題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關注和探討,他們都踴躍發言,訴說著自己成長途中的點滴趣事,課堂氛圍也隨之不斷高漲,我也趁機引導學生思考朋友之間在相處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問題,建立及發展友情需要哪些品質等等,從而順勢引出教學內容,開始了本節課的教學活動。如此,便將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例、現象引入到了課堂中來,激發了學生學習、探究知識的欲望和動力,推動著課堂教學的順利、有序進展。
二、設置生活情境,增強學生切身感受
創設生活化課堂情境是開展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措施和手段。借助真實、貼切生活化課堂情境的設置,能夠將枯燥的教學內容以學生熟知且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現出來,從而引發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深入思考和分析,使學生能夠透過生活情境透徹理解書本知識的本質。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應注重生活情境的設置,以此來引發學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和思想共鳴,促進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的全面改進和提升。
例如,以“生命可以永恒嗎”這部分內容為例,我在課堂上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學生熟知電視劇——《西游記》的片段,即各路妖怪為了能夠長生不老而想方設法吃唐僧的肉,而孫悟空為了保護自己的師傅與妖怪格斗的場景。熟悉的畫面及有趣的情節極大地引發了學生的關注,我也順勢提出問題引發學生深思:“生命可以長生不老、可以永恒嗎?”之后,又給學生播放了一段展示人從出生到死亡形態、容貌的變化視頻,使學生直觀認識到人是如何從風華正茂的少年及風度翩翩的中年到年華垂暮之年的,而這些轉變不過是短短數十載就實現的,從而引發學生對生命的思考。如此,便將枯燥的教學內容與生動的課堂情境巧妙融合了起來,引發了學生對生活、生命的感悟和深思,使課堂教學質量和效果得到有效改進和提升。
三、開展實踐活動,提升學生道德素養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道德與法治教學應善于引導學生從課外實踐中尋找知識的溯源,在深入生活、融入社會的過程中不斷提升自身的認知水平及社會歸屬感。為此,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應打破傳統教學中將范圍和內容局限在課本中的限制,積極組織學生開展生活化的實踐活動,使學生在親身實踐的過程中深刻理解課堂所學知識,強化學生的實踐感受和切身體驗,從而不斷促進學生思想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的提升。
例如,完成“遵守規則”這部分內容的教學后,為了使學生深刻認識到規則在規范人們生活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教師可以在完成教學后,讓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的方式來感受規則在生活中的存在,比如在馬路上行駛可以感受到遵守交通規則的重要性;在超市購物時排隊結賬、遵守秩序的重要性,以及在公共場所不能大聲喧嘩、吵鬧等等,都是遵守規則和秩序的表現,而正是由于這些規則的存在,我們的生活才得以井然有序地進行。如此,便將課堂所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實際密切結合了起來,增強了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深刻了解和認知,使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和法治意識在潛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總之,生活化教學作為將社會生活與教學活動相結合的教學方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增強課堂感染力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作為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師,我們應在充分研究自身學科特征的基礎上,積極探究生活化教學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從而逐漸消除學生對課堂的厭倦和抵觸情緒,最終達到提質增效、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目標。
參考文獻
[1]任曉風.淺談生活化教學模式在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J].速讀旬刊,2017
[2]宋淼.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的應用探討[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