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光河
摘要:近年開,隨著新課標的改革,在道德與法治這門課的教學中,教師除了要不斷地強化學生對德法的基礎認知,同時教師還應該重視這門學科的教學手段。生活化教學法正是一個良好的教學手段,能夠從多方面為促進學生的德法觀念以及自身全面發(fā)展做好鋪墊。
關鍵詞:道德與法治;初中教學;生活化教學;激發(fā)興趣;學以致用
初中階段都是正處人生花季的年紀,這個時期,學生心智發(fā)育尚未成熟,是學生成長的關鍵階段,同時,也是學生三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因此,教好道德與法治是每位教師的初心與不懈追求的目標。在課堂中,利用生活化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更為透徹地理解理論知識、可以使學生更能夠聯(lián)系實際考慮問題。無論是對學生的成績還是思維,都有著顯著的促進作用。基于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jīng)驗,在此談一談生活化教學與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堂的有效結合,希望對廣大教師有一定的幫助。
一、激發(fā)學生積極性
就學生而言,他們每天都要上很多門不同類型的課程,對于道德與法治這種在初中才開設的課程,如果教師不是班主任,則學生們很容易注意力不集中,積極性不高,課堂的學習氣氛就會變得尷尬。針對這種現(xiàn)象,生活化教學法可以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積極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因為生活化教學法就是把課本上的知識變成生活中我們常見的事物,同時再利用生活語言,將知識以一種便于理解、易于接受的方式傳授給學生。
例如,在教授九年級上冊的《延續(xù)文化血脈》這一單元時,在導入新課時,我利用多媒體設備讓學生看了半期由中央電視臺聯(lián)合教育部精心舉辦的《中國詩詞大會》。這個節(jié)目與我國傳統(tǒng)文化息息相關,我在備課時想到在生活中學生也常常看電視,把看電視引入課堂,讓學生看這類文化節(jié)目,通過欣賞節(jié)目中選手的對答如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得以提高,上課時會更加熱情的參與進課堂來。同時,每個人的民族自豪感都會油然而生,會更加熱愛我國傳統(tǒng)文化,激發(fā)學生的愛國熱情也恰恰達到了本堂課的教學目標。接下來我在講解課本時,幾乎全體學生都在認真聽講,教學氛圍良好。
二、深化知識印象
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許多教師并不太在意使用一些教學方法能為教學效率帶來什么好處,所以以往的教學只是對知識點與考點的重復,枯燥且單一。如果學生對這門科沒興趣的話,無論是理論知識還是實踐內容,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都很難引導學生入門。教師要明確,課本上的知識來源于現(xiàn)實生活,但卻與現(xiàn)實生活有著一定的距離,想要實現(xiàn)生活化教學,那么教師就是聯(lián)系兩者的橋梁。比如,教師可以創(chuàng)設各種生活情景來讓學生接受知識,最大意義的做到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這樣的教學可以深化學生對新知識的印象,加深學生對新知識的記憶。
例如,在教授九年級下冊的《復雜多變的關系》這一單元時,本單元的教學重點在于世界格局多極化以及競爭與合作的國際關系。這些內容離學生的生活很遙遠,雖然學生已經(jīng)通過之前的知識積累,掌握了當前世界格局的多極化,但是在理解方面學生并不能很好地從多個角度分析國際關系能力。在教學中,我首先播放了一則敘利亞局勢劍拔弩張的視頻,視頻講述的是特朗普宣傳退出伊核協(xié)議后一天,中東火藥桶冒出火星的事件。看完這則讓人唏噓不已的視頻后,我向學生提問能否分析出視頻中的國際格局,很多學生都能明白以伊雙方之間仍存在著血與火的交鋒。可見,通過觀看視頻,直面的音頻模式會讓學生很容易理解枯燥難懂的知識,學生也更容易記憶這部分內容,能夠輔助學生樹立全球觀念,讓學生以辯證的眼光看待世界格局。
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
道德與法治這門課不同于其他學科,比如,在現(xiàn)實生活中,與人交流時我們?yōu)榱烁ㄋ滓锥褂冒自捨模贿x擇語文課上學習的文言文;或者我們在買菜時不會用解二元一次方程求價格等。這些都說明了學習其他學科在生活中不會有很大的應用體現(xiàn),而學習道德與法治則不同,道德是一個人的行為標準,法治是這個社會的標志,教師應該倡導學生在生活中學習這門學科,亦或是在學習這門學科中生活。因此,生活化教學法便十分適用,教師可采用此方法映射生活中的現(xiàn)象,接著利用理論知識向學生分析,從而達到引導學生學以致用的目的。
例如,在教授九年級上冊的《創(chuàng)新改變生活》這一單元時,引入新課時我便向學生展示了許多來自生活中的創(chuàng)意,比如我的課件中首先向學生演示的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是擠牙膏神器,這是一種懶人神器,只要手動旋轉擠壓器的按鈕,就可以擠出牙膏,類似這樣的創(chuàng)意用品在生活中其實很常見。在讓學生看完課件中的例子后,我讓學生們發(fā)言舉一些生活中的創(chuàng)新例子。大家一同進行了激烈的討論,由于這節(jié)課的所授知識貼近生活,學生們的積極性都很高,我就此鼓勵學生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并制作一些創(chuàng)新事物以提高我們的生活品質。
總而言之,作為一名初中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師,一定要有豐富的知識、開闊的眼界。并且,在授課過程中要善于從每堂課中學習經(jīng)驗,要從更多角度思考道德與法治的問題,這樣才能全面的教授給學生,逐漸鍛煉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參考文獻
[1]劉亮.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生活化教學的探索與實踐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8(44)
[2]修雪芳.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思維的培養(yǎng)[J].黑河教育,201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