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燕
摘 要:繪本應成為課堂中的豐富教學資源,成為兒童生命成長的精神食糧,能讓兒童在閱讀中遇見不一樣的風景。《爺爺一定有辦法》是一本充滿溫暖、充滿創造力的書,故事溫馨,是學生們成長階段必不可少的繪本。教學中,教師應立足兒童視野,講述繪本故事,引導學生關注細節,展開豐富的想象,激發學生的表達欲望,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
關鍵詞:繪本教學;關注細節;語文素養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9-09-29 文章編號:1674-120X(2020)01-0058-02
“經典的圖畫書最厲害的地方,就是讓孩子在無壓力的狀態下愛上閱讀。”現在繪本已經從幼兒園越來越多地走向了小學、初中甚至成人的世界,成為課堂教學的豐富教學資源,成為兒童生命成長的精神食糧。
《爺爺一定有辦法》曾獲加拿大圖畫書獎、加拿大童書獎,是中國兒童教育網推薦的圖畫書……這是一本充滿溫暖、充滿創造力的書,作者用重復而富有節奏的文字來講述故事,既溫馨又朗朗上口。該圖畫書圍繞一條小小的毯子,圍繞約瑟一家和地下老鼠一家的生活來講述,是教師們強烈推薦的兒童必讀好書、學生成長階段必不可少的繪本。
一年級的小朋友通過近一年的學習,已經養成了許多好的學習習慣,比如認真傾聽、大聲朗讀、認真書寫的習慣等。根據一年級學生形象思維為主、抽象思維為輔的認知特點,教學中,劉亞暉老師運用多媒體、語言描述、形體體驗等多種方法創設情境,立足兒童視野,講述繪本故事,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
一、繪本閱讀引導學生關注細節
兒童繪本是一種專為兒童設計,依靠一連串圖畫和為數不多的文字,或者沒有文字,全靠圖畫來傳遞信息、講故事的圖畫書。要想知道作者在這本書里到底表達什么,學生需要仔細觀察圖畫和文字,才能讀懂繪本,明白作者的意圖。《爺爺一定有辦法》全書中沒有一個字提到小老鼠,也沒有提到過小妹妹,然而聰明的小讀者總是能夠從這本書中發現許多細節,如媽媽的肚子變大了等,每多讀一遍就會多發現一些細節。
但是,如果僅僅對書中的圖畫和文字進行觀察,還是會忽略許多細節,比如封面。封面是一本繪本的外觀,上面印有書名、作者和出版社等信息,是最先吸引讀者的的部分。好看的封面的圖畫能沖擊學生們的視覺,激發他們的閱讀興趣。而在閱讀前讓學生對故事進行猜測,會激起學生強烈的閱讀欲望。劉老師在指導《爺爺一定有辦法》繪本閱讀時,首先就出示書的封面。封面上爺爺穿著黑色的大衣,戴著黑色帽子,牽著一個穿著印有月亮和星星的藍色大衣的小男孩,爺爺滿懷著慈愛地看著小男孩,臉上帶著微笑,小男孩則看著落葉手舞足蹈。他們走在鄉間的小路上,路旁是綠草,身后是房屋。圖畫采用從下往上看的繪畫手法,讓我們感受到爺爺高大的形象,爺爺對孫子的愛像天空一樣寬廣。這番指導,為故事奠定了情感基調。其次,要引導學生關注環襯。環襯是最容易被漏看的一頁,其實它也經過了精心設計,其顏色往往與講述的故事吻合,有時還會升華主題。這本書的環襯就是一塊畫著星星的藍色畫面,很像小男孩身上的大衣布料。教學中,劉老師設置了一個懸念,讓學生猜猜環襯上畫的是什么,而不告訴學生答案。這激發了學生閱讀的興趣,培養了學生在閱讀中思考的習慣。另外,還要引導學生觀察扉頁。扉頁不僅僅只是通向正文故事的一扇門,也不僅僅是告訴讀者誰是故事的主人公。最后,不可忽視封底。合上一本繪本時,繪本的故事就已經講完了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繪本的封底往往留給學生無盡的遐想和無窮的回味。當講完《爺爺一定有辦法》這個故事時,劉老師根據封底的畫面設計了這樣一個問題:紐扣已經沒有啦,什么都沒有了,還夠做什么呢?讓學生在大膽的想象之余,明白了封底是家具的顏色,因為這個故事離不開家。
因此,在繪本閱讀教學中,千萬不要急著翻頁,要讓學生仔仔細細地去看那些圖畫,引導學生在看圖畫的過程中讀懂故事、發現細節、感悟內涵。有時候,圖畫所帶來的震撼遠遠超過想象。只有讀懂這些“細節”,才會對文本有進一步的理解。
二、繪本閱讀培養學生的想象力
猜測、推想是繪本閱讀常采用的閱讀策略,但并不意味每本繪本都適合猜,這往往取決于故事情節的發展。繪本中總有幾個值得停留的頁面,在這些關鍵處不妨停下來讓學生來猜一猜。《爺爺一定有辦法》故事情節一波三折,結構反復,學生在享受故事的同時,容易發現規律,聯想生活,模仿語言,推演故事情節,豐富想象力,訓練思維力。教學中,劉老師依靠重復的情節與句型來連接畫面,并充分利用旋復式的結構引導學生們大膽猜想情節、模仿語言,讓學生在充分想象中完成故事銜接。如“紐扣不見了,約瑟很難過時,家人會怎么安慰他?小妹妹會說些什么?她藏在身后的東西又會是什么?怎么看起來很重要呢?”還有“小老鼠撿到小紐扣會說些什么?搬回家又是怎么商量的?”這些問題都很適合學生拓展思維空間。此時運用猜測與推想策略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并進行說話訓練,創編故事,可激發學生表達的欲望。
繪本的畫面是有限的,可“畫外之音”是豐富的。教學中,教師如能挖掘出繪本中的這些“留白”之處,將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因此,在指導學生閱讀繪本的時候,教師要尊重每個學生的不同感受,要積極鼓勵學生邊讀邊猜想畫面以外的事。教學中,教師可以適當創設情景,奠定情感的基礎,這會讓課堂更加貼近學生生活,讓學生敢于去想象。同時,在情境中鼓勵他們將自己比擬成故事中的角色,比如小約瑟、小妹妹、小老鼠,讓學生們主動地演,自然地融入故事情節中,參與到故事的續想、續編中,想出更有意思的情節或結尾。
三、結語
繪本言簡意賅,圖文結合,學生在與繪本進行心靈對話時,在充滿大自然和諧的圖畫和童真童趣的字里行間徜徉時,必定會開闊眼界,豐富內心,升華境界,健全人格。讓我們翻開繪本,立足學生視角,引導學生關注細節,培養觀察能力,鼓勵他們大膽猜想,培養想象能力,提升其語文素養,讓我們共同走好生命最初的成長之路。
參考文獻:
[1]錢 婷.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課外語文(下旬刊),2018(7):124.
[2]張彩虹.對小學語文口語交際技能的探究[J].智富時代,2017(12x):198.
[3]劉媛媛.論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口語交際能力的培養[J].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2017(12):48.
[4]黃海霞.基于核心素養下的小學生口語交際能力培養[J].教師,2017(15):32.
[5]潘景峰.小學高學段語文口語交際有效教學探析[J].教師,2017(10):36.
[6]李 影.淺析小學口語交際教學現狀及對策[J].科學中國人,2016(36):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