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光敏

【摘 要】目的:探討探析血液保存時間及溫度條件差異對紅細胞功能的影響。方法: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25名獻血者,采集新鮮全血,CPDA-1抗凝,封閉環境下對懸浮紅細胞制備,根據不同溫度分為4℃組、16℃組和25℃組,依次保存1d、7d、14d和21d后進行檢測,對各組樣本有效攜氧量和紅細胞氧親和力分析。分析不同保存時間及溫度條件下氧親和力和有效攜氧量。結果:3組各時間點氧親和力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隨保存時間及溫度升高呈現下降趨勢。16℃組紅細胞氧親和力明顯低于4℃組,高于25℃組(P<0.05);3組各時間點氧親和力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隨保存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呈現下降趨勢。16℃組有效攜氧量明顯低于4℃組,高于25℃組(P<0.05)。結論:不同保存時間和溫度會對紅細胞功能產生較大影響,隨著保存時間延長和保溫溫度升高,有效攜氧量和紅細胞氧親和力水平越低。
【關鍵詞】血液保存時間;溫度條件差異;紅細胞功能;有效攜氧量
【中圖分類號】R256.2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0019(2020)06--02
輸血為臨床搶救及治療有效方法,紅細胞為血液組成重要成分,發揮送氧功能,主要應用其攜氧功能對細胞氧供保持[1]。當前臨床主要應用庫存血進行搶救和治療,存儲過程中儲存環境和紅細胞衰老具有向光性,保持時間和溫度會影響紅細胞功能。紅細胞功能性及結構性損傷會引起血有關傷害,使得輸血并發癥發生率逐漸上升[2]。該研究對血液保存時間及溫度條件差異對紅細胞功能的影響進行探究,希望提高血液保存時間,保證紅細胞功能。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25名獻血者,采集新鮮全血,全部來自流動采血車。CPDA-1抗凝,封閉環境下對懸浮紅細胞制備,每袋400ml,男13份,女12份。全部患者與獻血標準相符。①納入沒有血液疾病及急慢性疾病獻血者;②納入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質量要求》者;③納入近期沒有進行獻血者;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傳染性疾病獻血者;②排除體重過輕獻血者,該研究獻血者同意。
1.2 方法
在封閉環境下對采集血液分離,并對懸浮紅細胞制備,平均將血樣分成三份。根據不同溫度分為4℃組、16℃組、25℃組。各組血樣10份,之后在4℃、16℃和25℃環境中保存,并在1d、7d、14d和21d對樣本檢測,應用血氧分析儀對紅細胞攜氧量檢測和計算。
1.3 觀察指標
分析不同保存時間(1d、7d、14d、21d)及溫度(4℃、16℃、25℃)條件下氧親和力及有效攜氧量。取0.5ml紅細胞懸液,將等張等滲液配置為50ml懸液。在標準大氣壓、37℃環境下,將空氣注入配置完成的懸液中,對氧分壓變化檢測,并對血紅蛋白氧飽和度S1測定。將氣壓調至400mmHg,對血紅蛋白氧壓飽和度S2測定,有效攜氧量=20×(S1-S2)。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17.0分析,計數,進行X2(%)檢驗,計量,進行t檢測()檢驗,P<0.05時,存在差異。
2 結果
2.1 分析不同保存時間及溫度條件下氧親和力
3組各時間點氧親和力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隨保存時間及溫度升高呈現下降趨勢。16℃組紅細胞氧親和力明顯低于4℃組,高于25℃組(P<0.05),具體見表1。
2.2 分析不同保存時間及溫度條件下有效攜氧量
3組各時間點氧親和力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隨保存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呈現下降趨勢。16℃組有效攜氧量明顯低于4℃組,高于25℃組(P<0.05),具體見表2。
3 討論
輸血為常用臨床治療方法,血漿和紅細胞為全血主要成分,紅細胞能夠對氧分運送,并可對組織和細胞氧供維持,為輸血治療重要成分[3]。紅細胞運輸氧功能需要多重物質進行調節,氧運輸過程中可結合脫氧血紅蛋白,可對脫氧血紅蛋白空間構象穩定,對血紅蛋白及O2解離具有促進作用。血液中會有多種因素導致紅細胞功能喪失或損害,血液運輸和保存時不適宜保存時間和不適宜溫度為溶血出現主要原因[4]。由于臨床主要使用庫存血,因此在保存時需對溫度控制,并將維持細胞代謝所需抗凝劑及營養加入,降低血液凝固發生率,對血細胞天外壽命延長[5]。
本研究對血液保存時間及溫度條件差異對紅細胞功能的影響探究,研究結果顯示,3組各時間點氧親和力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隨保存時間及溫度升高呈現下降趨勢。16℃組紅細胞氧親和力明顯低于4℃組,高于25℃組(P<0.05);3組各時間點氧親和力存在明顯差異,并且隨保存時間延長和溫度升高呈現下降趨勢。16℃組有效攜氧量明顯低于4℃組,高于25℃組(P<0.05)。 結果表明,4℃為保存血液最佳溫度,該溫度下保存紅細胞懸液時間大約為35天左右,并且隨著保存時間加長,紅細胞氧親和力具有更棉線下降趨勢。另外溫度會對血液保存時間產生影響,4℃作用溫度會降低紅細胞代謝速率,降低對細胞膜氧化損傷程度,對其功能維持具有較好作用。
綜上所述,不同保存時間和溫度會對紅細胞功能產生較大影響,隨著保存時間延長和保溫溫度升高,有效攜氧量和紅細胞氧親和力水平越低。
參考文獻
王歡,程勇,孫世宇,等.貯存式自體成分輸血與貯存式自體全血輸注對脊柱手術患者細胞免疫功能和血液流變學影響的比較[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8,38(4):391-394.
林豪,黃文華,江偉梅,等.凍存前細胞外多余甘油溶液的去留對解凍后紅細胞質量影響的比較[J].中國輸血雜志,2018,2(2):159-161.
李巍巍,錢曉亮,邱林,.血液回收機洗滌預充用庫存懸浮紅細胞對嬰幼兒體外循環心臟手術圍術期全身炎癥反應的影響[J].中華麻醉學雜志,2017,37(9):1070-1073.
韓翔宇,宋大慶,朱瑞云,等.促紅細胞生成素經鼻給藥對缺血再灌注大鼠神經功能及腦組織CD31的影響[J].中華行為醫學與腦科學雜志,2018,27(9):783-787.
陶強,郭建榮,金孝岠,等.紅細胞微粒及其在機體生理病理過程中作用的研究進展[J].山東醫藥,2017,1(40):110-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