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嬌
〔摘 要〕音樂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文化傳播的重要媒介,所以要了解一個民族或者是一個國家的歷史、文化,可以從其音樂發展和演變入手。了解西方音樂的發展史,認識其發展過程中出現的主要流派,這可以對西方文化以及思想的發展變遷有更為深入的認識。文章對西方音樂史上的幾個主要流派進行分析與討論,旨在加深音流派的認知和西方文化思想發展的認知。
〔關鍵詞〕西方音樂史;巴洛克風格;古典樂派;浪漫樂派;印象派
縱觀西方音樂史,其出現了幾個重要的流派,這些流派的產生與社會經濟發展有顯著的關聯,所以說西方音樂史上的流派分析,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是西方文化思潮發展的分析。綜合研究歷史典籍發現在西方音樂史中先后出現了巴洛克風格音樂、古典樂派、浪漫樂派、民族樂派和印象派,不同流派的音樂在風格方面具有差異性,在思想表現方面也有顯著的不同。簡單來講,音樂作為一種藝術,其產生與生活實踐有密切的關系,所以對西方音樂史上的音樂流派做分析,這對于西方文化研究等有重要的參考意義。以下是西方音樂史上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流派分析。
一、巴洛克風格音樂
巴洛克風格音樂是西方音樂史上的重要音樂流派,對西方音樂的發展影響巨大。從目前的資料分析來看,巴洛克風格音樂的形成和流行時間在1600年到1750年之間,就具體的音樂家而言,該風格音樂開始于蒙特威爾,終止于巴赫和亨德爾。
對巴洛克音樂做具體的分析會發現其該風格音樂有顯著的特點,比如節奏強烈、跳躍,采用多旋律、復音音樂的復調法。此類型的音樂非常重視曲調的起伏,所以在力度和速度變化方面有比強烈的需求。比較強調曲子的起伏,所以很看重力度、速度的變化。巴洛克音樂具有非常明顯的宗教色彩,而當時的宗教音樂在音樂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所以巴洛克音樂在當時的社會,主流地位顯著。在巴洛克風格音樂流行的時期,器樂的發展也比較迅速,尤其是弦樂有了極大的發展,所以巴洛克風格音樂對弦樂的創作產生了顯著的影響。
總的來講,巴洛克音樂是西方音樂史中首次出現的成派系的音樂風格,該流派的音樂家在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方法和理念相差不大,所以即使音樂作品的情感蘊含存在明顯的差別,但是其風格卻具有相似性。當然,巴洛克影響的不僅僅是音樂,其會西方繪畫、雕塑以及文學作品都產生的顯著的影響,而雕塑、繪畫等與音樂創作有一定的關聯性,所以在巴洛克風盛行的時期,藝術領域思維感知具有明顯的相似性。
二、古典樂派
古典樂派是西方音樂發展史上一個影響巨大的音樂流派,該類型音樂以貴族社會為背景,在德意志和奧地利各地出現了繁榮昌盛的局面。就古典樂派的具體發展來看,其在發展初期形成了三大流派,分別是以音樂大師巴赫的次子卡·菲·埃·巴赫為中心的柏林樂派、以約翰·施塔密茨為中心的曼海姆樂派和以瓦根扎爾和蒙恩為中心的早期維也納樂派。在后續的發展,維也納樂派的成果喜人,對后世的音樂發展產生了顯著的影響,所以其成為古典樂派中最為代表性的音樂流派。
就古典樂派的具體分析來看,歌劇在古典樂派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但是古典樂派的特色主要體現在器樂方面,尤其是奏鳴曲和交響曲形式的音樂上。奏鳴曲是古典派音樂中極富代表性的形式,它的呈示部中有第一、第二主題的對比,中間出現發展部,然后是兩個主題反復的再現部。曼海姆樂派在當時已經具備了完整的奏鳴曲形式,其對古典樂的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就整個流派分析來看,古典樂派名家輩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海頓、莫扎特和貝多芬。
三、浪漫樂派
浪漫樂派即浪漫主義樂派,其是繼維也納古典樂派之后發展起來的又一個對西方音樂發展產生重要影響的音樂流派,其具體產生的時間在19世紀初。藝術家的創作主要表現了對主觀感情的崇尚和對自然的熱愛與對未來的幻想。對浪漫主義音樂作品和古典樂派作品進行分析發現二者存在著明顯的差異,一方面,浪漫主義音樂承襲了古典樂派作曲家的傳統,另一方面,浪漫樂派在古典樂派的傳統上進行了創新。比如浪漫樂派強調音樂要與詩歌、戲劇、繪畫等音樂以外的其他藝術相結合,提倡一種綜合藝術,此外,浪漫樂派還提倡標題音樂,強調個人主觀感覺的表現,所以浪漫樂派的作品常常帶有自傳的色彩,作品富于幻想性,描寫大自然的作品很多。
從藝術形式以及表現方法上進行分析會發現浪漫樂派雖然繼承了古典,但是其卻有著顯著的不同,而且其夸張手法的利用比較突出。就音樂形式分析來看,古典音樂追求的是均衡完整的形式結構,但是浪漫樂派的作品卻突破了這種結構的限制,其強調的是更大的自由。浪漫樂派的聲樂作品中出現了大量的藝術歌曲,并將諸多的聲樂小品串聯起來形成套曲,如舒伯特《美麗的磨坊女》《冬之旅》等。此外,在浪漫主義表現中,和聲成為重要的工具。在浪漫主義流派發展中,積極浪漫主義和保守浪漫主義使得浪漫樂派在西方音樂史上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四、民族樂派
在浪漫樂派之后,西方音樂史上又出現了一個引領潮流的音樂流派,其便是民族樂派。該流派的出現與資產階級民族主義文化運動有顯著的關系。從民族樂派的人員構成來看,其成員屬性比較復雜,從政治角度來講,他們中有較多的激進愛國主義者,民族意識強烈。從藝術角度來講,他們主張創造出具有鮮明民族特性的新音樂。
對民族樂派的音樂家創作進行分析會發現其基本立足點是本國優秀的民間歌調,也就是說民族樂派的音樂家在創作的過程中,其主要的音樂素材是本國或者是本民族的民間歌曲與小調,利用具有民族情懷的音樂素材進行愛國主義的英雄主題的表現,可以激發本國人民參加到反抗異族統治和本國封建統治的革命斗爭中去。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東西,其越受到世人的肯定和支持。民間的歌調具有濃郁的民間文化蘊含,其包含民眾的淳樸和真誠,審美趣味高尚且獨特。利用具有大眾性的營業素材構筑音樂大廈,音樂的基礎會更加的身后,這會為音樂的成長增添活力,所以民族樂派在西方音樂史上更顯得光彩照人。
五、印象派
印象派也被稱之為印象主義音樂,其是生于19世紀末,是受“象征主義文學”和“印象主義繪畫”的影響而出現的一種音樂流派。對印象派的音樂做具體的分析發現其帶有一種完全抽象的、超越現實的色彩,是音樂進入現代主義的開端。從印象派音樂的具體表現來看,其并不通過音樂進行生活實際畫面的直接描述,而是更多地描寫那些圖畫給我們的感覺或印象,從而渲染出一種神秘朦朧、若隱若現的氣氛和色調。就印象派音樂的樂曲形式來看,其多采用短小的、不規則的形式,這種形式在表現印象音樂自由性特點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從印象主義開始,西方音樂藝術開始了一個具有根本意義的轉變。印象派音樂大放異彩,這與德彪西的努力密不可分,可以說,德彪西是印象派音樂發展的重要人物,他拋棄了浪漫主義音樂的感情因素和哲理性,著重于氣氛的渲染和表現個人對大自然的印象及感受,在技巧上大膽改革,作品調性模糊,常用半音音階和五聲音階以及不協和和弦,在節奏上也不按常規的強弱交替進行,配器上常加弱音器,注重音色的運用,常給人以朦朧、飄忽、空幻的感覺。
西方音樂流派的產生和發展與西方社會經濟的變化有顯著的關系,尤其是文化思潮對音樂流派的形成產生了顯著的影響。分析西方藝術發展史會發現,文化思潮對西方社會的藝術發展是多方面的,比如巴洛克,其不僅影響了音樂,繪畫,還影響了文學和建筑,再比如浪漫主義思潮、民族主義思潮等,其也影響了除音樂之外的其他藝術形式。可以說,西方音樂史上的重要流派形成均與社會的主流思想有顯著的關系,所以分析各個音樂流派的發展時期對于整體性認知西方文化有重要的價值。
(責任編輯:劉小紅)
參考文獻:
[1]高娜. 淺析古典主義音樂在西方音樂發展史中的意義[J]. 黃河之聲, 2017(8):68-68.
[2]孫思. 淺析高校西方音樂史教學的能力培養和創新探究[J]. 明日風尚, 2018(3).
[3]劉海濤. 淺析高校西方音樂史教學的實效性[J]. 明日風尚, 2018(8).
[4]盧驥. 淺談聲樂藝術在西方歌劇與西方音樂劇中之異同[J]. 大眾文藝, 2019(17).
[5]許穎. 西方音樂口述史應用案例——朋克音樂口述史現象及其著作的撰寫[J]. 歌海, 2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