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仰光
摘??要:初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過程是教師和學生進行教與學的雙邊活動的主要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僅會進行各項身體的練習,同時學生的思維與能力也會得到鍛煉。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把握學生的心理活動規律,了解學生的生理發育情況,并能夠依據教材內容來進行靈活教學方法的選取,通過各種教學方法來激起學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積極性的引領下在課上主動參與。本文從初中體育教學入手,主要分析了如何提高學生在體育課堂上的主動參與性。
關鍵詞:初中體育;體育教學;主動參與
初中體育課程的開展,不僅可以增進學生的健康,鍛煉學生強健的體魄,還能夠通過相關體育鍛煉來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通過開發學生的智力來鍛煉學生的各項思維能力,同時注重學生心理素質與品質情操的陶冶。在當前的初中教學中,大多數學生對于體育課程的開展重視程度不夠,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針對學生的引導就變得更加重要,如何激起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來是教師首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一、找準學生的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激發學生參與動機
學生的學習動機是激勵學生參加體育活動的主要動力,也是維持學生學習體育活動行為的主要手段。在初中的體育教學活動中,學生的學習動機比較多樣,為了直接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就需要分析學生的直接興趣。直接興趣主要是指與學習活動直接相連的,學生對學習內容或者是學習結果感興趣。直接興趣所產生的動機為直接動機,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體育活動。除了直接興趣,教師還需要考慮學生的間接興趣,也就是由學生的意志和社會需要所產生的學習動機,讓學生在意識到自己的學習使命和學習目標的前提下進行學習。這種學習興趣和直接興趣相比,更能夠保持學生的積極性,因此教師應該善于分析學生的間接興趣,將學生的直接興趣與間接興趣進行連接,讓學生明確學習的目的,掌握體育知識的重要性,同時利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來選擇與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相符合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只有激起學生的直接興趣,并將其轉化為學生的間接興趣,才能夠保證課堂教學內容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
二、注重學生注意力與專注力的培養
體育課程相比其他學科更加注重實踐,也就是學生在室外的時間可能會多于在室內的時間。在室外,能夠分散學生注意力的事物變多,學生可能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被其他事物吸引注意力。因此,教師在體育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對學生注意力和專注力的鍛煉,在組織學生注意自己口令的同時,要向學生講明鍛煉身體的重要意義,保證每節課每個動作都能夠講清楚所有的目的和要求,指出學生所需要完成動作的關鍵點,盡可能利用能夠引起學生直接注意的因素和符號來把學生的被動注意轉化為主動注意。同時,需要教師注意的一點是,如果學生在體育課上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沒有足夠的專注力,學生不僅不能很好地掌握本節課所學的內容,或者是具體動作和技能的關鍵點,而且還特別容易受傷。為了學生的安全與健康,教師必須要注重學生專注力和注意力的培養。
三、重視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
師生之間的互動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是保證體育課堂教學活動有效開展的前提。在根據學生的興趣和愛好所設計的教學活動中,如果課上學生的參與度不足,教師就需要分析自己是否在互動方面做得不夠,通過與學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來得到學生的意見和建議。初中體育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塑造學生健康的體魄,并不是要求學生對技能的掌握多么精確,對動作做得多么到位,而如何保證學生在體育學習的過程中獲得了成長,獲得了身體和心靈上的雙重鍛煉。這是需要教師收集學生對于課堂的反饋的。教師需要了解學生對于課堂上體育活動的真正看法,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同時了解學生參與度不足的內在原因。例如,在講解有關體育安全知識時,教師在隨機提問的過程中需要了解學生對于自身安全措施的了解,對于著裝、飾品、運動鞋的選擇是否能夠牢固掌握。在明確學生的學習進度后,順著學生回答的內容進行引導,讓學生能夠更加全面地說明情況,在為學生增加知識量的同時,也體現出了師生之間的互動。
總之,為了加強學生在課堂上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主動參與性,教師應該樹立正確的課程教育理念,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通過多種教學方法的靈活使用來為學生塑造一個生動活潑的學習環境,充分注重學生的直接興趣、間接興趣,激發學生的參與動機,注重學生注意力與專注力的培養,讓學生能夠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保持高度的專注,最后合理利用與學生在課上的互動,讓學生與課堂教學活動融為一體,真切地讓學生感受到體育活動中的樂趣。
參考文獻:
[1]王怡.?探析初中體育教學中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的有效策略[J].當代體育科技,2018,8(17):54-55.
[2]王依龍.?初中體育教學提升學生主動參與性策略探討[J].學周刊,2018(19):165-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