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聲樂表演專業是我國高校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高校教學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現階段,我國高校在聲樂表演專業教學過程中過分注重對學生進行發聲技巧的灌輸,忽視了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導致學生審美能力較為薄弱,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對學生的全面發展造成了一定的阻礙。本文從審美能力培養在聲樂表演專業中的重要性入手,對現階段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中的不足進行了細致的梳理,并提出了幾點應對策略,以期能夠為高校教師提供些許參考。
【關鍵詞】聲樂表演專業;審美能力;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4-0140-01
【本文著錄格式】邢立珂.試論聲樂表演專業的審美培養[J].北方音樂,2020,02(04):140,152.
引言
現階段,我國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還存在較多的不足,審美培養工作開展進度較慢、質量較差,導致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水平偏低,嚴重影響著學生的全面發展。目前,部分高校已經認識到了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并積極采取措施進行應對,也取得了一些成績,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水平。但是,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我國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中仍舊存在較多的不足,工作還有較大的改進空間,仍需進一步改進。因此,對聲樂表演專業的審美培養策略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一、審美能力培養在聲樂表演專業中的重要性
音樂作品自身隱藏著較高的藝術價值,這種價值最佳的體現方式便是聲樂表演,演唱者通過聲音與音樂的完美結果能夠帶給聆聽者較為震撼的聽覺感受,進而提高聆聽者對音樂作品的認同感。在教學過程中,對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審美能力進行培養能夠幫助學生很好地了解音樂作品的內在含義,幫助學生掌握音樂作品的創作背景,進而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確保學生能夠在充分了解音樂作品的基礎上進行表演,確保在表演過程中能夠向聆聽者全面細致地表達出音樂作品的內在含義,提高聲樂表演的水平[1]。
二、現階段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中的不足
目前,我國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存在一定的思想誤區,對審美培養的了解較少,并沒有認識到審美培養的重要作用及意義,在教學過程中不能合理地分配技能教學與審美能力培養所占的比重,導致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整體質量較低,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這種教學模式下,教學內容較為單一,課堂教學枯燥無味,聲樂表演專業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較小,學生會對教學工作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進而加大聲樂表演專業的教學難度,影響了教學的進度及質量[2]。
三、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策略
現階段,我國高校在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審美能力培養方面還存在較多的問題,審美能力培養工作開展的效果并不理想,學生的審美能力得不到顯著的提升,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高校教師應積極轉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對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工作給予足夠的關注,并在實際工作中加以體現,保證學生能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進而促進審美培養工作效率及質量的大幅提升。
(一)加強審美意識的培養
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是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的重點和關鍵,高校教師應給予足夠的關注。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往往只是被動地接受知識的灌輸,審美意識較為薄弱,對審美培養工作的開展存在一定的抵觸心理,片面地認為審美培養只是對時間及精力的浪費,對審美培養的意義了解不夠充分,這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審美培養的難度。因此,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始終保持較高的熱情,進而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來,實現審美能力培養效率及質量的大幅提升。
(二)營造審美培養氛圍
高校應在對聲樂表演專業學生審美能力進行培養時應注意營造良好的審美培養氛圍,為審美能力培養打下良好的基礎,確保審美培養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高校在實際工作中應加大對審美能力培養工作的宣傳力度,在校園內部建立起良好的氛圍。在教學過程中,高校教師應注意對信息化技術的應用,提高審美培養工作的趣味性,使學生對審美培養充分期待。而且教師應注意對教學內容的選擇,確保教學內容符合我國實際情況及學生的接受能力,確保教學內容選擇的科學性及合理性,進而促進審美培養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3]。
(三)注重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
聲樂表演要求學生能夠在掌握音樂作品演唱技巧的同時充分了解音樂作用的內在涵義,并在演唱過程中加以體現,進而引發聆聽者情感的共鳴。因此,高校應注意對聲樂表演專業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切實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能力,進而幫助學生更好地演唱音樂作品。對學生欣賞能力進行培養能夠幫助學生了解音樂作品的背景及創作人員的生平,加深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進而實現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幫助學生更好地開展聲樂表演[4]。
(四)教師應重視審美理念的應用
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的審美培養是一項長期的工作,教師不能盲目追求審美培養工作的進度,在教學過程中應高度重視審美理念的應用,進而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及學習狀態進行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對教學工作進行改進,提高審美培養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審美培養過程中來,降低工作開展的難度,提高工作開展的水平。
(五)教師應注意提高自身綜合素質
教師及學生是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的主體,教師自身素質直接影響著審美能力培養工作的進度及質量。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明確自身在審美培養中扮演的角色,注重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確保自身能夠勝任審美培養工作的需求,促進審美培養工作的高效、有序開展。在實際工作中,教師應注意對自身審美能力及教學能力的,確保自身對音樂作品有著深刻的理解,并能夠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用,進而加快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工作的進度,提高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工作的質量[5]。
四、結論
綜上所述,審美培養是聲樂表演專業教學工作不可或缺的內容,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但是,目前我國部分高校對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的重視程度較低,并沒有充分認識到審美能力培養在聲樂表演專業中的重要性,聲樂表演專業中審美培養效果并不理想。新形勢下,高校應積極轉變自身思想觀念,明確以往聲樂表演專業審美培養中存在的不足,通過加強審美意識的培養、營造審美培養氛圍、注重對學生欣賞能力的培養等手段對審美培養工作進行改進,切實提高審美培養水平,促進聲樂表演專業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陳進.新形勢下高等藝術院校聲樂表演專業教學改革與創新問題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34):34-35,48.
[2]彭青.基于“學、訓、教、演”模式一體化創新應用型聲樂表演人才的培養——以無錫太湖學院音樂表演專業為例[J].戲劇之家,2018(23):147-149.
[3]楊靖.音樂治療對聲樂表演專業學生“表演焦慮”心理干預的實證性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33(16):51-53.
[4]宋璐.從歌劇《傷逝》《紫藤花》復排中的創新性看當下聲樂表演專業的教學改革[J].黃鐘(武漢音樂學院學報),2017(3):132-136.
[5]楊霖希.高職高專聲樂表演專業“女聲表演唱”特色課程的教學探索及課程實踐[J].黃河之聲,2017(3):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