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階段的音樂教育越來越被重視,為了促進學生德智體全面發(fā)展,更多教師開始研究利用音樂教學來促進學生情感成長,以加強學生對音樂的感悟。本文針對小學音樂教學中落實情感教育的重要性進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具體的實施策略。
【關鍵詞】小學階段;音樂教學;情感教育;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5-0180-01
【本文著錄格式】王亞珍.如何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有效落實情感教育目標[J].北方音樂,2020,03(05):180,182.
音樂是一門富有情感的、充滿審美情趣的學科,利用音樂教學來實施情感教育,能夠培養(yǎng)學生對生活、對社會的獨特感知,通過情感共鳴來促進學生對生活更加真實的認知,從而激發(fā)他們對音樂的興趣。因此小學音樂教育要摒棄傳統(tǒng)填鴨式的教學模式,除了要重視技巧的培養(yǎng),還要通過審美教學,讓學生了解音樂的情感性,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一、創(chuàng)建有效的音樂意境,陶冶情操
音樂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傳達感情,對傾聽者、演奏者都能夠產(chǎn)生較強的情緒感染效果。音樂的旋律、節(jié)奏、詞曲等都是表達情感的重要工具,能夠讓人們的心靈和情感情不自禁地受到震撼、觸動。積極的音樂不僅可以激發(fā)人們心中的美好情感,還能為迷茫的人們指引道路。音樂教學以情感教育目標為基礎,可以有效傳遞積極的道德價值觀念,提升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陶冶情操。
要落實情感教育,教師必須要對課堂教學進行正確引導,讓學生可以從積極的、向上的角度去感受音樂,從音樂中獲得力量和精神。因此,在進行音樂教學時,可以利用眾多背景相似的音樂來創(chuàng)造一個濃厚的意境和氛圍,把學生的思想和情感迅速代入到課堂學習中,去感受這個意境所傳達出來的情感。比如在學習《可愛的動物》這個章節(jié)時,在欣賞歌曲《頑皮的杜鵑》《賽馬》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小動物的動畫短片,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鼓勵大家思考,還有哪些有關小動物的歌曲,讓學生大膽唱出了,并要給予充分地肯定和贊揚。再引導學生從歌曲和這些短片中提高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培養(yǎng)學生的憐憫之心,促進其在生活中能夠友好對待動物。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做一些有效延伸,比如播放一些國家稀有動物的相關介紹,從小讓學生樹立對動物的保護意識,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比如在學習《愛祖國》這個章節(jié)時,可以多尋找一些愛國之歌,展示一些中國從崛起到發(fā)展的短片,讓學生去感受作為中國人的驕傲,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之情。
二、提升教師的專業(yè)水平,因材施教
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素養(yǎng)直接決定了教學過程的有效性,對學生的學習和品德有著重要的影響。學校要提高音樂教師的聘用門檻,重視教師的專業(yè)技能和知識,教師要不斷的學習,保持學習的狀態(tài),積極主動去學習新的音樂技巧和教學方式,針對時代的潮流和發(fā)展來改革自己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加強對學生道德品質培養(yǎng)的重視程度,以情感教育為教學目標,深入探究歌詞的意境。對于高年級的學生來說,對許多歌詞的了解程度已經(jīng)有了較大的提升,教師也要利用這個優(yōu)勢,挖掘歌詞中積極向上的內(nèi)容,靈活運用到情感教學中。
比如在學習《小鳥小鳥》時,教師先教學生學唱歌曲,然后利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小鳥非常喜愛的地方,比如郁郁蔥蔥的樹林,里面有綠樹、鮮花、清泉,讓學生一邊演唱,一邊想象如果自己是一只小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是不是非常開心。接著教師可以針對歌曲中的歌詞“小鳥們多門向往那只有綠色、鮮花、清泉的好地方”,以此來作為情感的鋪墊,引導學生來思考,為什么小鳥們是向往,而不是真正擁有這種生活呢?人類的存在對小鳥有什么影響?然后播放一些有關環(huán)境污染的圖片、短視頻,讓學生觀看后,說出自己的感受,并提問,如果你們是小鳥,愿意在那種環(huán)境下生活嗎?很多學生都說不愿意,從而引入環(huán)境保護知識,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保護環(huán)境的意識。
音樂教師也要正視學生的不同特點。例如不同年齡的學生,心理特點、理解能力和思維模式都不相同,在音樂的學習上對音樂的理解和感受都會因為自身的經(jīng)歷、體驗等有所差異。因為音樂與人的思想和精神是緊密相連的,通過聲音傳到耳朵中,直擊心靈,并回蕩在腦海中,影響人們的思維,啟發(fā)人們?nèi)ハ胂蠛蛣?chuàng)造。聽音樂能夠引發(fā)人們的回憶、聯(lián)想、想象,落實情感教育,在教學中引進科學的方式,能夠有效開發(fā)小學生的大腦,挖掘他們的潛能,促進其智力不斷發(fā)展。而且小學生的各方面都還處于待開發(fā)的階段,音樂教育可以起到良好的啟蒙作用,通過對學生情感、思想的牽引,來提升理解力,并鍛煉其思維能力。通過引導學生不斷聯(lián)想音樂畫面,來培養(yǎng)創(chuàng)造意識。
三、擴寬情感教育的渠道,全面發(fā)展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學習情況,主動去了解學生的困難,不能自顧自地按照教案教學,而是要針對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調整教學方案。在實施情感教育的過程中,教師也要尊重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對學科的延伸來強化音樂的育人作用。將音樂和美術學科結合起來,達到視覺和聽覺的高度融合,從而從多方面來調動學生的感官。
比如在學習有關《春天》的歌曲時,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習的歌曲來描繪一幅春天的景象,讓學生在聆聽歌聲的過程中,帶著愉悅、放松的心情繪制美麗的春景,引導學生大膽想象,豐富圖畫的內(nèi)容,從而將形象的作品與音樂結合起來,提高學生對音樂作品的感受能力,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通過這種學科的延伸,還能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興趣和愛好,促進其能夠健康成長,提高自身的情感體驗,樹立正確的價值觀。比如在學習有關舞蹈的歌曲時,可以引導學生根據(jù)視頻來學習一些舞蹈動作,讓學生感受音樂里面的情緒,如何用肢體語言表達出來。或者鼓勵學生根據(jù)歌曲進行即興創(chuàng)作,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鍛煉學生的思維,促進其身體協(xié)調發(fā)展。還能有效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提高課程的教學效果。
除此之外,音樂教師也要注意通過教學內(nèi)容的拓展幫助學生全面發(fā)展,構建完整的人格。音樂的發(fā)展一直在歷史的場合中占據(jù)了重要的位置,與人們的心情、情感、精神、道德等都是息息相關的。情感教育的滲透,實際上就是將音樂中的真情實感傳達到學生腦海和心靈,讓他們可以深入、正確地感受音樂所描繪出來的各種形象,包括大自然、豐富的感情、偉大的人物等,從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比如在學習《愛祖國》這個章節(jié)時,通過對《只怕不抵抗》《紅旗頌》以及《救國軍歌》等歌曲的欣賞,可以讓學生感受到那些為祖國做出貢獻甚至是付出生命的英雄形象的偉大精神,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在精神上受到鼓舞,培養(yǎng)學生對祖國的熱愛之情,從小就樹立奉獻社會、奉獻國家的愛國意識,從而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小學音樂教學是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內(nèi)容,學校要重視音樂教學,要以情感教育為目標,挖掘音樂中各方面的情感因素。教師也要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技能,根據(jù)小學生的成長特點,豐富教學方式,引導他們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加強情感體驗,豐富自身的精神世界,促進其道德品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元元.以情感人盡情歌唱——淺析小學音樂教學結合情感教育的策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5).
[2]李立婷.小學音樂教學實踐中情感教育的巧妙滲透分析[J].戲劇之家,2018(10).
[3]王迎春.情感教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滲透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