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黎
摘 ?要:為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體育教學價值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體育教學價值主體由關注社會轉向學生,指向學生的身心發展。這就要求我們要對影響學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向的因素進行探索,并建立合理的價值取向,最終實現學校體育教育的真正價值。體育教學價值取向不僅應貫徹執行健康第一這一主要指導思想,還應貫徹執行快樂體育、終身體育、成功體育等指導思想,從而促使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
關鍵詞:體育價值;體育教學;價值取向
一、現代小學體育教學價值取向產生的偏差及原因
在我國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向研究中,小學體育教學價值取向產生偏差的因素在于:(1)受傳統體育體制的影響學校對體育課的投入和重視度與其他學科相比還不夠,在制度和物質上限制了體育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2)受傳統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體育教學千篇一律地采用“灌輸式”“放羊式”的教學方法,部分學校形式化傾向嚴重;(3)受傳統體育教學方法和目標的影響,體育課的教學目標只是定位于當前的需求上,忽視了終身體育這一最高教學目標。學校體育是基礎,我們不能只看重學生在校期間各項能力的提高而忽視將來社會發展的需要;(4)受傳統體育教學思想和應試教育的影響和束縛,我國的學校體育教學過分重視競技運動的技能訓練,而忽視增強體質與健全人格的培養,導致我國的學校體育教學出現了為競技而教學的現象。
二、形成正確體育教學價值取向的對策
作為有價值的活動方式,體育的顯著特征在于它是一項針對保持和發展人的活動力的活動。它的價值首先在于以最好的方式形成和發展運動技能和身體能力,增強人的體質,優化人的生長發育,改善人的健康狀況。
體育教學是一個教育過程,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向是多元化的,片面強調其中一種體育教學價值是不科學的,是對體育教學價值認識的不完整。
1.貫徹正確的體育教學思想
在進行體育教學時,要貫徹落實“健康第一”“以人為本”“快樂體育”“終身體育”等指導思想,切實加強體育教學工作,為學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向制定出明確的向導。教學內容要以激發學生的體育興趣,發展學生的基本技能為手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練習為主線,領悟為目的,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和堅持課外鍛煉的良好習慣,增進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的全面協調發展,為終身體育打好基礎。
2.形成正確的體育教學內容
體育教學活動是學生在身體運動性體驗和內心情感性體驗的基礎上,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的情況下才能達到育體、育心的目的。體育教學內容作為體育教學的實質性要素,需要不斷的更新,構建科學的體育教學內容體系,理論教學應緊扣當前體育教學內容的基礎和未來體育發展趨勢,滿足學生渴望了解體育新知識的需要,從生理和心理方面,體育理論要滿足學生對體育的認識。在體育教學內容的選擇上要從學生實際出發,靈活應用有限的條件,積極引進滿足學生興趣的教學內容,在原有科學鍛煉身體的基礎上,增加相應的衛生與健康保健、康復、心理健康等方面的知識來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自我保護和康復保健水平,促進學生的自我發展和自主發展。
3.建立正確的體育教學目標
體育教學目標,是學校體育教學的關鍵因素,標志著學校體育教學實踐所要達到的育人方向和培養標準的預期結果,是學校體育教學的出發點和歸宿。體育教學的最終目標是為了把所學的體育知識運用于以后的社會生活中,適應社會的發展。體育教學目標是為了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培養學生個體自覺從事體育運動的興趣、態度、習慣和能力,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掌握與體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和提高競技運動技能增強體質與健全人格。因此,體育教學目標既要尊重和滿足學生的個體需要,又要想著體育教學的健康價值、實用價值方向努力,使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發揮最大的功效。
4.優化體育教學過程
體育教學過程作為一種師生共同參與的活動過程,教師應該明確學生的發展與社會適應的目標是一致的。有效的體育教學價值取向的形成的關鍵在于體育教學過程的優化,體育教學過程優化的根本在于體育教師的“善教”。因此,這就要求體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創設良好的體育教學情境;營造民主開放的體育課堂氛圍;建立良好的師生人際關系。努力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以學生活動為主體性,從學生主體特征、主體需要、認知特點出發,讓學生自己認識的途徑方法,指導學生在體育實踐中的理解、掌握和應用一定的體育學習
5.奠定終生體育的思想
學校體育教育是為終身體育打基礎的前提。通過體育與健康課程的改革,適當調整教學內容,突出體育的教育性、健身性、娛樂性、終身性、實用性和可接受性,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態度,形成終身體育觀,為終身體育奠定基礎。使學生學會學習體育相關的理論知識,形成正確的運動技能,并能養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為終身體育觀奠定良好的基礎。
三、建議
無論從學校教育還是從體育自身的本質要求來看,為適應社會的需求,滿足學生的需要,我們要切實以符合學校大綱要求為前提,滿足學生主體的興趣和愛好為中心,考慮學校現有環境為重點,努力創設民主、文明的教學氛圍,以提高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興趣與愛好;建立融洽的師生人際關系以提高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積極舉行學校競賽活動以培養學生抵抗挫折的能力;廣泛開展各項體育活動以增強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以通過學校體育教學力求使學生增強體質與健全學人格并重、掌握運動技能、體育文化理論知識和安全、衛生、保健、健康等方面的知識,從而有效地促使學生身心的全面、健康、持續和諧發展,樹立終身、健康體育的體育價值觀。
在未來的社會發展和教育形勢下,學校體育教學的價值取向應進一步貫徹落實“以學生發展為中心”“以人為本”“健康第一”“快樂體育”等指導思想,并在此基礎上對學生的心理健康給予足夠的重視;注重學生的個體發展差異,提高學生的體育文化素養和審美水平;注重培養學生參與體育鍛煉的自主意識,促進其“終身體育”思想的形成和確立,養成自覺鍛煉的良好習慣,著力構建家庭體育、學校體育和社會體育三者之間相互協調與配合,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最終確立正確的終身體育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