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曉琴
摘 要:信息技術作為一門與時代發展緊密相關的教學科目,對于培養學生的整體素質和全面學習意識有著重要意義。但是由于學生在課堂上積極性不夠,會為教師帶來教學壓力,對課堂效率有所拖累,為了改變這種狀況,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當采取課堂互動的教學方式。課堂互動可以有效地改善師生關系,對課堂內容知識的傳授教學有著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互動;激發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強化知識理解
隨著時代的發展,教育的進步,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不適合當今學生的學習特點,結合新課改,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學習意識,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都要求教師在教學方法上做出改變。課堂互動作為有效的一種教學方式,本文筆者結合多年教學經驗,針對課堂互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做出如下探討,希望能為廣大教師帶來啟發。
一、激發學習興趣
在當今的教學環境下,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大影響著學習效率,作為教師,通過改善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是勢在必行的。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最好的基礎,以知識點為目標,以興趣為動力,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構建師生良好教學關系。課堂互動對于活躍課堂氣氛,深化師生溝通交流,都起著重要的作用。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改變傳統的師生關系,樹立平等的教學關系,在教學中教師應當融入學生集體,與學生打成一片,從而帶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產生學習欲望。
例如,在進行“文件的下載”這堂課時,在課堂開始時,我先通過預設場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網絡上的文件林林總總,如何把這些文件變成自己的?”在學生回答要通過文件的下載之后,給予學生肯定的鼓勵,開始進行這堂課的學習。在進行教學舉例之后,我鼓勵學生自行操作網絡下載,產生學習興趣,隨之帶動學習欲望,將下載的過程投影在屏幕上,并將下載的結果文件進行分析,我給學生們講解后綴名的含義和代表內容,并將下載途徑等擴展知識內容為學生進行講解。這堂課的目的是與學生進行互動,幫助學生參與到學習活動中去,引導學生達到學習目標。整體上來看這堂課十分成功,不僅達到了基本的學習目標,也為學生的視野做了拓展。
二、活躍課堂氣氛
由于課程安排,信息技術課到整體課堂氣氛需要教師的引導來變得活躍。活躍的課堂氣氛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知識的接納鋪平了道路,改變傳統的師生教學關系,確立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幫助學生以主人翁的態度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去吸收知識,拓展視野,提高全面素質。當學生的積極性被激發之后,學生會有迫切的表現欲,希望自己的思想可以被承認、被接受,教師應當有效地把控課堂,掌握課堂節奏,確保課堂的秩序。
例如,在進行“信息及其特征”這堂課的學習時,我靈活運用師生互動這一教學方式,課堂開始時對學生進行提問,“信息充斥在我們的生活中,像空氣一樣必不可少,大家能舉一些例子嗎?”通過提問的方式帶動學生參與到課堂中,在學生回答完畢之后對他們的回答表示肯定,并引領學生的思維向更深層次過渡,延伸到信息與載體之間的關系,從而順利地進行知識點的講解?!靶畔⒉荒苊撾x載體而單獨存在。”隨后延伸到信息的作用,和信息的價值。通過與學生互動將所有的知識點連貫起來,脫離課本進行自己的思路,保障課堂的連貫性,使得學生的興奮一直保持在一個可控的程度。
三、強化知識理解
信息技術作為專業性較強的學科,與學生的學習特點稍有出入,在學習時會產生一定的學習壓力,對知識的理解也會存在一定的難度。教師應當注意對學生的引領,教學是一個溝通交流的過程,通過多種形式開闊學生的眼界,拓展學生的思維,提升互動交流的層次,在交流過程中,師生雙方應當發揮各自的特長,教師應當主動引領學生,對學生進行啟發,學生應當主動學習,變被動接受為主動吸納,從而推動教學的進行。
例如,在學習“文本信息加工”時,在這堂課開始前,我明確溝通與合作是這堂課的主題,因為這堂課的學習難度較大,知識點相對難以接受,傳統直白的講解,學生會產生一種聽天書似的感覺,也無法產生有效的互動。輕松的學習環境和平和的心境是良好交流互動的前提,在課堂上,我邀請學生參與到文檔編輯中來,一起做一篇關于體育課投籃命中率的計算統計表達。在信息收集過程中,學生獲得了充足的參與感,這為后續的編輯打下良好的基礎,為了提高知識理解與技術應用能力,我鼓勵學生制作出多種多樣的文檔,在制作完成之后進行展覽共享,展覽過程其實也是對知識的復習過程,通過看到的結果帶領學生去分析制作過程,幫助學生建立良好的學習體驗過程。這對后來學生的計算機應用和操作技術的提高都有著積極意義。學習工作中,計算機是必不可少的,現在的學習彌足珍貴。
總而言之,課堂互動教學作為教師教學過程的有效手段,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提高學生學習主動性的作用,對于新型師生關系的建立和鞏固也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教學的意義在于溝通,所以建立良好的課堂互動是教學順利進行的有效保障。
參考文獻:
[1]鐔正聰.淺析高中信息技術課堂互動化的實現[J].學周刊,2018(36).
[2]鐘子揚.互動式教學法在高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