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華
摘 要:初中物理知識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因此物理老師在開展物理知識教學時總會感到乏力。為了更好地保證初中物理知識的教學效果,物理老師可以采用問題驅動課堂的方式開展教學,以促進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和理解。本文即是從創設問題情境、問題貫穿課堂和問題實驗探究三個角度,對問題驅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進行論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問題驅動;初中物理;教學應用
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推進,初中物理教學的方式與方法均發生一定程度的轉變,其目的便是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對初中物理知識的學習與理解。傳統的物理知識教學,以老師的知識講解為主,這種教學方式不僅乏味,而且還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對此,初中物理老師需要轉變自身的教學理念與方式,通過問題提問的方式開展教學,以引導學生不斷進行思考,進而使得學生通過自己的思考獲取知識,以此加深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與掌握。筆者結合多年的教學經驗,針對問題驅動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深入地進行分析和總結,認為想要做好初中物理問題驅動教學,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做起。
一、創設問題情境
所謂創設問題情境,指的是物理老師在開展初中物理知識教學時,其不能直接性地向學生提出問題,這不僅不利于學生了解老師所要講述的知識內容,而且還會增大學生的理解難度,此時其可以通過將問題進行情境化轉化的方式進行提出,既能夠容易為學生所接受,同時又能夠促進學生以思考。
例如,在教學“聲音是什么”一課時,物理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老師說話你們能聽到嗎?”學生:“當然能聽到。”老師:“為什么大家能聽到呢?”學生:“因為我們有耳朵,本來就可以聽到聲音。”老師:“耳朵又為什么能夠聽到聲音呢?聲音又是什么?”學生:“耳朵里面有耳膜,聲音是通過耳膜傳遞過來的。”老師:“那耳膜又是怎么能夠接收聲音的呢?聲音又是怎么從口中傳出的呢?”學生:“不知道。”老師:“大家在自己說話時,試著摸一摸自己的喉結,看看與不說話有什么不同。”學生:“喉結在振動。”老師:“這二者之間存在著怎樣的聯系?”學生:“聲音通過振動傳出,并且也是通過振動接收。”老師:“究竟是不是呢,我們通過今天的課程學習來一探究竟。”
二、問題貫穿課堂
所謂問題貫穿課堂,指的是初中物理老師在開展問題教學時,其在通過創設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課前導入之后,便要繼續以問題提問的方式進行物理知識教學,以此不斷促進學生思考,進而實現其對物理知識的全面學習與理解。然而,問題貫穿課堂與創設問題情境不同,其相關問題的提出需要具有一定的邏輯性,以此不斷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和學習物理知識,進而保證學生的學習效果。
例如,在教學“熔化與凝固”一課時,物理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剛才我們已經講述了熔化與凝固的具體含義,你們對此真正體會了嗎?”學生:“體會到了。”老師:“那誰能舉出一些生活中關于熔化與凝固的例子呢?”學生:“冰變成水,水變成冰。” “鐵變成鐵水,鐵水變成鐵。”“蠟燭在加熱后變成液體狀態,冷卻后又恢復到固體狀態。”老師:“很好,這說明同學們對熔化和凝固的概念已經基本掌握了,那同學們再思考一個問題,熔化與凝固的過程中存在能量變化嗎?”學生:“存在。”老師:“為什么這么確定?”學生:“因為物體在熔化以及凝固的轉化之間并不能直接進行轉化,而是需要加熱或者降溫。”老師:“那熔化是需要吸收熱量還是需要釋放熱量呢?”學生:“吸收熱量。”老師:“怎么斷定的?”學生:“鐵變成鐵水需要經過高溫的煅燒方可實現,所以其過程需要吸熱。”
三、問題實驗探究
所謂問題實驗探究,指的是物理老師在開展物理知識教學時,其不再通過知識講解的方式進行教學,而是通過實驗探究的方式進行教學,但是實驗探究并非要由物理老師的演示進行,而是在物理老師提出問題之后,引導學生自主通過實驗挖掘答案。這不僅有利于幫助學生準確學習和了解物理知識,而且還能夠鍛煉和培養學生們的動手操作能力。例如,在教學“光的折射”一課時,物理老師可以咨詢學生:“同學們,我們已經知道,光是沿著直線傳播的,那么它是始終沿著直線傳播嗎?”學生:“是的。” “不一定。”老師:“看來同學們并不是很肯定自己的看法。那么我們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進行探究一下,怎么樣?”學生:“可以。”此時物理老師可以根據學生們的思路為學生準備相應的實驗器材,以支持學生們的實驗,進而保證學生通過實驗探究最終的答案。
總而言之,初中物理問題驅動教學不是一件簡單、容易的事情,其不僅需要物理老師先以問題情境的方式進行課前導入,而且還要對課堂問題進行設計,以使得問題能夠始終貫穿課堂,從而保證學生的持續思考。此外,物理老師還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的方式引導學生自主進行知識探究,以保障學生對知識學習的效果和質量。
參考文獻:
[1]王革,張莉敏,張乙,齊海燕.問題導向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研究與實踐[J].科技視界,2019(32):173-174.
[2]張向東.問題導向式學習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運用[J].教育革新,2019(10):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