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家春
摘 要:由于初中學生正處于青春期,身體快速成長,體育教育對于改善他們的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至關重要。當時教師在實際的課程開展中需要能夠避免體育項目陷入到無聊和重復的訓練。否則,學生很容易對體育課程失去興趣。因此教師可以在課程中添加體育游戲等趣味化的內容,以讓學生能夠充分享受體育領域的魅力,增強體育健康,促進其全面均衡地發展。
關鍵詞:趣味教學;初中體育;應用策略
隨著國民經濟和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新時期的教育蓬勃發展。新的課程標準積極地促進了素質教育,但是當前的教育仍然存在著一個側重于知識教育的問題。體育是提高學生身體素質,促進全面發展的責任。但是學生在現階段過于沉迷于手機等現代化的媒體,很難對體育課程進行有效的訓練。因此本文從趣味化教學出發,對于體育課程進行全面的探討。
一、小組合作學習,強化團隊協作
體育通常與競技性較強的活動有關,但是其中許多的運動并不能完全挑戰學生的個人技能,而是更多專注于考驗同伴之間的相互幫助,其內在合作和良好的團隊合作能力是成功的關鍵。合作學習使學生在健康的比賽中充分感受到團隊的力量,這將極強地增強團隊的凝聚力,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調動學生的競爭熱情,并讓學生在合作培訓中找到運動的樂趣。對于一些身體素質和運動能力都很好的學生隊,應該主動幫助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較弱的學生。教師在這一過程之中更應鼓勵學生互相幫助克服困難,以此實現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
例如,足球是一項需要團隊合作的運動,老師根據學生的實力來組建幾支足球隊,學生可以自由訓練1~2周。讓所有學生提高足球技能。然后在教師的組織下,讓不同的足球隊之間進行比賽。一般而言,成績較為優異的小隊,基本上團隊協作性較強,因此教師可以趁機進行總結,將團隊意識灌輸到學生的腦海之中,這樣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會主動幫助身體機制較差的學生進行練習,以此實現學生之間的共同進步,也能夠讓學生明白集體的力量,促進學生身心方面的健康發展。
二、關注學生心理,開展情感教學
初中階段的學習是學生人生中的一個特殊而重要的轉折時期,在這期間初中學生的身心快速成長,情緒也逐漸多變而豐富,時而敏感時而叛逆,由于他們的心理發展不成熟,需要教師的準確性指導。在另一方面,他們渴望像成年人一樣行事,控制自己的行為和選擇。如果總是在體育教育中采用強制性氛圍來要求學生進行指導學習,那將不可避免地強化學生的反叛思想,很容易取得適得其反的效果。因此,對于中學生體育鍛煉,教師不僅應關注身體與體能方面的健康發展,還應關注心理特征和情緒變化。對于體育運動項目的選擇需要盡可能基于學生的興趣,選擇適合初中學生年齡和個性的運動。
例如,在體育課中,短跑接力賽是很常見的事情,除了消耗很多耐力之外,學生還需要集中精力。因此對學生進行反復短跑接力賽練習,會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感到身心疲倦和無聊。因此,老師在訓練過程中應始終觀察學生的表現,如果發現學生在體育項目的練習中出現疲倦情緒的時候,教師應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和適當的休息,以放松學生的身心。教師可以播放學生喜歡的音樂來調整自身練習的情緒。并且教師還可以及時地組織相關的體育游戲,來幫助學生進行放松,以便更好地針對體育項目進行練習。
三、共同參與項目,促進師生關系
在傳統體育教育中,課程活動主要由教師示范,然后布置相關的任務,然后再由學生自我實踐和教師指導組成,這種教學模式使他們無法展示自己的個性,并且不能將學生置于教學活動的主要位置。這樣的課程是枯燥的,也與學生自身的興趣相違背,所以學生通常很少參與其中。另外,在學生完成體育項目之后,老師進行有效評價,因為教師更多只是知道學生進行鍛煉,并且很少總結和評估學生的訓練情況。所以為了更好地激發學生的熱情和勝利,老師在制定培訓任務時需要能夠考慮每個學生的運動技能,實現有教無類,根據個人情況設定具有挑戰性的目標,并與學生競爭在克服和實現目標的過程中,教師也可以親自參與到課程之中,與學生打成一片,以此更高地指引學生針對課程內容進行有效的學習。
例如,籃球投籃是一項非常困難的運動。在解釋了基本的運動技巧之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身高、性別和能力來不同地設置相應的距離和規定命中率,然后進行練習。在課程進行中,教師需要能夠強化課程中的互動性,讓學生能夠更為積極地進行練習。同時在課程結束時,我們將確認學生在課程項目練習中的表現,表揚在課堂上完成挑戰的學生,并鼓勵未成功的學生,讓學生能夠樹立起對于體育運動的自信心,實現學生的有效鍛煉。
綜上所述,在初中階段,教師需要能夠就趣味化的內容在課程中進行全面的教學規劃與設計,以此幫助學生實現自身身體素質方面的發展與進步,實現學生身心方面的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居靜艷.初中體育教育中游戲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文存閱刊,2019(18):52.
[2]王上多.淺析初中體育教學多樣化與學生體育興趣的培養[J].讀與寫,2019,16(3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