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書靜
摘? 要:生物學課程理論與綜合實踐課程理論雖有不同,卻也有倡導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等相同之處。因此,兩個課程的理念完全可以進行有效整合,并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去相互滲透。
關鍵詞:高中生物;綜合實踐;教學;基因
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理論、師資培訓、評價等領域到目前為止,雖均有國內生物教育界的學者們涉獵,但綜合實踐與學科整合的研究的這片領域卻鮮有人跡。而筆者認為只有對“綜合實踐與學科課程理念的整合”,才能夠讓學校的課程要求得到滿足,從而進一步使得《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得以落在實處,讓高中的新課程實驗得以更深一步發展。為了讓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得到開發,在高中日常的生物課堂上,教師們應自主對綜合實踐理念在資源開發、探究活動和問題解決的幾個方面進行有序的重組。接下來,人教版必修二第三章第四節“基因是有遺傳的DNA效應”一節,將被筆者作為例子,用作于綜合實踐理念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整合實踐的展示中。
一、“課程”、“實踐”之間存在的異同與聯系
第一,在注重與學生生活聯系的基礎上,對課程資源進行開發和利用。第二,使生物學基本規律、現象、事實能夠被學生理解,讓發生在學生身邊的生物學現象得到一個合理的解釋。讓在課堂上所學到的科學知識,能夠被學生合理地運用于社會與個人生活中。第三,高中生物學教學要讓每個學生通過努力達到必修模塊的基本要求,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要給所有學生提供同樣的學習機會,高中生物學教育水準的降低和面向全體學生絕不等同。以上便是高中生物學課程的理論。
綜合實踐課程中包括的理論涵蓋三個方面:第一,綜合實踐的本質是基于實踐性學習,重點是關注學生學習方式變革,引導學生掌握探究的方法。第二,綜合實踐活動的實施,強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活動內容的結構、層次和過程。第三,綜合實踐活動,注重學生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向素質教育看齊。
在對比中,可以發現生物學課程理論與綜合實踐課程理論雖有不同,卻也有倡導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等相同之處。因此,兩個課程的理念完全可以進行有效整合,并在學科教學過程中去相互滲透。
二、綜合實踐理念在高中生物課堂教學的實踐
(一)在高中生物課程資源開發中的教學實踐
在資源的有效開發上,高中生物教學活動擁有最權威、范圍最廣的資源,包括標準的高中生物教科書、參考書、相關論文等等。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通過因材施教等教學方法,逐步引導學生學習,把教科書的理論與實際情況相聯系起來,讓學生體驗探究的過程,從而使學生對生物學科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和全面,產生更加強烈的學習興趣。
舉個例子,“基因是有遺傳的 DNA 效應”導入環節中,為了加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引入了生活中的案例:有一對年輕的夫婦帶著年僅六歲的兒子逛動物園,雖然出發之前母親對兒子反復叮囑,要兒子到了動物園不要隨意走動,乖乖聽父母的話。可是一到了動物園里,她兒子立馬上躥下跳,全然不理會父母親的話語。這位母親只得無奈地對著他的丈夫說:“瞧瞧,看看你兒子這不聽話的基因還不都是遺傳了你的。”而教師便可在此事例的基礎上提出如下的問題:基因到底是什么?它到底具不具備遺傳的特性?
學習了染色體和DNA的相關概念后,接下來所有人便會自然而然地去考慮DNA和基因兩者之間是否存在著什么關系。這時教師乘機打開幻燈片,某明星一家三口的合照被展示在了學生們的眼前。教師就可順勢地問出一系列問題:合照中的三個人有著怎么樣的親子關系,如何確定這三人間的親子關系等等。
古人語: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在激發學生學習過程中,占據主導地位,通過提高教學興趣從而提高生物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以高中生物課堂探究教學活動中的實踐為實例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把提高興趣點運用于高中生物學科教學的探究活動中。引導學生綜合運用社會、生活和學科知識,從而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與學科三維目標的達成。下面以“基因是有遺傳的 DNA 效應”的探究教學活動環節為例。
第一,準備四張紙,標上G、T、A、C四個堿基;然后請四個學生上臺,每人拿一個堿基,然后遵循堿基互補配對原則進行排列組合。或者也可以讓每兩個學生發一套 DNA 結構模型組件,開展小組探究。第二,設置核心問題。即脫氧核苷酸序列與遺傳信息的多樣性,構建數學模型。第三,設置探究問題。即四種堿基排列而成的脫氧核苷酸序列是否足以表達生物體必需的各種遺傳信息?第四,理清探究思路。即創設具體的數字化情境,然后采用數學推算的方法進行探究。而之后教師再通過設置問題情境,激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并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學習特點,繼續設置若干個探究情境,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讓學生體驗探究過程和享受探究樂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三)在高中生物課堂問題解決教學中的實踐
“問題解決”是培養和發展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方法和教育思想。在高中生物課堂上實施“問題解決”時,教師可將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理念滲透至教學中,為學生創造具體情境,啟發和激發學生獨立提出探索性及求證性問題,并且探索可能出現的多種答案。
綜上所述,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是國家規定、學校執行的以學生個性發展為本的課程。主要目的是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適應了社會發展的需求,又增長自己的知識。
參考文獻:
[1]陳香,李傳海,吳光華.基因都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嗎?——對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2·遺傳與進化》的討論[J].中學生物教學,2014(04):67-68.
[2]呂露. 思維導圖在農村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3.
[3]閔洋,趙廣宇,陳亮.借用假說方法深層演繹生物進化觀——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基因控制蛋白質的合成”教學回溯[J].教育科學論壇,2011(02):36-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