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生芳
摘? 要:道法課教學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求,運用“三創(chuàng)三法三聯(lián)”,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作用。使有意義的內容也有趣味,讓有深度的理論也有溫度。找準和學生之間的契合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的整個成長過程,構建起高效的道法課堂,上好《道德與法治》課程。
關鍵詞:體驗 探究 問題 生活 時事 多元
小學《道德與法治》是一門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注重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滲透,遵循學生認知規(guī)律和育人規(guī)律,體現(xiàn)《道德與法治》精神的課程。培養(yǎng)自律、自信、有社會責任感的合格公民,是道法課程的使命。道法課教學如何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求,努力提高教學質量,創(chuàng)建高效的教學課堂呢?結合多年的教育、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體會。
一、做好“三創(chuàng)”,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一)“創(chuàng)新”使用教材,讓學生想學
我們必須重視對《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的學習,明確《課程標準》在教學過程中對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以及能力和知識的要求。教師要依據(jù)《課程標準》,創(chuàng)造性地處理教材,使用教材。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是教與學的文本,是教與學的主要依據(jù)。教學活動是教學內容的生成過程,是教材的再創(chuàng)造。實踐中,我們應該提高解讀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駕馭教材的能力,根據(jù)教學需要,合理、有效地選擇和使用教材;既要充分使用教材,發(fā)揮教材的功能,又不能簡單地重復教材,而要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造性,超越教材。
(二)“創(chuàng)設”好課堂引入,讓學生愿學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導入,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它好比是一首歌的前奏。如果前奏悠揚、動聽、氣勢磅礴,就很容易吸引聽眾。一節(jié)課,導入得好與否,直接影響到該節(jié)課的質量。導入新課作為課堂教學的一部分,主要是為學生即將進行的新課學習做好心理準備,為新課的學習選準切入點。導入新課時,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與學生生活實際密切的情景,或來一段充滿激情的講演,激發(fā)學生的情感,引起學生的共鳴。
(三)“創(chuàng)造”好輕松愉悅的課堂氛圍,讓學生樂學
首先,課堂上充滿詼諧幽默。教師既是導演又是演員,學生也可以是導演更可以是演員,而且是這部戲的主角。師生合力上演的不應該是沉重的歷史劇、形象劇,而應該是一部輕喜劇。海菌茲·雷曼麥所說:“用幽默的方式說出嚴肅的真理比直截了當提出更能為人們所接受。”其次,教學中各種教學手段應該常變常新,讓道法課多姿多彩。教學中可以使用“小品表演”“快樂競答”“挑戰(zhàn)高手”等電視節(jié)目形式,也可以用“圓桌會議”“法制辯論”“知識競賽”“開心家庭組合”等比賽形式,還可以用模擬法庭、法制情景劇、案例分析,在輕松愉快的活動中學生明白了事理,懂得了法律法規(guī),幽默、風趣、生動的道法課讓學生更樂意學習。
二、運用“三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一)運用體驗學習法,形成學習原動力
道法課體驗學習的特點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方面:體驗是對具體的社會事物或情境的親身經(jīng)歷,體驗不僅僅發(fā)生在活動的過程中,它會作為活動的結果而存在,并且作為活動追求的結果;在體驗背后,往往有某種模仿榜樣,從一定意義上說,體驗學習它不限于教室中進行,經(jīng)常是在教室以外的空間進行;體驗學習的種類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直接體驗和模擬體驗兩種;體驗學習的重要價值不在于學會某種操作方式,獲得某種技能,而在于每個人在活動中獲得的對于實際的真切感受,這種內心體驗是形成知識、轉化行為能力的原動力。
(二)運用探究學習法,形成科學態(tài)度
新課標指出:教學過程中應始終把培養(yǎng)熱愛生活的兒童作為教學的出發(fā)點和歸宿點。培養(yǎng)學生樂于探究是道法課程的核心。探究學習主要是通過探索性活動,使學生獲得探求知識的學習方式,它是道法課上重要的學習方式之一。課堂教學必須貼近學生的生活,反映他們的需求,讓他們從自己的世界出發(fā),用他們自己的眼睛觀察世界,用自己的心靈感受社會,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會。
(三)運用問題學習法,構成最佳學習基礎
它是使學生直接面對實際問題,學習、研究并且嘗試提出某種解釋或解決方案的學習方式。它的具體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如:觀察、調查、討論、制作等。它著眼于以下幾點:解決問題學習的目的在于使學生在尋求解決或解釋某個具體的社會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綜合地、關聯(lián)地、切合實際地分析和思考問題的一般方法,形成關心社會的態(tài)度和參與社會生活的行為方式。
三、做好“三聯(lián)”,讓道法課更具魅力
(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讓道法課親切起來
道法課的內容和編排緊密圍繞學生的生活展開,從道德教育到心理品質和健康教育,從法制教育到發(fā)展常識和國情教育,無不與學生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學生生活中有豐富的案例和素材。教師可以多方面采集發(fā)生在學生身邊的事例,深入淺出,讓事實說話,這樣就可以使枯燥的問題趣味化,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復雜的問題簡明化,深刻的問題通俗化。如在學習“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一節(jié)時,高叔叔裝修新房影響鄰居的生活,讓同學們討論:你認為怎樣做更好?學生們各抒己見,熱烈地討論。我又給學生們講了古時候鄰居間各讓地三尺形成六尺巷的小故事。然后同學們列舉了許多發(fā)生在他們身邊鄰里之間的凡人小事,通過學生自己的歸納,他們明白了我們應從小知法、守法。我們用法律保護自己權益的時候,不能損壞別人的利益,做事情既要合法合規(guī),也要合情合理。
(二)聯(lián)系時事政治,讓道法課鮮活起來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毕矚g是最主要的,課堂上學生喜歡的事情會讓他們聚精會神,興致勃勃。在課下與學生聊天時,提起互聯(lián)網(wǎng),提起人工智能,他們能夠娓娓道來,我們?yōu)槭裁床荒馨颜n下的事搬到課堂上來呢?利用鮮活的時事引發(fā)學生的興趣是學習的最佳途徑之一。“飛機、軍艦撤僑”,北京冬奧會,中國女排再奪世界冠軍,建國70年國慶閱兵,上海進口博覽會,5G技術,人工智能……這許多的實例讓學生真切體驗到祖國的強盛。教學中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學校、家庭、社會的資源,拓展教學空間。圖片、視頻;新聞、網(wǎng)絡熱搜;身邊的事件;相關的案例;電視劇、電影等影視作品都可以為我們的教學所用。
(三)聯(lián)系多元學科,讓道法課快樂起來
音樂給人以美的享受。課堂中適當?shù)卮┎逡粌墒着c教材內容相關的歌曲,既讓學生快樂地學習,不再覺得道法課枯燥無味,又達到了教育目的,提高了教學效果。讓學生用漫畫的方式記住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用思維導圖復習本期所學的知識。利用現(xiàn)代教學技術,向學生提供豐富、生動、有趣的感知材料,引起他們的豐富想象,激發(fā)他們的學習興趣。如:我在教學《不愿做奴隸的人們》一節(jié)內容,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的作用,讓學生自己去查找相關的資料,再讓他們來講,整節(jié)課學生在驚嘆、感慨中,踴躍發(fā)言,激烈討論。下課鈴響了,同學們還沉浸其中,依依不舍。總之,自然巧妙地整合美術、語文、藝術、音樂等學科手段進行教學,可以讓道法課更快樂,讓學生更喜歡上道法課。
道法課教學中貫徹“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要求,運用“三創(chuàng)三法三聯(lián)”,使有意義的內容也有趣味,讓有深度的理論也有溫度,找到和學生之間的契合點,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學生的整個成長過程中,創(chuàng)建起高效的道法課堂,提高了教學質量,讓我嘗到了成功的喜悅,享受到了人生的快樂。
參考文獻:
[1]《品德與生活》課程標準.
[2]《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
[3]《道德與法治》教師教學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