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人們越來越重視小學音樂教育。從教育的角度看,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快速發展階段,通過對小學音樂的研究,可以達到幫助學生培養情感、幫助小學生健全人格的目的。因此,廣大小學音樂教師要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努力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本文就如何提高小學音樂課堂的教學效率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小學音樂;教學效率;提升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22-02
【本文著錄格式】李芳兵.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J].北方音樂,2020,01(02):122-123.
音樂是人類表達情感的一種優雅方式,有些表達的是悲傷的情緒,有些表達的是快樂的情緒,等等種種情感。它可以反映出每個人的思想,是一種非常高雅的藝術。小學音樂的重點是提高學生的整體素質,培養學生的藝術想象力,培養他們在音樂中的綜合素質。小學生對音樂沒有自己的見解,音樂的創造力尚未充分發展,音樂老師應在教學過程中采取適當的教學策略,以喚醒學生的音樂意識,并使他們對音樂產生興趣。
一、小學音樂教學的現狀
音樂是一種藝術形式,不僅有益于中小學生的健康發展,還可以激發學生的情感,激發小學生的創造力和想象力。在國家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的背景下,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提供了更多資源,以促進小學生的健康成長。不僅如此,由于音樂的藝術性而受到大多數學生家長的青睞,因此,父母在小學生學習音樂方面也投入了大量的物質和精力。在學校和家庭兩方面的努力下,學生的音樂素養也得到了提高,這與我國教育所提倡的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是相匹配的。[2]但是,盡管小學音樂教育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但總體而言,我國的音樂教育仍處于發展的初期,仍然有很多問題存在。在小學傳統音樂課上,主要內容是教學生唱歌。教學的目的是唱歌,只是為了充實放學后的生活,放松學習的緊張氛圍,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其他科目。這樣,既不能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也體現不出新課程改革所要求的音樂素質教育。根據傳統的課堂教育,遠遠滿足不了培養情感和激發學生想象力的目的。此外,在當今的小學音樂教學中,許多老師并不了解音樂教學的重要性,他們認為音樂是一門副科,學生應該把主要的精力放在語數外上,這樣才能升上理想的中學。也就是說,由于某些師生的原因,小學音樂教室的教學效果還不理想,需要我們努力去提高它。[3]
二、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革新教學觀念
為了提高小學音樂教學的效率,首先要明確音樂對小學生的藝術和審美能力的影響,對學生的整體發展具有重要影響。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學校和家長應提高對小學音樂教育的重視度,正確認識小學音樂教學的實際意義,積極轉變教學觀念。對于音樂教師來說,要改變教學觀念,首先要清楚地認識音樂教學的本質,制定正確的音樂教育價值觀和教學目標,明確學生在音樂課堂的主體地位,并了解學生的共性和個性,密切關注學生的音樂體驗和學習效果,及時反思音樂教學工作,創新教學觀念,完善教學方法。此外,學校的音樂教育工作要完善自己的實踐經驗,不斷加強對音樂教學的重視,營造良好的音樂教學環境,形成良好的音樂教育思想,監督音樂教育的發展,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二)巧設課堂提問
音樂課堂教學是由老師指導并以學生為中心的雙邊互動活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我們必須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提問是一門藝術,要充分利用它,發揮起在課堂教學中的作用。老師要在上課前應該認真設計問題,并在課堂上靈活運用它。我們經常說老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指導者。在課堂上,老師可以采用多種方式組織和指導學生,最常見的方法是使用語言指導。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必須明確定義問題的目的,并且意圖必須明確。例如,在《野蜂飛舞》一課中,讓學生在演奏音樂時思考哪些動物會來,它們有什么特點。學生們的思想立刻開放了。有人說是蜜蜂,他們在飛行時會發出嗡嗡的聲音。其他人說,他們的身體后面有刺。因此,根據他們自己的想法,學生們設計了自己的想象場景,并用生動的歌曲表演。這樣,學生不僅養成了“聽”的好習慣,而且學會了唱歌、表演,加深了對歌曲的印象。
(三)運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活躍課堂氣氛
多媒體教學可以使學生更直觀地理解歌曲并加深對歌曲的理解。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增加老師在黑板上和口頭表達不出來的內容來擴展學生的知識。多媒體教學可以通過圖像設計,動態插圖等生動地表達教科書中難以理解的事物,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的視覺體驗,把音樂中富有藝術特點的句子以及虛幻的音樂形象具體的展現在學生眼前,將教學重難點系統化,并使復雜難懂的音樂理論知識變得易于理解。多媒體的使用使課堂氣氛變得愉悅而生動,新穎的教學方式可以提高學生的熱情。教師可以通過動畫演示以及圖片的色彩搭配,使學生掌握知識并加深知識的記憶。由于小學生的年齡還很小,很難長時間控制自己的注意力,教師在教學中引入多媒體手段來誘導學生學習,可以使學生產生興趣。在多媒體上播放要學的音樂,并且加入生動的動畫形象,找準學生在學習中的學習難度,有效地解決學習中的難點。例如,在學習《童年》一歌曲時,可以根據歌詞設置教學動畫,如大榕樹、知了等意象,從而使學生對歌詞背景有更深入的了解。
(四)加強溝通和互助合作
溝通和交流一直是教科書中提到的一個重要因素,其中溝通不僅僅是師生之間的,溝通還包括教師與學校、家長之間以及學生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家庭與學校的合作,我們知道這個話題在今天的教學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許多學術文章認為,家庭與學校的合作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因此,也建議教師與家長多溝通,多了解對方。家長可以陪孩子聽音樂或有條件地參加一些音樂培訓班,與學生一起學習。這些經歷不僅可以培養父母和孩子的樂趣、陶冶他們的情操,還可以增進他們的感情。學校的音樂教師需要與學校溝通。教師要用自己的方式告訴學生音樂學習的好處和音樂家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在交流中,他們可以發現學生的才能和興趣,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對于音樂教師來說,學校也需要定期對他們進行培訓和評價,這樣教師才能跟上時代的發展,更好地教給學生音樂知識,讓學生體驗到音樂學習的快樂,同時也能釋放他們的學習壓力,培養學生的音樂感,以便更好地進入學習狀態。
(五)注重實踐,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重視教學過程,發揮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讓他們積極參與課堂中音樂活動的練習。讓他們對音樂能夠有一種獨特的個人感受和體驗。由于小學音樂課教學時間有限,許多音樂知識無法在課堂上完成。因此,音樂教師應重視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的結合,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組織課外活動時,教師應提前策劃活動,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空間,這將極大地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鼓勵和幫助學生。為了改變音樂教學的現狀,音樂教師應該在實際工作中鼓勵學生成立音樂學習小組,充分發揮團隊的力量,使每個學生都能快樂成長。課外練習還可以充分發揮學生的互助合作能力和集體觀念,淡化“教師講、學生聽”的教學模式,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在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師可以積極引導學生參加各種音樂實踐活動,讓學生參與音樂體驗,鼓勵他們創作音樂,從而提供確保小學音樂教學效率的有效提升。
(六)進行多元化評估,以整體方式促進學生的參與熱情
教學評價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多元化的教學評價可以使音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情況和效果,有效了解學生學習的薄弱環節,幫助他們制定具體的改進策略,鞏固學生在音樂課堂上的學習效果,多元化的教學評價能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課堂活動的積極性。
比如,音樂教師在學習了話劇《雪花帶來冬天的夢》后,可以及時引導學生進行多學科、多樣化的教學評價。首先,在音樂課上,教師可以讓學生大膽地談論自己的學習。例如,一位學生提到,雖然他對歌曲的歌詞、旋律風格和演唱特點有了全面的了解,但他總是迷失在演唱的道路上,不知道為什么;其次,音樂教師可以讓學生和學生互相評價。在評估中,應提醒學生尊重他人的自尊。比如,學生B在評價A的時候,A同學聽課很認真,但是他唱這首歌的時候口音總是很重,而且他不能很好地把握音調,所以他應該改進;最后,音樂教師應在學生自我評價和相互評價的基礎上進行總結性評價,如學生對雪花的基本掌握、對《雪花帶來冬天的夢》相關知識內容的認可和滿足、對《雪花帶來冬天的夢》中遇到的問題的實證分析等。聲調上,幫助他們有效克服這些困難,并提醒全班同學在課堂上使用普通話。通過多學科參與多學科教學評價,大大改善了音樂課堂的學習環境和積極性,對學生自身問題的具體改善也很有幫助,從而自然地鞏固了音樂課堂的學習效果,大大提高了音樂課堂教學的效率。
總之,“教有定則” 但“教無定法”,在新課程理念的指導下,我們必須采取多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學生在課堂活動中學習音樂,體驗和感受音樂,在輕松、愉快、互動和合作的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習音樂、體驗音樂、感受音樂、欣賞音樂、表現音樂、創造音樂,實現綜合素質的全面提升。
參考文獻
[1]藍建桃.淺析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策略[J].北方音樂,2018,38(19):216.
[2]石琳.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質量的幾個途徑[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2):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