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亨德爾作為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其在聲樂方面的藝術成就足以贏得舉世矚目。他的作品運用自然放松、柔和優美的美聲唱法,將節奏、旋律、力度和人的嗓音本質配合得天衣無縫,把宣敘調和詠嘆調的運用貫穿始終,其高貴華麗見長,氣度恢弘的音樂表現力讓人嘆為觀止。本文從亨德爾的聲樂作品的教學實踐出發,探討其作品在音樂教學尤其是聲樂訓練中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亨德爾聲樂作品;音樂教學;重要意義
【中圖分類號】J616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136-01
【本文著錄格式】溫建珍.亨德爾作品的教學研究及實踐應用[J].北方音樂,2020,01(02):136,138.
一、亨德爾聲樂作品的藝術價值
亨德爾是巴洛克時期(1600-1750)偉大的作曲家之一,他一生創作了大量的聲樂作品,23部清唱劇以40及余部歌劇,代表了巴洛克鼎盛時期的最高水平。亨德爾是一位集德國、意大利、英國藝術風格于一身的大作曲家,所以他的作品透著典雅高貴、華麗壯觀的特質,亨德爾的音樂保持著藝術大師對于藝術的本質追求,其聲樂作品大多屬于主調音樂,和聲部分豐富多姿,旋律自由,音樂表現多樣化。亨徳爾是一名將歌劇演唱、清唱劇演唱進行大力推動的知名作曲家,有力推進美聲唱法發展,其作品在全世界都閃爍著光芒,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
二、亨德爾聲樂作品在教學中的重要性
亨德爾所創作的聲樂作品對于規范美聲唱法的學生至關重要。亨德爾是巴洛克時期的作曲家,這一時期的作品要求抒情性和靈巧性,不可以給予很重的聲音,不能像唱威爾第和瓦格納時期的雄壯音,亨德爾的聲樂作品有極高的演唱價值,他的作品節奏規整、嚴謹,強調節奏重音,旋律富有極強的歌唱性。在聲音要求上要音色柔和、有彈性的明亮的聲音,音量上要求控制,給人以柔美華麗之感,所以說,在教學中讓學生演唱好亨德爾的作品是非常重要的。亨德爾的詠嘆調和宣敘調是聲樂學習中的經典作品,有助于提高美聲唱法水平,其作品不光是聲樂發展史上的經典,更體現了歌唱方法的科學性,能夠為學習者構建標準、完善的美聲演唱體系提供積極幫助,并助推聲樂教學質量提升。
三、亨德爾聲樂作品的演唱價值
(一)歌詞簡練,音域不寬
亨德爾的聲樂作品注重歌詞簡練,通過簡練的歌詞突出歌曲意境,經常會有針對一句歌詞多次演唱的部分,甚至部分詠嘆調的進行為單句歌詞的持續演唱。亨德爾具有他人難以企及的音樂才華,通過極具天賦的創作能力,將簡單樂曲展現出深遠境界,進而形成亨德爾風格,如歌劇《綠樹成蔭》中的《塞爾斯》詠嘆調即為亨德爾的經典創作,該詠嘆調在完美的旋律配合之下,將一句凝練的短小歌詞連續唱誦三遍,描述出歌劇中的所需情境,展現出宮廷環境的莊嚴和崇高。為進一步展現演唱人員嗓音潛力,體現其嗓音特征,亨德爾基于音域不寬原則開展作品創作,演唱人員并不需要采用較高音或音量,僅需要正??刂坡曇艏纯蓪崿F自然、優質的演唱效果。
(二)良好節奏感,階梯式力度變化
巴洛克時期的音樂作品注重節奏感和力度變化,更傾向于在樂段和樂段之間通過柔美、連貫的方式加以銜接,重視演唱音量平穩度,這也是巴洛克音樂作品對于演唱人員的具體要求。亨德爾音樂作品也同樣如此,需要保持良好的節奏感,演唱人員應深入了解節奏變化,掌握作品節奏感。此外,亨德爾指出樂段之間存在的力度比較是作品創作的重點所在,需要通過階梯式力度變化的方式突出句段變化,并因此滿足巴洛克音樂需求,代表作主要為清唱劇作品《哈利路亞》。
三、亨德爾作品教學實踐
(一)正確把握和運用氣息
演唱人員在演唱階段,正確把握和運用氣息是展現作品魅力、體現演唱效果的基礎,演唱人員對氣息做出準確拿捏、運用氣息變化,能夠有效處理作品特點,做出強弱、快慢、明快等藝術處理,并呈現出良好的旋律銜接效果。氣息對于聲樂作品演唱而言非常重要,亨德爾作品主要基于美聲唱法演唱,對于演唱人員準確把控和使用氣息具有非常高的要求。如男高音演唱的詠嘆調作品《一切山谷都有填滿》,對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全球范圍內的美聲唱法推廣具有重要影響力。在該作品中,亨德爾將音樂藝術和宗教理念相結合,以旋律銜接、節奏變化等方式在作品中加以體現,這就要求演唱人員尤其注重氣息運用和支持,在演唱較長樂句時,需以悠長氣息的方式進行表現,同時也需要關注如何控制自身呼吸,突出氣息準確的把控和運用。
(二)聲音力度變化與控制
演唱人員在聲樂演唱時需掌握合適的力度,以保持聽眾對于作品演唱的新鮮度和認知度,這就需要演唱人員從力度強弱、遠近等方式做出控制,以實現預期的理想效果。作品演唱和音樂形象呈現中,演唱人員需要結合聲音力度變化以及對應的強弱轉變、前后對比等方法體現出作品中的節奏感和旋律變化,使聽眾在傾聽歌曲的過程中想象出歌曲中的優美意境和深刻情感。作品演唱過程中的聲音變化會直接影響音量的高低強弱,這些都需要以聲音變化、力度變化的方式做出把控,亨德爾作品《讓我痛哭吧》即是一曲適合聲音力度練習和強弱控制的曲目,能夠為演唱人員高效地提升強弱音的轉換能力及使用。
《讓我痛哭吧》是一曲慢速三拍子的嘆詠調,在演唱過程中主要注重節奏憑證、速度均勻、句段強弱銜接順暢,作品第一句段中的休止符需要體現出聲斷氣不斷,整體音質需要保持圓潤和統一,再現段中的聲音需要情形和自然。在進行亨德爾女高音詠嘆調時,不可如浪漫主義作品一般對每個字進行認真強調,也不可為體現出英雄氣息而采用胸聲演唱或以英雄主義作品進行硬起音,而是需要以相對純凈和圓潤的聲音作為演唱,突出旋律連貫性,體現出作品整體的恢弘感。
(三)花腔樂段流暢性掌握
巴洛克主義時期中的歌劇作品、清唱劇作品注重花腔樂段,為使得演唱人員能夠展現出自身出色的歌喉嗓音和音調變化,要求作曲人員為其制作具有技巧性、多變性的花腔演唱方式。因此,巴洛克主義時期的作品,往往在高聲部、中音部和低音部均具有花腔樂段,這就需要演唱人員密切關注行腔流暢程度,強調唱響原因、把握節奏。花腔樂段是基于美聲唱法的具有一定復雜性和特殊性的唱法,注重聲音流暢性,使得音節之間在過渡、連音等過程中保持連貫,進而為聽眾提供美妙、優質的演唱效果,使得聽眾與作品之間形成共鳴。
四、亨德爾聲樂作品的實踐意義
亨德爾是巴洛克時期最偉大的作曲家之一,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在歐洲是演唱藝術的瑰寶。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在實踐中有重要演唱意義。在國內重大聲樂比賽或國際聲樂大賽中演唱巴洛克時期的聲樂作品作為必比環節,比如代表中國最高規格的聲樂大賽——中國文化部聲樂大賽、中國聲樂金鐘獎、寧波國際聲樂大賽。德國新聲音國際聲樂大賽等。亨德爾的聲樂作品比起其他巴洛克時期比如作曲家維瓦爾第,相比較更容易讓學生掌握好演技巧,在選曲的難易程度上更容易接受,而且會突出人聲,幾乎都是在人聲能做到最佳表現的音區范圍。符合人聲嗓音條件,能夠讓演唱者在表演中達到最佳演唱效果。顯然德爾的聲樂作品是美聲教學和演唱實踐的珍品。
參考文獻
[1]李寧.亨德爾聲樂作品中女高音詠嘆調的藝術性及演唱方法[J].星海音樂學院學報,2000(2).
[2]關雨欣.詠嘆調《我仰慕你,眼睛》的藝術特點及風格[J].藝術研究,2016(3).
[3]張悅.亨德爾聲樂作品的聲樂訓練價值[J].藝術研究,2016(3).
[4]冷靖.亨德爾的聲樂作品藝術特征及價值[J].大舞臺,2015(5).
[5]胡碧君.亨德爾聲樂作品的風格特點及演唱分析——以個人音樂會選曲為例[D].河南大學,2017.
[6]王瑩.《彌賽亞》中女高音詠嘆調及其演唱研究[J]. 北方音樂,2017(10).
作者簡介:溫建珍(1983—),女,漢族,河北省石家莊市人,講師,文學碩士,單武漢音樂學院,研究方向:聲樂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