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對于一個國家的強盛來說,教育事業永遠是百年大計十九大以來,我國教育文化事業實現了新發展,尤其是為能夠更好地傳承民族文化,增強人民的文化自信與自豪感,對廣大的文藝工作者提出了順應新時代發展潮流的新要求。正是在這樣的時代背景映照下,傳統民族音樂教育的發展自然也就成為了教育事業發展的重中之重。不同于中小學其他學科的教育,民族音樂的教育更多時候是對文化的一個傳承以及弘揚。因此,根據實際情況有效提升民族音樂教育的效果,增強中小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認知以及自信,自然也就成為了新時代發展背景下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個重大問題 ?;诖?,本文以民族音樂教育為基本切入點,詳細闡述了對于中小學開展民族音樂問題的思考。
【關鍵詞】民族音樂;中小學;教育;思考
【中圖分類號】G633.95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767X(2020)01-0202-01
【本文著錄格式】叢雅文.潤物有聲——中小學開展民族音樂教育的思考[J].北方音樂,2020,01(02):202,204.
一、民族音樂與教育層面的緊要性
(一)民族音樂文化是對歷史的傳承
中國人對于文化藝術的追求,實際上在傳統意義上第一個古代王朝誕生之前便已存在。如果真的要追根溯源的話,中國傳統民族音樂最早可以追溯到氏族社會時期,民族音樂文化發展的高潮在古代歷史中也是層出不窮。以至于在西周時期,著名的“雅樂”便開始出現在宮廷的祭祀、朝賀活動之中,此后周王室的“雅樂”也開始并入禮法之中,并最終衍生出了中國最早的禮法制度??梢姡谥腥A民族文化的發展與弘揚中,實際上一直都有著民族音樂的影響。
歷史上民族音樂的發展,可以說經歷了數千年的滄海桑田。在中國古代王朝史中,民族音樂的發展造極于唐宋之世。尤其是唐朝,伴隨著盛唐時期物質、經濟的高速發展,民族音樂的發展在盛唐時期也迎來了一個發展的頂峰。同時,這一歷史時期民族音樂的發展,不僅對此后上千年中國民族音樂的發展產生了影響,同時盛唐時期民族音樂的發展對于整個東亞地區的音樂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可見,對于新時代的民族音樂發展來說,這份傳統文化的分量實際上是難以估量的。大歷史背景之下,民族音樂成為了文化傳承的一個載體。不同歷史時期民族音樂的藝術表現形式,所展現出來的也是處在不同歷史時期人民的文化風貌。因此,民族音樂完全是對中華民族歷史淵源的一個回顧,同時也是對數千年文化的一個發展與傳承。
(二)民族音樂是各個民族團結的體現
民族音樂文化從廣義的角度上來說,便是中國各個民族特色文化的一個集中表現。因為我國民族眾多的原因,各個民族在經過千百年的發展后,均沉淀極其悠久的文化藝術。從古至今中國古人所提倡的“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文化思想,而在這幾千年滄海桑田的發展歷程之中,民族音樂通過彼此之間的融合、競爭等,最終演變成為了今天這個頗具多樣性且內容豐富多彩的民族音樂特色,如東北的二人轉以及江浙的山歌、柳州山歌等等,可以說都是各個民族團結的一個集中體現。
(三)民族音樂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家國情懷
我國民族音樂的種類頗多,其內容表現也呈現出了多樣化的局面。而就在這多樣化局面的背后,民族音樂所傳承的有些時候不僅是藝術的表現形式,音樂同時所傳承的也是屬于這個民族千百年來的艱難探索??梢哉f,剔除藝術層面的話,音樂更多的時候也是人們情感的體現,而音樂所表達的情感往往也可以稱為音樂自身所保有的靈魂,而這些靈魂所蘊含著的是一直以來傳承過程中的反抗、奮斗及自強不息。
因此,對中小學生開展民族音樂教育,讓每一位學生都了解到民族音樂所傳承的不僅是音樂,更是牧羊十余載的蘇武、高喊天日昭昭的岳飛以及高歌《大刀進行曲》憤然殺敵的抗日英烈等等,而這些正是中國人千百年的脊梁。所以,民族音樂不僅只有藝術這一方面而已,民族音樂所傳遞的同時也是千百年來中國人所特有的家國情懷。
(四)民族音樂能夠好促進中小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
對于當今的學生來說,課堂除了有傳遞知識的任務外,還有著培養學生自身綜合素養的任務。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民族音樂則能夠扮演一個積極的角色。尤其是對于尚處在認知能力較差的青少年來說,民族音樂的藝術表現,更多時候能夠幫助學生養成對美的獨特見解,并且通過對民族音樂的學習,提升自身的藝術素養與情操。不論是古箏曲還是馬頭琴音樂演奏,所展現出來的都是藝術的不同層面,而教師自身通過幫助學生觸及這些,則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養成[1]。
二、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開展過程中的問題
(一)民族音樂教育止步不前
在我國的教育體系中,民族音樂這一藝術層面,始終都是相對薄弱的一環。因為,在傳統的中小學教育中,語數外這些主科還是占據了相當重要的地步,而關于民族音樂的教育則始終處于停滯不前的地步。而伴隨著這些年來西方外來文化的侵襲,中小學生自身對于民族音樂教育也處于相對不了解的程度。所以,從一定角度上來說,兩者相輔相成的關系是民族音樂教學止步不前的一個重要因素。
(二)教師隊伍跟不上民族音樂發展的形勢
從目前我國的情況來看,中小學音樂教師之中,女教師占據了相當大的占比,而青年與中年音樂教師,則成為了當代音樂教育的主力軍。但是伴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推薦,我國中小學音樂教師實際上也出現了缺編的情況,這對于適應新時代民族音樂的蓬勃發展來說,產生了極其不利的影響。同時,現今階段伴隨著新課改、考評制度等的出現,更是使音樂教師本身需要應對教育層面的巨大壓力,從而也影響了教師隊伍的發展[2]。
三、中小學民族音樂教育教學效率提高的有效途徑
(一)應多層面重視民族音樂的教育開展
自十九大以來,國家對于民族音樂的教育程度達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這樣的情況下,學校層面應對民族音樂教育采取極高的重視程度,例如在學校多舉辦以民族音樂為主體的活動以及比賽等,從而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充分領略到民族音樂所獨有的魅力。而于音樂教師層面來說,音樂教師應該對民族音樂有深度的認識,并嘗試不斷地去深挖民族音樂所表達的情感,打破以往較為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而讓每一位學生能夠充分地體味到民族音樂所獨有的靈魂。
(二)加強中小學音樂教師隊伍的建設
2018年問世的《關于全面深化新時代教師隊伍建設改革的意見》,可以說為教師建設提供了一個切實可行的計劃。對此,學校在進行教師隊伍建設時應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致力于打造一個綜合素質遠超于前的教師隊伍。同時,音樂教師的隊伍建設還需要教師本身為此付出巨大的努力,不斷拓展自身的素質,并保有終生學習的觀念。以此為起點,以優勢教師為榜樣,共同促進我國民族音樂教育的蓬勃發展,并徹底打破一直以來民族音樂教學所面臨的“瓶頸”問題。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教育永遠是一個國家發展的根本大計。而就在當今中小學的教育之中,民族音樂教育也迎來了一個新的機遇。因為從民族音樂教育的緊密性上出發,加深中小學生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性也愈發凸顯出來。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應該充分認識到當今音樂教育所面臨的不利局面,并以教學實際為出發點,不斷提升自身教學質量。同時,學校、家庭等多層面也應為當前的民族音樂教育事業發力,從而做到全面培養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知與理解程度[3]。
參考文獻
[1]仇海紅.立足根本,展望世界——淺談如何開展中學生民族音樂教育[J].黃河之聲,2018(6):95.
[2]裴海青.音樂人類學視野下的民族音樂教育研究[J].黃河之聲,2017(16):30-31.
[3]高曉鵬.基礎音樂教育中開展民族樂器教學的幾點思考[J].大舞臺,2015(3):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