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內容摘要】將思維導圖融入高中英語閱讀教學,能更直觀、有效地實現閱讀課獲取信息、應用信息及整合信息的教學目的。能幫助學生更好地獲取文本的關鍵信息、把握文本的文章主旨。將學生已有的背景知識同閱讀文本有效結合,有利于培養學生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構建高效課堂。
【關鍵詞】高中英語;思維導圖;閱讀教學
新課標著重提出要培養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閱讀是最為快捷的語言信息輸入方式。培養閱讀技能是英語教學最重要的目標之一。高中生英語閱讀理解能力在高考英語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英語教學模式的改革已經成為新課改的必然趨勢。思維導圖法的應用,能夠促進對閱讀文本的深層理解,提高英語教學的課堂氛圍,激發學生對讀英語的興趣。
一、 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是組織和表征知識的一種可視的助記工具(東尼·博贊,2014)。通過繪制圖表,有組織、分層次地展示人的認知知識和解決問題的思路。它把形象思維和邏輯思維進行整合。同時運作個體的左右半腦,利用圖畫和線條將思維痕跡呈現出來,展現一個清晰的、有條理的、順應大腦發散性思維的表達過程。
二、 思維導圖用于英語教學的原因
1.彌補傳統教學中的不足
就目前而言,尤其在欠發達地區,英語課堂依然以傳統教學為主。在實際教學與教學觀摩中,筆者發現,一線英語教師常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過度講解文本中語言點、語法知識,而簡單低效地處理文本。以老師為中心,圍繞英語單詞、語法及文本進行講解分析,簡單指出幾個單詞,讓學生進行簡單造句,或是通過一段文本讓學生分析主旨。學生閱讀與思考問題的時間少。在課堂上學生被動地接受,缺少思維,課堂質量必然不高。課后作業僅是停留在單詞記憶,死記語法條條框框。沒有創新的教育怎能激發學習的興趣。長此以往,學生逐漸失去英語學習的熱情。
2.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英語教學中零散、抽象的知識點進行重組,使繁雜的知識建立起聯系,將學生顯性的、隱性的知識進行融合應用。調動學生的思維,讓其主動參與學習,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增長,增強學生的能力自信,并能在一種愉悅、寬松的氛圍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使其思維能力逐步提高。
三、 思維導圖在閱讀教學中的應用
在目前的常規教學中,高中英語閱讀課基本可分為讀前、讀中與讀后三大部分,筆者將思維導圖貫穿于這三個環節中,以服務于閱讀教學。
1.閱讀前使用思維導圖
以思維導圖的方式引出主題,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其做好閱讀前的心理準備。在閱讀前的活動設計中,教師可以以文章的話題為中心點引導學生進行熱身,使更多的學生參與課堂。以師生互動的方式,將閱讀的話題與學生的知識儲備聯系起來。運用這種方式,可以激發對文章的學習興趣,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并為接下來的學習環節奠定基礎。例如,在學習 Module1 《Unit1 Anne's best friend》一課時,筆者先在多媒體展示 “friend”一個單詞,先引導學生聯想身邊的朋友及其各自的特點,然后過渡到“best friend”一詞,讓學生再思考”Why are friends/best friends important to you?”分組討論后,得出結論——we all need friends. 結合問題引出文章內容,過渡自然。利用思維導圖,簡單、直觀的呈現出文本內容。將主觀感受與課本結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
2.閱讀中使用思維導圖
整堂閱讀課程的重要環節就是閱讀,由速讀、尋讀和細讀組成。第一遍以速讀方式讓學生快速度閱讀文本,概括文章及段落主旨。以關鍵詞作為思維導圖的中心。第二遍以尋讀方式,有針對性地在文中獲取語言和文化知識,閱讀中的思維導圖給學生提供線索,幫助學生在文章中快速定位和提取相關信息。第三遍進行細讀,完善思維導圖及其拓展。在老師的引導下,對思維導圖進行加工處理,分析語篇結構,分析作者的觀點、態度、意圖等,實現對文章深層次的理解。這種逐層遞進的教學方法是符合認知規律的。思維導圖的設計也體現了教學的整體性,把學生的關注點從零散的字、詞、句拓展到文章的整體框架及其脈絡聯系上,從而形成一種高效的閱讀模式,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例如,講解 Module 1《 Unit3 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一文時,筆者利用思維導圖向學生展示文本大意及文本的理解思路,尋找內容理解的關鍵詞,由淺入深,呈現文本內容的因果、并列等關系。利用思維導圖能使抽象問題具體化,幫助學生較好地理解文本,使其掌握一種新的閱讀理解模式。
3.閱讀后使用思維導圖
閱讀后,教師通常會檢驗以鞏固知識。首先,借助形象、直觀的思維導圖,師生共同回顧語言知識點,既省時又高效。其次,以思維導圖框架為提示,教師鼓勵學生復述或背誦文本。最后,引導學生對相關話題進行發散思維,理解文章內涵,升華文章主題。以思維導圖為腳手架,有效組織、引導學生,實現英語教學的主體性及閱讀教學設計的完整性。著眼于學生的長遠發展,走可持續發展之路,可以根據本堂閱讀課的思維導圖,給學生布置相關任務,形成英語學習全局觀念,由此幫助學生自主構建自己的英語知識體系。
在教學實踐中,筆者將簡潔、圖文并茂的思維導圖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激發了學生的英語閱讀興趣,提高了學生用英語獲取信息、處理信息、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用英語進行思維和表達的能力,從而提高了高考英語成績。因此,思維導圖適用于高中英語閱讀教學。
【參考文獻】
[1]王燕.MindManager 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應用 UJI 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3):15-18.
[2]東尼·博贊.思維導圖寶典[M].卜煜婷等譯.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4.
[3]張海森.2001-2010年中外思維導圖教育應用研究綜述[J].中國電化教育,2011 (8):120-124.
[4]張天舒.思維導圖在初中英語復習課中的應用研究 [D].上海外國語大學 2012.
【本文系隴南市教育科學研究課題《提高學生高考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策略與研究》的相關論文,課題批準號:LN〔2018〕106.】
(作者單位:甘肅省西和縣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