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立忠
【摘要】“統計和概率”是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內容,其中的數據分析觀念,它貫穿于數學學習的各個階段和領域,今后還將繼續發揚光大,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教師將在教學實踐中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收到了良好教學效果,也為高年段學生數學學習預備了一把“金鑰匙”。數據分析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教師們應重視數據分析這個內容,并采取恰當的教學方法,將其運用到課堂上。這將為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水平做好充足的準備,提高整個課堂的教學質量。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據分析? 培養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5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0)01-0142-02
引言
在學習“統計”這個版塊時,學生們將對題目要求的數據進行收集,整理,以及分析,在這個過程中得出一個與事件相似的可能,通過數據分析可以鍛煉學生的邏輯能力和推斷分析能力。數據的分析要從需求出發,其次不能停留于表面,要挖掘出數據下的更多可能性,要不斷深入探索,最后要靈活地看待數據,數據不是一堆呆板冰冷的數據,而是運動變化著的。由此可見,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教師在這個過程中要注意方式方法,不斷引導學生形成數據分析的觀念,提高自身數學素養。
一、提升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素養的重要性
數據分析觀念是一種重要的數學觀念。數據分析就是通過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來解決數學問題的一種思想方法。在小學這個階段,學生們的思維以直觀形象思維為主,對于一些比較抽象的模型他們是很難理解的。隨著教學內容的不斷深入擴展,他們的數學思維應該由直觀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不斷地過渡轉變。而這個過渡的橋梁就是數據分析。數據分析一方面可以協調直觀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另一方面在分析的過程中,學生的思考能力也不斷提高,邏輯能力不斷強化。數據分析觀念不僅僅是運用在中高年級,是整個階段它都會有體現。[1]
(一)應用數據分析便于凸顯數據之間的關系。
在一些應用題中會出現很多的數據,出現數據的同時又會出現一些混淆視野的信息,學生們如果不是很熟練這些題目的話,很容易就會被一些非關鍵的數據所擾亂,從而不能得出正確的答案。采用數據分析的話就可以將各種數據信息有效地排列出來,可以分析出哪些是關鍵重要的信息,而哪些只是擾亂分析的信息,能夠有效地凸顯出數據之間的關系。
(二)應用數據分析便于擴展思維
如之前說到的,數據分析策略是學生們形象思維和抽象思維之間的過渡橋梁,這個橋梁的作用讓學生的兩個思維協調運用,提高了他們的思維能力。在做一些題目的時候思維不會那么死板,在一些方面還會有驚人的創造性的體現。[2]
(三)應用數據分析便于突破解題關鍵性
數據分析策略可以借助一些數據而得出一個事件的真相,數學中的一些知識是可以從一些數據中得出來的,通過這些數據我們可以看到不同知識之間的一個連貫。看似繁瑣的數據,但是找到他們的規律后就可以找到問題所在,這對于解決問題是非常方便的。
二、目前提升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素養遇到的問題
(一)填鴨式教學,忽視培養學生數據分析思維
教師沒有重視起數據分析在教學中的重要性,沒有積極培養學生的數據分析思維。
(二)學生應用數據分析比較被動
在一些數學課堂上,老師在開展統計與概率這個內容時,便會讓同學們對一些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同學們在整理數據時遇到的問題并不大。但對于數據分析的問題意識就比較被動。因為在數據整理好后的問題都是教師提問的,例如這些問題,哪一個量在整個數據中是最大的,哪一個量的變化最大。教師設計數據分析的教學目的是通過數據分析而增強學生的統計意識。但這些問題太過于主動和淺顯,學生在這些數據面前是非常被動的,他們沒有一種問題意識,這些數據對于他們來說仿佛就是一種形式,而非一種方法。這種教學方法是非常不利于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素養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提高統計意識,不利于學生對數據分析形成一個正常的需要。只有學生對數據有一個正常的需要和主動的問題,那這些數據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才是有意義的。[3]
三、提升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素養的策略
(一)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對于一些學生來說,數學是比較枯燥的,認為數學比較抽象,在學習起來的時候不如其他學科那樣直白,偶爾遇到一些難題時因為沒有很好地解決,就會對他們學習數學造成很大的興趣阻礙。
在學習“統計”這個版塊時,大多數小學生可能是第一次對原始數據進行整理,很多概念和方法并不了解,對這方面的學習興趣可能會受到打擊,針對這個問題,教師要及時調整教學方法,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概念講授清楚,對那些理解不是很到位的同學要多花一些時間幫助他們理解。其次要讓同學們充分參與到數據分析中,只有親身體驗,才會對學習內容有興趣。
(二)教學內容聯系生活實際
數學一方面是靈活的,例如學生在做題的時候需要靈活地運用知識,調動自己的思維空間,另一方面它又是“死板”的,因為在一些數學知識的概念或者公式,學生都只能去死記這些內容,這些概念和公式都是固定的。由于這種死記硬背, 學生對于知識的理解可能只是流于表面而沒有去深入地理解。例如,當題目出現變化的時候,可能學生就不會做題了,因為他不會舉一反三。這種填鴨式,生搬硬套的學習方法,對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是沒有任何幫助的,近些年來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育目標將重點放在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教育上,而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就是其中的一個重要表現。學生如何才能更好地理解教學內容?其中一個辦法就是將學習的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見的例子中,分析其中的數據,找到規律。
(三)提高深入思考的能力
數據分析鍛煉的是人的思考能力,學生們一開始看問題比較簡單,那教師就要引導他們從更深層次去看問題。
以統計閱讀書籍數量為例,學生在收集完數據后,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思考這幾個問題,不同班級的閱讀數量比較情況怎么樣,本班的閱讀水平是什么樣的水平,個人還需要閱讀多少書籍才能達到標準水平等,學生對這些問題的思考就不僅僅停留在數據大小的比較上,而能夠從更高層次去思考問題。
(四)建立有效的鼓勵機制
學生是需要鼓勵和表揚的,當學生在教學活動中表現得比較好的時候,教師可以對學生進行及時的表揚和鼓勵,激發他們在課堂上的積極性和學習興趣。老師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和課堂上多與學生溝通交流,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對那些取得進步的學生表示肯定。這樣做不僅有利于師生之間的關系,也有利于營造融洽的課堂氛圍。
四、結論
提升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素養,教師要引導學生加強對數據分析的重視,讓學生能夠主動參與數據分析的過程中,在這個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在緊緊圍繞“統計和概率”的基礎上,教師要將數據分析和現實生活緊密聯系,不斷激發學生興趣,提升學生的數據分析觀念,從而提高學生數學能力。
參考文獻:
[1]李向忠.淺析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和能力的培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04):177.
[2]張壽蘭.淺談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培養策略[J].小學教學研究,2018(03):37-38.
[3]張晶.培養小學生數據分析觀念的三個階段[J].教學與管理,2017(23):4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