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小學數學課程的不斷改革,高效教學的課程目標顯得愈發重要,特別是對畢業班來說。數學課程的有效教學決定了課程的質量,是未來數學課程發展的主要方向。六年級是小學階段重要的構建數學知識體系的階段,構建有效課堂是六年級數學教師的努力方向。文章就小學畢業班的數學課堂,總結了提高數學教學效率的重要性及存在的問題,并探討了合理、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畢業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中圖分類號:G623.5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5-0009-02
一、畢業班的高效數學課堂的重要性
對于身處升學階段的六年級學生來說,學習的壓力較大,心態也較不穩定,很容易對學習產生厭倦心理。在數學教學中,教師可以優化課程內容,摒棄過去較為傳統的一對一教學方法和教學思路,更新主題教學方法并減少課堂中僵化的教學模塊,從而使學生能夠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幫助學生更快地處理數學問題。豐富數學課程的內容,并簡化傳統數學課堂中復雜而僵化的教學模式。同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教學進行有效教學,建立小組討論機制,強調訓練學生的獨立溝通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解決難題的能力。教師與學生積極溝通,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個性,并幫助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高效的數學課堂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從容應對即將到來的畢業考試;激發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高年級的數學學習打好基礎[1]。
二、目前畢業班的數學課堂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缺乏創新性
在科學、信息和網絡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教師可以利用的教學輔助工具和資料也日益增多,然而,對這些先進技術的運用也要注意方法。許多教學方法可以輕松地在網絡上找到并運用到課堂教學中,但是,一些教師沒有經過思考和創新,也沒有考慮自己的教學特點和班級教學進度的需要,就原樣照搬到數學課堂中。在這種教學方式下,通常會導致學生的學習范圍和空間很有限,只能學到教師復制過來的固定的知識,吸收新知識的能力有限,思維得不到拓展。這都是因為在課堂上教師沒有意識到創新和知識多元化的本質及其重要性。在數學課程中,如果學生僅學習知識的表面,但是不會靈活地使用,也不會獨立思考和解決遇到的其他數學問題,教師單方面地轉移數學知識也并不能幫助學生去理解更深層次的數學知識[2]。
2.課堂環節不合理
為了提高畢業班數學課堂的教學效率,一些教師會運用創設情境的方式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使學生可以專注于課堂。但往往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在課堂活動上,沒有詳細講解課程內容,因此學生無法完整地學習課程,也很少有精力去鞏固數學知識并增強對知識點的記憶,變成一場低效率的數學課。此外,教師針對課程內容的設計過于復雜,只注重提高學生的興趣,課堂中包含太多不必要的環節,并且每個環節中包含的課程內容之間幾乎沒有關聯,數學知識的單元連接常常因此被打亂,對之后的教學產生消極的影響。
3.師生缺乏有效溝通
盡管目前小組討論活動已被整合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各種形式的多媒體技術也被廣泛運用,但學生在小組討論中常常過于放松,教師沒有讓學生自己思考問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性。在課堂上,教師沒有控制整個課堂的氣氛,師生之間的交流較少,這種情況下,容易消耗學生的學習熱情,也無法使學生積極融入課程的學習中,師生都無法及時發現問題。教師和學生都不提問,沒有充分溝通,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模棱兩可,教師對學生掌握的情況也摸不透,也就很難根據實際情況去解決問題。
三、如何讓畢業班的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
1.合理安排課堂時間
一節課的時間是很有限的,教師應科學設計和安排課程。一方面,學生必須有足夠的時間學習和復習課程內容;另一方面,教師也要聯系不同的知識點,注重知識的銜接性。合理的教學環節可以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并確保學生不會因過多的教學模塊而感覺枯燥乏味。例如,在知識點的轉換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來復習鞏固前一部分所學的內容,并對后一部分的課程進行充分的預習,進而有效地處理和掌握各個模塊的知識。
2.創新教學方法
教師可以積極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來播放動畫故事和視頻課程,根據小學生的學習特點和思維方式,幫助學生正確、有效地理解課程知識。適當運用小組活動和現代課堂教學方法,營造輕松愉快的數學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數學課堂的效率。
例如,在教學六年級“長方體和正方體”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演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實物容積,如長方體的玻璃水箱中可以裝滿多少水,通過多媒體動畫和視頻向學生展示玻璃水箱的不同角度,使學生可以理解體積的概念和計算方式。教師可以將教材和多媒體內容相結合,將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相結合,例如找到學生身邊的長方體、正方體,讓學生用直尺等工具先自己計算它的面積和體積,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快地理解知識。
3.善于聯系實際
通過創設與實際生活相關的教學情境,學生可以利用所學的數學知識,發散思維,積極解決問題,多動腦筋,多思考,形成研究意識,培養實踐技能。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現實生活中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數學知識可以解決生活中的許多問題,了解數學的重要性,提高學生的熱情并提高數學課的教學效率。教師應不斷鼓勵學生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總結,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利用新知識解決新問題的能力。
例如,在教學“圓柱與圓錐”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己動手制作圓柱體與圓錐體的實物,觀察體積,通過比較圓柱體和圓錐體中能盛放的沙子體積等進行比較,總結出兩者之間的體積關系。
4.以學生為主體
為了使畢業班的數學課程更高效,教師必須更新教學模式,實施以學生為主體的課程計劃,并尊重學生的個人發展及其對數學知識的掌握。數學是一門連貫的學科,因此有必要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來設計數學課程。這不僅可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質量,還可以使學生更快地融入課堂教學中。在此過程中,教師的主要目的是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可以在數學課堂中舉辦一些與數學有關的競賽。
例如,在教學“分數乘法”和“分數除法”時,教師可以組織一場計算接龍小比賽,分組循環計算“?×2÷4”,先完成的小組勝利,在競賽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發展了學生的計算能力,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結 語
高效的教學已成為畢業班數學教學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它不僅可以減少教師花在數學課程上的時間,在短時間內完成數學課程教學的內容,進而提高課程的教學效率,幫助學生更有效地學習數學課程,掌握數學知識。教師需要加強課程知識的有效教學,運用科學合理的教學方法,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有效提高數學教學的效率,讓畢業班的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
[參考文獻]
[1]呂恒才.雙管齊下:全面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2010(12) .
[2]楊 濤.新模式下數學課堂教學高效性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6):149-150.
作者簡介:韋美市(1974—),女,壯族,廣西田東人,中小學一級教師,???,研究方向:小學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