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農村學校作文教學有著比城市學校較為獨特的優勢,便是農村的鄉土資源,這是城市學生無法感受觸摸的資源。因此,農村教師需要對這一優勢加以利用,為學生設置一些多姿多彩的鄉土題材的作文進行練習,帶領學生感受農村的自然風景,豐富學生的寫作題材,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全面提高農村學生的寫作水平,突破農村作文教學的瓶頸,使農村學生在寫作學習中迎來屬于自己的獨特風光。
關鍵詞:農村學校;作文教學;鄉土資源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5-0051-02
寫作教學在農村語文教學中一直屬于難以攻克的難點,但是對比城市學校而言,農村具有豐富的自然風光、鄉村氣息等城市學生無法超越的一個優勢,因此,教師需要對農村鄉土優勢進行合理的運用,為學生定制合理的寫作教學計劃,融入學生對農村生活的熱愛,激發農村學生對寫作學習的興趣,從被迫學習轉變為主動學習,讓農村學校作文教學水平取得質的提升。
一、農村學校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農村學校在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包括以下兩個。第一,內容缺乏中心。每個階段的作文學習都與人物和事物這兩個中心離不開關系,在寫人時需要列出具體的事件突出人物的特征,但是大多數的學生在寫作前,并不會去了解自己想寫的人做了哪些事情,有什么樣的特點,是通過什么樣的方式表現出來的,為什么要寫他的原因,等等,所以必然會導致作文內容缺乏中心,不能很好地突出作文的主題。第二,“流水賬”作文。這種現象非常普遍,學生在進行寫作時只是將整個過程內容寫到作文中,并未對作文的結構進行分析,哪些內容為重點,哪些內容為次要內容,分不清主次,抓不住文章的中心,自然整篇文章寫下來就變成了“流水賬”。內容看似豐富多彩,但細細品味則如同嚼蠟。
二、農村學校作文教學中問題存在的原因
而造成內容缺乏中心,形成“流水賬”作文的原因包括以下幾點。第一,學生在農村的生活比較單一,學生除了每天去學校上課,下課則只能選擇在教室或者是操場兩個地方,最多也只能與同學之間相互玩樂,其他的課余生活基本上也只能乖乖待在家里看電視,復習學習內容,做家庭作業。而且農村未能像城市那樣可以去很多的娛樂場所,所以,學生的日常生活就變得非常的單一。第二,農村學生的父母每天都非常忙,需要忙于農活,或者是選擇外出務工,跟孩子的相處時間非常少,很少陪孩子出門玩樂,并且大部分農村家長接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對孩子閱讀課外書籍并不重視,覺得孩子只需要將課本內容讀熟即可,不需要閱讀其他的書籍。學生不能豐富詞匯量,作文水平自然無法提高。第三,教師的教學方式有誤,如今大多數的教師依然采取著傳統教學的方式,給出固定的題目,為學生找尋一篇范文,學生進行模仿寫作,教師再加以批改。長期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下,學生的想象力、思維能力都會被限制。也有些教師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會適當地設置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情境,但這種情境不是真實的,無法讓學生長期保持寫作興趣。此外,課本中的寫作要求基本上都是固定的,有些內容的設定與農村生活實際相差甚遠,學生腦海中無法想象寫作的內容,導致無法下筆。也有一部分教師采取的方式是讓學生模仿優秀作文,在此基礎上進行修改,加入自己的詞句,但這樣便會導致所有的學生寫出來的作文千篇一律,毫無創新,也沒有學生自己的真情實感。久而久之,學生未能得到正確的寫作指導,“流水賬”作文自然是越來越多了。
三、合理的利用農村鄉土優勢,突破作文教學瓶頸
1.結合鄉村的自然風光進行寫作教學
農村獨特的自然景觀,綠油油的草地,清澈的小河流,稻田里一聲接著一聲的哇叫,帶著花香的空氣,紅磚青瓦的房舍,學生感受著大自然的魅力,這是城市中那些鋼筋水泥所無法比擬的情感,正是這種情感讓農村學生能夠自由自在地生活。例如,在《推薦一個好地方》寫作練習時,教師便可帶領學生到學校外走一走,轉一轉,看看哪里的風光最好看,讓學生呼吸大自然的空氣,感受農村生活的美景。讓學生將自己所看到的美景運用文字記錄下來,從最簡單的觀察到深度的思考,記錄農村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感受農村的熱情,從而激發學生的真情實感,緩解不好的情緒,啟迪學生的想象力,寫出美妙的作文,把農村的自然風光推薦給其他人,讓大家都能感受到農村的真善美。
2.結合農村的鄉土人情進行寫作教學
城市生活的快節奏的生活方式讓人們覺得非常疲乏、厭倦。而農村生活則是另一種景象,鄰里之間互相幫助、和睦相處、尊老愛幼等,都是在城市生活的人們所向往的。還有一些熱鬧非凡的節日,如傳統的春節、中秋、端午、清明等節日,都能為學生帶來不一樣的情感文化,這些只需要教師能夠進行正確的指導,都是可以成為學生進行寫作的資源。教師根據當地的節日,提出相關風俗的寫作要求,讓學生將傳統風俗習慣作為寫作的素材融入寫作中。例如,清明節將至,教師便可安排一次“致敬先烈”的寫作主題,學習革命先烈的不怕挫折、不怕困難、勇往直前的精神,組織學生到村里向老一輩的當地人咨詢一些英雄人物以及英雄所做出的英雄事跡,教師在旁進行輔助,讓學生對革命先烈有一定的了解,讓他們能夠知道英雄離他們并不遙遠,可能就在他們周圍。之后便可組織演講比賽,在演講結束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剛剛的演講寫一些關于英雄的作文,學生有自己親身了解的體驗,寫出來的文章定能引人注目。
3.農村的廣闊天空,更適合讓學生進行動手實踐
一望無際的天空,金色的稻谷,藍藍的天空,讓學生能夠產生一種無拘無束的感受,因此,在農村這樣廣闊的天空下,教師可以合理地利用農村現有的資源,將學生帶到耕地中。因為,在農村家長們可能需要奔波在農田中,此時,學生便可幫助家長做做飯,喂養家里的小豬、小狗等,近距離地接觸小動物,這樣可以非常清楚地觀察小動物的特征,讓學生在動手實踐中寫出符合實際的文章。除此之外,還可以帶同學去參觀農村的各項產業。在沿海地區,便可去參觀海產品和海產品的加工過程;在山區,便可帶學生去爬山看水,欣賞沿途的自然風光,呼吸新鮮的空氣以及山區獨特的農作物;在大草原則可讓學生去看看望不到頭的天空,感受大草原帶來的自由氣息。所以,不管是在哪個城市,哪個地區的農村,只要學生善于觀察,喜歡觀察,并且還能參與其中,發現身邊的真人真事,表達自己心中的真情實感,那么自然能夠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只需要結合以上所有的活動,正確地引導學生敢于表達自己的內心所想。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完成這些事情后,便可提出相對應的寫作要求,讓學生寫出在這些事情中所得到的收獲,因為學生親身經歷了這些事情,自然會有真情實感的流露。所以,教師在進行寫作教學時,需要將學生放歸到大自然,讓學生在農村廣闊的天地中,自由自在地成長,寫出言之有物,言之有情的好文章。
結 語
農村的自然風光,鄉土人情,農家樂趣,鄉村習俗,時尚之美……這些都是農村所具有的優勢,也是取之不盡的作文素材。教師只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帶領學生走遍家鄉的自然風景,指導學生善于發現身邊的事物、人物、美景,構建屬于自己的素材庫,寫出一篇篇別具一格的優秀作文。
[參考文獻]
[1]冷 永.“鄉土田園”寫作資源開發及運用[J].江蘇教育,2017(51):32-33.
[2]張鐸祥.讓作文回歸農村味,鄉土情[J].新一代:理論版,2018(17):88.
[3]陳 剛.充分利用農村作文教學優勢,努力提升學生寫作水平[J].中華少年,2017(35):262-263.
[4]蘭小鋒.農村中學作文教學中鄉土資源的優勢探討[J].西部素質教育,2015(2):118.
[5]錢 娟.農村中學作文教學中鄉土資源的優勢探討[J].新作文(中學作文教學研究),2015(11):51.
[6]朱 顯.鄉土資源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的應用[J].發現(教育版),2017(3):90.
[7]邵 青.小議農村作文教學中鄉土資源的挖掘[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08(5):49-51.
[8]李朝茂.鄉土資源視角下農村小學起始作文教學研究[D].貴陽:貴州師范大學,2016.
[9]邵 州.打造有地方色彩的初中作文——淺談潮州農村中學作文教學鄉土資源的開發與利用[J].課程教育研究(新教師教學),2015(22).
[10]楊榮芹.讓習作詩意地棲居在鄉土之上——蘇北農村小學作文教學鄉土化的實踐研究[J].好家長,2014(38):57.
[11]郝金紅.挖掘鄉土文化資源,優化小學作文教學[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教育研究),2017(Z1):26-27.
[12]王永芹.鄉土資源運用于寫作教學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6(29).
[13]張志斌.關于鄉土資源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的運用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9(21):55-56.
[14]何潤玲.農村中學體驗性作文教學優勢管窺[J].語文教學與研究:綜合天地,2013(11):53.
[15]王愛玲.讓鄉土資源在作文教學中綻放異彩[J].作文教學研究,2016(6):13.
[16]葛家梅.巧用鄉土文化資源 讓語文教學綻放光彩[J].新課程導學(九年級下旬),2017(21):50.
作者簡介:韋惠妮(1980—),女,廣西羅城人,小學高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