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娟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教育體制的不斷改革,我國教育目標越來越重視青少年的德育工作。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我國各大教育機構都開始對學生德育工作越來越重視。對于德育,不能僅限于單一學科的教學,應該在不同學科的學習中滲透德育內容,培養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高中生物的教學中,教師應注重教學策略的優化,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將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潛移默化地滲透生物知識的教學中,從而全面提高高中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文章主要針對高中德育工作的重要意義,分析高中生物知識中蘊含的德育內容,并研究高中生物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思想。
關鍵詞:高中生物;生物教學;德育
中圖分類號:G633.91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2095-624X(2020)05-0080-02
近年來,由于我國頻頻報道有關青少年由于思想、精神、道德等問題引發的一系列惡性事件,均造成了嚴重的社會影響,歸根結底是由于青少年的德育工作存在不足。所以,教師應該提升對高中生德育工作的重視程度,開展各科教學的德育滲透工作,從根本上解決這一問題,讓青少年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培養青少年良好的行為習慣。因此,本文重點以高中生物教學為例,研究如何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讓學生在學習生物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一、德育工作在高中時代的重要意義
在高中階段,品德的養成是學生的重點培養目標,教師應該有目的地開展德育活動,培養青少年良好的思想品格。高中階段的學生是祖國新時代的希望,他們肩負著社會未來發展的重大使命,作為五千年文明的大國,培養高中生的高尚品格和愛國情懷對高中生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這關系著高中生未來人生的發展方向,培養高中生“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觀念,不斷地提升自我,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所以在實際的高中教學中,不但要重視學生的知識傳授,教師還應該注重在各科中滲透德育思想,在日常學習中培養學生的高尚品格,提升高中生的思想道德高度。
二、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的意義
對于高中生物教學來說,挖掘生物知識中蘊含的德育內容,在教學中滲透德育思想,讓學生在掌握生物知識的同時,養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是高中生物教學的重要目標。高中生物本身是一門研究生命科學的學科門類,教師通過對高中生物知識的全面分析,挖掘其中蘊含的德育內容。生物教學內容的多樣性能夠全面展現出德育風采,實現潛移默化的德育作用,能夠起到良好的德育效果。所以,高中生物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應該積極探索生物知識中蘊含的德育內容,并合理地設計教學策略,將德育潛移默化地展現出來,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
三、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
1.利用高中生物教學幫助學生們樹立遠大的理想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合理的滲透德育教學,有利于培養高中生樹立理想抱負。在生物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通過教學目標的設定,幫助高中生樹立自身的理想和目標,并不斷地完善和提高自己。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對生物學內容的介紹,培養學生刻苦鉆研的精神,樹立遠大的理想抱負。
例如,在高中生物課程的教學過程中,生物教師可以舉例講解生物學家的事跡和研究過程,以克隆技術為例,“我國終于成功地培育出了克隆羊”,在對研究成果進行介紹時,生物教師還應該為學生講述克隆技術研究的艱辛歷程,向學生介紹生命科學和生物工程是生物科學的前沿科技,許多知名的生物學家都以新興生物領域為終身研究目標,不斷地鉆研生命科學,為人類的進步奉獻力量。通過這些內容的講解,教師應該注重培養高中生學習生物科學家們刻苦鉆研的精神,幫助高中生樹立遠大的目標,通過自身的努力,不斷向自己的目標邁進,提升學生的學習動力,并不斷地完善自己,朝著自己的遠大理想而努力。
2.利用高中生物教學培養高中生愛國主義情懷
在高中生德育工作中,愛國主義情懷的培養是德育的重要內容。所以,在高中生物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具有重要意義。在實際的生物教學中,蘊含著許多中國著名的生物科學偉大人物,他們對我國的生物科學做出過巨大貢獻,而這些生物學家的事跡,便可以成為高中生德育的重點內容,是能夠有效培養高中生愛國主義情懷的重要素材。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合理地運用這部分知識,對教學內容進行精心設計,通過生物知識和生物學家們的科研成果的講解,激勵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樹立高中生堅定的愛國信念,培養學生的學習熱情。
例如,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講解“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這一部分內容時,教師首先應該對生物知識進行講解,讓學生了解生態環境面臨的挑戰,并針對生態環境面臨的問題,分析我國生物學工作者面對這些環境問題做出了哪些貢獻,通過生物學工作者事跡的渲染,培養學生愛國主義熱情,并提升學生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又比如在講解“雜交水稻”這一塊知識時,讓高中生們認識了中國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老先生,他為培養雜交水稻做出了偉大的貢獻,是學生學習的榜樣,教師應充分利用教學資源,講述袁隆平先生在培養雜交水稻過程中做出的努力,在國家糧食短缺的環境下,他克服困難研究出了水稻雜交技術,推動了時代的發展,以此培養高中生的愛國情操。
3.利用高中生物教學培養學生熱愛生命的意識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高中生物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尊重生命、熱愛生命的意識。在高中生物知識中,講述了許多疾病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也能夠耳聞目睹,容易引起高中生的共鳴。比如說心臟病,學生就會了解是一種威脅生命的疾病。生物教師通過對心臟病的介紹和講解,讓學生對心臟病的形成有一個初步的認識,并鼓勵學生們進行資料搜集,掌握心臟病的注意事項和心臟病的應急措施,并將心臟病的基本常識分享給親人朋友。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對生命的珍惜意識。又比如,艾滋病是一種容易讓人產生恐慌的疾病,許多人對艾滋病患者退避三舍。高中生物教師在進行講解時,重點講解艾滋病的病因、形成以及傳播,讓學生正視艾滋病,并了解艾滋病的傳播途徑和預防措施。教師通過對艾滋病的重點講解,讓學生全面了解了艾滋病,在做好自我保護、潔身自愛的同時,也能夠正視艾滋病患者,尊重和關愛他們。教師對疾病的講解,讓高中生掌握了各種疾病的成因和預防方法,體會到人類的脆弱,不但學會了疾病的知識和預防措施,而且培養了高中生熱愛生命的意識。
結 語
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教育理念已經不能滿足現代學生的教育需求。就現在的教育模式來看,不能單單以成績來評價學生的教育效果,進行高中生的素質教育,對學生的全面發展具有重要意義。做好高中生的德育工作,樹立高中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對高中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所以,高中教師應該注重高中生的德育工作,不僅限于高中生物教學,對于高中生的德育要全面滲透到高中的各個學科中,注重培養高中生的心理健康,樹立正確的思想觀念,培養高中生的道德品質,使高中生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為社會的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熊新俊.挖掘教材思想內涵加強生物教學中的德育[J].華章,2008(15).
[2]班 華.略論德育論學科對象與任務的幾個問題[J].教育科學研究,2007(4).
[3]陳保魚.挖掘教材思想內涵加強生物德育教學[J].學苑教育,2011(22):89.
[4]劉 穎.寓德育于生物教學之中——對高中生物遺傳變異的德育初探[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09(1):89.
[5]董耀華.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青少年日記(教育教學研究),2013(12):50.
[6]方 煜.淺談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中學教學參考,2011(2):102-103.
[7]王軍強.高中生物教學中德育教育的滲透[J].金色年華,2011(8):21.
[8]王可敬.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的德育滲透研究[D].哈爾濱:哈爾濱師范大學,2018.
[9]徐 婕.高中生物教材德育資源的分析與應用研究[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6.
[10]馬雪麗.淺議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課程教育研究,2012(12):32-33.
[11]王 軻.高中生物教學德育工作開展現狀及優化策略[J].讀寫算(教師版),2014(31):121.
[12]張雪利.高中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教育[J].西部大開發(中旬刊),2011(12):54.
[13]張永花,劉 財.淺析德育在生物教學中的滲透[J].山西大同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3):80-81.
[14]呂 燕,周 丹.寓德育于生物教學之中——對高中生物遺傳變異的德育解析[J].新課程(下半月刊),2018(1).
[15]郭 勇.創設適宜情境,提升德育與生物教學契合度[J].學苑教育,2016(11):24.
[16]趙黔江.淺談生物教學中的德育滲透[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08(5):114.
[17]慈春燕.德育在生物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8(48).
作者簡介:何 娟(1983—),女,廣西橫縣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