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佳
摘 要:微博是一種新興媒體,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席卷社會的各個領域,并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關注和應用。一方面,微博由于其巨大的信息量拓展了大學生的思維,另一方面,微博因為其獨有的包容性和開放性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帶來了較大的沖擊。如何正確處理微博帶來的機遇和挑戰,成了大學輔導員面臨的主要問題。所以,高校輔導員必須要以正確的思想認識主動利用微博這一信息交互平臺,利用微博技術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并積極探索出一條新形勢下高校輔導員工作的新路徑。
關鍵詞:微博;高校輔導員;方法創新
微博是一種能夠即時分享信息和獲取信息的網絡信息交流平臺,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快速推進,越來越多的社會媒體通過各種方式將微博推向校園,大學生的微博使用量與日俱增。微博雖然是一種新興的網絡媒體,但是卻正以它不成正比的速度推爆整個大學校園。“今天你微博了嗎”,已經成為了當今大學生的普遍流行語,在此種形勢下,高校輔導員的教育方式、教育平臺以及教育環境都發生了顯著變化。
一、微博時代高校輔導員的工作新要求
1.輔導員角色的重新定位。根據教育部頒布的“普通高等學校輔導員隊伍建設規定”,高校輔導員是組織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人物,是大學生思想教育和日常管理的骨干人員。從傳統意義上來看,高校輔導員是施教者、管理者,但是隨著新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傳統的角色定位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工作任務要求。當代大學生的主要群體是90后,00后也開始逐漸步入大學校園,這些年青群體由于生長在較為復雜的社會環境,使得他們表現出較強的批判意識和維權意識,相對于80后,這一代年輕人更加注重自我,在日常生活中和學習中無時無刻不在張揚著自己的個性,但是與此同時,他們的內心又是十分脆弱的,強大的外表和敏感的內心形成了一個矛盾體,對于這樣一種群體,輔導員如果仍是以高高在上的施教者和管理者進行交流,必然會引起學生的排斥,很難被學生所接受。筆者曾在微博上發起關于“你眼中的輔導員”的討論,大多數學生更希望看到一個和藹的、充滿親和力并且與時俱進的輔導員,這種討論方式能夠引發學生們的信息反饋,讓輔導員也能積極找出自己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2.傳統的教育方式面臨著較大的挑戰。傳統的高校輔導員更多的是開展班級會議和學生一對一談話實現信息的交流和傳遞,這其中仍是輔導員占據教育主體。然而隨著新時代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斷增強,這種單方面的“說教”已經很難為學生所接受,并且很難起到預想中的教育效果,長此以往,還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所以,當下的大學生教育需要輔導員更多的考慮的學生的心理特點和信息交流特點。
二、微博時代下高校輔導員的新方法
1.轉變傳統的教育模式和教育理念,堅持以人為本。高校輔導員首先要正確意識到微博對于大學生的影響,充分意識到微博是一把“雙刃劍”,并且正視微博這一新信息載體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合理利用微博進行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其次,要勇于突破傳統的教育模式和理念,要積極探索出一條符合學生心理特征的教育路徑。然后是轉變傳統的輔導員為主體、以單方面灌輸和說教的教育方式,利用微博這一開放性的交互平臺,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即時接收到學生反饋的學習上和生活上的問題,讓大學生化被動為主動。最后,一位合格的輔導員應該積極聽取學生的意見,正確做到和學生的平等交流,了解學生內心深處的真正需求,激發學生內心的求知欲望。
2.將微博納入輔導員的日常工作當中,密切關注學生的動態。大學生的微博圈本身就是一個活躍性、開放性的信息交互平臺,學生們可以在微博上隨意發布自己的生活動態和情感動態,既可以是抱怨,也可以是分享喜悅。所以,微博是一個極好的讓輔導員了解學生日常動態的“快速通道”,和傳統的座談會、班級會議相比,具有更大的即時性和高效性,能夠讓輔導員了解學生的真實情感,并通過學生真切的思想動態具有針對性的開展思想輔導。所以,筆者建議高校可以把微博納入輔導員的日常工作任務之內,不僅能讓輔導員快速的了解到學生所關注的熱點信息,還能以一個較為親近的大哥哥或者大姐姐之類的關系和學生和諧相處,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偏差問題,化解學生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矛盾。
3.開展議程設計,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議程設置屬于傳播學上的理念,是指通過設置不同議題影響人們所關注的內容或者內容的先后順序。高校輔導員可以利用議程設計,在微博上創建出一個當下較為熱議的話題,讓學生在底下積極討論,比如同學們如何看待大學四年?關于國內當下的就業形勢和考研有什么看法?等等,這些都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探索欲望。此外,輔導員自身也可以加入討論之中,聽聽學生們的不同看法,并且通過評論和回復引導學生的評論走向,讓學生們話題的討論方向始終正確。實踐表明,輔導員參與到話題討論并進行評價回復,具有較強的教育效果,能夠快速的實現話題轉向。
三、總結
能夠順應微博時代給輔導員工作的變化,其關鍵在于輔導員的自身思想高度和素質能力。在微博這一新時代背景之下,每一位高校輔導員都需要做到與時俱進,并且在此過程中不斷提升自己的道德素修養和思想品質。此外,高校輔導員還要具備較強的媒介素養,主要包括對于微博傳播特征、傳播規律的正確認識和微博的應用方法。總之,輔導員只有正確、充分的應用微博,發揮出輔導員在微博中蘊含的巨大影響力和引導力,才能提升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的效率。
參考文獻:
[1]周彬彬.新媒體時代高校輔導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創新研究[J].智庫時代,2019(45):127-128.
[2]趙剛.論互聯網時代高校輔導員事務性工作的方法創新[J].新西部,2018(08):100+102.
[3]李立輝.試論微時代高校輔導員工作方法的創新[J].廣西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7,27(05):4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