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關鍵教育事件的解決,是實現教師能力、素質等方面提升的一大隱形平臺,它有獨特的標準。以高職《飯店工作日語》這門課中的“日語點餐服務”教學課堂為例,從課程背景、設計亮點、事件重現、反思評價四個方面對該課的關鍵教育事件進行了詳細介紹。同時,通過實踐研究,對解決關鍵教育事件能力的養成進行思考。
關鍵詞:飯店工作日語 關鍵教育事件 實踐研究
中圖分類號:H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20)06-0159-02
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關鍵教育事件的解決是實現教師能力、素質等方面提升的一大隱形平臺。“關鍵教育事件”取自“關鍵事件法”一詞,“關鍵事件法”是一種用于考察工作績效的有效方法。英國學者大衛·特里普首先在教育領域引入這一概念,他認為教師發展的關鍵在于——在沒有“正確答案”的情形下能夠培養和發揮教師的專業判斷力,而這種專業判斷力的培養需要從教學中的關鍵事件入手。
一、關鍵教育事件的內涵
關鍵教育事件包括的題材內容諸多,課堂教學、班級工作、社會實踐、家庭教育等均屬于該范疇。其中,課堂教學指的是與課堂教學相關的事件,例如課堂講解、回答、演示等。這些事件源于課堂實際教學,當然,并非所有的事件均屬于關鍵事件,判斷標準有三項:鮮明的教育主題;事件的典型性與影響力;師生對事件解決的評價。與課堂教學相關的關鍵教育事件均有鮮明的教育主題,事件的發生具有典型性與代表性,通過一系列方法對事件合理解決,并帶動師生對事件的解決效果產生積極評價,促進師生共同成才發展。
二、典型的關鍵教育事件實例
以高職《飯店工作日語》這門課中的“日語點餐服務”教學課堂為例,從課程背景、設計亮點、事件重現、反思評價四個方面,詳細介紹該課的關鍵教育事件。
1.課程背景
《飯店工作日語》是一門實用性較強的專業課程,它不單純依靠理論知識,還需要將理論知識上升至實際運用。與日常生活中的日語表達不同,飯店工作日語表達更加側重日語敬語的融入與自由使用。學生通過《日語精讀》課程已掌握大量日語基礎表達,尤其對日語敬語表達已有完善的知識體系架構。但如何將之前所學運用到實用性較強的《飯店工作日語》,是令學生較為頭疼的一件事。這一問題在“日語點餐服務”這一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學生為高職旅游日語專業二年級,未達到實習階段,學生很難將課本上的知識與實際運用結合在一起,導致學生未能真正理解敬語表達在“日語點餐服務”中的重要性。
2.設計亮點
將學生日常口語化點餐表達錄制成視頻,學生在觀看過程中,結合視頻中“服務評價為三顆星”這一要點,意識到自身在點餐表達上存在的錯誤,趁熱打鐵,通過一系列任務,逐步形成正確、完善的“日語點餐服務”表達。同時,任務形式多樣化,學生對任務的布置始終充滿期待,在完成的過程培養學生團隊協作精神。
3.事件重現
某高職旅游日語專業二年級,根據該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設置,于二年級第二學期開設《飯店工作日語》這門課程,該課程更加側重日語敬語的融入與自由使用,因此在新學期前兩周,任課教師并沒有立刻講授課本中的內容,而是帶領學生再次溫習日語敬語的學習(實際上,學生在《日語精讀》這門課上已經對日語敬語有了初步學習)。通過前期的敬語鞏固與“日語點餐服務”的理論篇學習,任課教師與學生都自信滿滿地準備迎接實踐篇“日語點餐服務”這一課。然而,就在學生以組為單位點餐表達實踐模擬時,問題出現了:一是部分學生仍然使用日常口語化表達句式,沒有使用敬語;二是即使有的學生使用了敬語表達,卻把敬語的三種類型混淆,造成了嚴重的表達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任課教師意識到前期的理論篇知識未能很好地在實踐篇中發揮出來,重新鞏固理論篇也是徒勞無效。如果直接說問題的存在,會打擊學生的積極性,使還未講的小組學生不敢開口表達了。于是,任課教師稍作調整,拿出教學用具錄音筆錄音,學生此時會更加精神抖擻,聲音響亮地進行表達。
本節課后,教師認真聽取了每組的表達音頻,選取了具有代表性問題的一組錄音,用于后續的教學。教師找來曾經教過的三年級學生3名,利用學校餐廳實訓室拍攝了一部日語點餐視頻,而該視頻中的音頻便直接導入了這個有代表性問題的錄音。在視頻的最后,加進了一個客人給服務員服務評價打了三顆星(滿分為五顆星)的情景。
第二次課上,教師對課前布置的作業——對官方評選出的“十大常州美味”菜肴名稱及菜肴特色的日語表達記憶情況進行抽查,在此環節中,學生的表現情況不錯。隨后,教師引出本課的教學目標——基于“十大常州美味”的相關表達,結合已學過的日語知識,能夠自由流利且準確地進行日語點餐及相關服務的日語表達,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精神和“食美常州”的自豪感。看到本課的教學目標后,學生們笑開了花,因為這些內容貌似掌握得很熟練了,孰不知之前的日語點餐表達存在著諸多問題。
接下來,教師播放課前制作的“日語點餐”視頻。剛開始播放時,學生對視頻中出現的學哥學姐面孔有強烈的親切感,慢慢地,有的學生臉紅了,貌似聽出來視頻中的聲音就是自己的聲音。觀看結束后,教師拋出問題——請思考客人給的評價是“三顆星”的原因。學生眾說紛紜,最終大家一致認為是敬語表達方面出現了問題。對此,教師公布本節課的五項任務:“辨變練現見”,即“敬語辨析、表達改變、配音練習、配音展現、成果見證”。
針對學生混淆日語敬語類型的情況,教師提前準備了八個點餐相關敬語表達音頻,學生在聽取過程中,通過超星教學平臺對每句話所屬的敬語類型進行選擇,教師實時了解學生的掌握情況,發現學生對尊敬語「お~になる」跟自謙語「お~する」更加易于混淆。
隨后,教師將點餐視頻中的音頻原文紙質稿發至各組學生,學生嘗試將原文中的日常口語化表達改為敬語表達,并將修改后的文章拍照發到班級飯店工作日語群共享,教師對各組完成的情況進行點評,發現學生積極運用到剛剛聽取的八個句子的表達方式,而對其他表達,尤其是鄭重語中“形容詞與ございます”的結合變形方法未能充分把握。趁熱打鐵,教師在群共享中上傳最佳會話表達模板,以及消音后的點餐視頻,各組根據最佳會話表達模板進行視頻配音練習,在保證表達準確的情況下,配音過程也可以對該模板進行適當修改,不一定按照最佳模板直接配音。在配音展現環節,組內學生分工合作,各組為了榮譽而戰,哪怕有的學生僅僅負責的是視頻播放及暫停設置。該環節過后,學生在日語點餐表達方面有了質的飛躍。終于到檢驗本次學習成果的時刻了,各組結合課前掌握的“十大常州美味”菜肴和特色的日語表達,進行“點餐及相關服務”情景操練。由于時間的關系,本次課只選取了一組學生上臺進行了成果展現,為了保證公平性和隨機性,此次的選取工作利用了抽簽軟件。此次,學生們能夠很好地將日語點餐流程準確、流利地展現出來,神情中還流露著自信,較上次課表達實現了完美的蛻變。
4.反思評價
通過一次課的五項任務,學生在日語點餐方面的表達有了完美蛻變,其原因有以下四點:
一是將官方評選出的“十大常州美味”融入課堂,培養了學生的親切感與自豪感。同時,在課堂上,首先檢查“十大常州美味”的記憶情況,既作為上次課作業完成情況的檢查環節,又作為新內容引出的導入環節。
二是針對“日語點餐服務”實踐篇第一次課上學生的表達錯誤,教師沒有立刻訓斥、也沒有立刻制止,而是采取錄音筆錄音,既尊重了學生個體、又為后續的教學工作提供了素材。
三是在實踐篇第二次課上,整個教學過程層層相扣,五大任務難度由淺入深,逐步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同時,任務形式多樣化,學生對任務的布置始終充滿期待。依托對視頻中“三顆星評價”的思考,學生充分意識到敬語表達的重要性。同時,該視頻在整個任務環節中貫穿始終,學生逐步掌握完整、準確的日語點餐表達流程。在教學特色上,依托多種技術手段,整個課堂高效化、趣味化、標準化、實用化。
四是學生的配音展現和成果見證之后,教師與學生互評和自評,培養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課堂最后的總結評價階段主要從以下三個角度進行:知識點總結、反思評價、再次思考。課堂導入環節中,分析日本客人給點餐服務員評價僅為“三顆星”的原因,做到首尾呼應。
三、養成解決關鍵教育事件的能力
針對教學過程中的關鍵教育事件,教師應該充分展示教學素質和專業知識水平,這就要求教師在平時教學工作中,重視以下習慣或能力的養成:
1.及時更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
隨著教學理念的不斷迭代,傳統的教學方法已經不再適合當今的教學課堂。教師除了通過互聯網了解到最新前沿理念外,也可以積極參與教學大賽、教學開放日,或者參與課題與論文的撰寫,這種切身參與的知識攝取途徑最為直接有效。
2.重視反思
每節課后,對本節課的課堂情況及時反思,這里的“反思”不僅針對課堂上出現的問題,也包括好的一面,形成課堂教學反思日記。通過反思日記,不斷回憶、思考課堂中各環節的利與弊,從而促進之后課堂的不斷改善。
3.以尊重學生為準繩
在課堂上面對棘手的關鍵教育事件不知所措時,教師要時刻謹記以尊重學生為第一要務,從學生的角度思考解決問題,即使該事件并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完美解決,但只要尊重學生,便能平穩暫緩,教師可以課后再去想辦法。譬如在本教學中的事件,教師未能在課堂上解決該事件,而是從尊重學生、不打擊學生積極性的角度拿出錄音筆做好錄音工作,課后再去思考怎么在下一次課中合理解決。
高職《飯店工作日語》課程是語言學習的理論+實踐課程,合理解決教學過程中出現的關鍵教育事件,既可以解決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困惑,又可以幫助教師能夠更加客觀、更加理智地對課堂進行把控。可以說,改變傳統高職日語教學方法,變“低效課堂”為“高效課堂”,提高教學質量是教師和學生共同關注的重難點。相信只要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理念和方法,教師就一定能找到開啟高職教學的金鑰匙。
參考文獻:
[1]胡慶芳.關鍵教育事件研究的國際背景與國內實踐思考[J].外國中小學教育,2010(4).
[2]胡慶芳.德育過程中的關鍵教育事件分析[J].思想前沿,201(16).
[3]程樂樂.論對外漢語課堂關鍵教學事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2017(11).
責任編輯:楊國棟
[作者簡介]王美玲,常州旅游商貿高等職業技術學校講師,碩士,研究方向:日語語言文學,日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