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小涵
摘 要: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對外交流貿易的層次不斷提高,多元化文化認知已經成為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必要教學內容。經過我國制度改革和經濟發展的不斷探索,多元文化認知教育在我國已經獲得了重視和普及,給現代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學方向和動力。在眾多的文化認知培養方式中,英語教學是培養學生進行多元思考和認知的重要手段。語言的特色包含了民族的特點和思考方式,對于培養學生的多元認知有著多樣性的作用和價值。對此,大學教育單位必須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對現有的教學思路和理念進行適當的調整和完善,使大學英語教育在實際教育工作中發揮出更多的作用。本文將對多元文化背景下,如何有效在大學英語課堂中開展跨文化意識教學進行分析和研究,以供參考。
關鍵詞:多元文化;傳跨文化意識;大學英語;教學策略
一、引言
一個民族國家的語言特點,反映了其民族性和民族思考方式。不同的語言呈現出的文化內容千姿百態,從語言入手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行培養和塑造,有著先天的優勢和作用。此外,我國的長期奉行英語基礎教學的基本策略,在上大學前,學生的英語能力和素養已經得到了初步的建立,利用英語進行跨文化意識講學對于我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英語語言是表意文字,和我國的象形文字有著顯著的差異,通過對差異性較大的文字內容進行學習,也更有助于學生換位思考意識的培養,促進學生綜合思維能力的提高。英語是目前國際上流行的通用語言,也能從側面反映出目前國際人們主流的思考方式和特點,通過對英語的有效學習,也能促使大學生對國際形勢進行有效的分析和思考,促進大學生建立更健全的世界觀認知。
二、跨文化意識概述
人是社會性動物,其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受到更多文化方面的限制和束縛。隨著我國對外開放程度的不斷加大,當代學生不僅要對自身的傳統文化進行充分的學習和理解,同時需要建立多元文化背景下的跨文化視野,才能對人類社會做到更深刻的認知,促進自身綜合能力和水平的提高[1]。
跨文化意識要求學生以其他國家民族的文化特點思考問題。語言和文化帶來了階段的民族差異化和思維方式差異。例如,東西方文化之間就有著明顯的區別和自成一體的文化體系。相對的西方文化更崇尚個人自由和價值的實現,而東方文明則更加務實,強調集體的價值和作用。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全球化發展的趨勢不斷加強。合作交流才是國家發展的必然出路,對此我國必須積極的參與和介入到國際商貿、事物活動中,促進國家兼收并蓄的發展和繁榮穩定。對此在與世界其他文化交流的過程中,我們必須做到能夠在他國文化背景下進行問題思考和分析,促使國際間的交流合作能夠更加順利的進行。因此,國家需要培養高端人才的跨文化思考方式,使高等教育的內容和質量能夠和國際接軌,促進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和諧交流、共同發展。此外,跨文化意識的建立,對于學生個人綜合素質和能力的提升都能夠發揮巨大且獨到的作用,對此我國的大學教育應該在實際辦學中進行相關教學內容的積極推廣。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文化差異呈現出的特點
了解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差異,有助于學生對文化差異之間的了解,促使學生在多個方面對自身的行為習慣和思考方式進行換位思考式的訓練,使學生的多元文化思考體系得以建立和發展。
(一)思維的差異性
世界民族根據自身的生存境遇不同,演化出了多樣的差異性。其中思維差異便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體現。例如,英語語言在使用的過程中,更注重詞匯量和語法之間的邏輯,促使掌握英語能力的人更重視邏輯思維上的推演和思考。而漢語語言則重視意境的表達和語言包容性,使得漢語呈現精彩紛呈且兼收并蓄的特點。不同文化的人在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上也呈現出各自的特點。例如,西方在文化演變過程中,對自然科學不斷的重視和發展,使科學精神和價值觀得以建立和發展。在東方文明中,對于人和政治之間的基本訴求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和思考,同時在哲學自然價值方面貢獻了更多的內容。
(二)文化上的差異
文化差異在民族的服裝、飲食文化、民族藝術等方面都有著巨大的差異。這點從東西方的吃穿住行等生活習慣和觀念上都有所反應。
(三)其他方面的差異
多元文化帶來的包括肢體語言上的差異、地域文化差異都有所體現。例如,東方文明有鞠躬、抱手等文明禮節,而西方文明則是握手、親吻居多。在地域文化上的差異諸如民族節日上的差異、經濟基礎上的差異等。
四、分步驟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行教學和培養
一個人的思維方式是經過長期的教導以及潛移默化的影響而形成的,如果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必要的對比和聯系,人們很難意識到自身行為和習慣上的文化差異。對此,在對學生跨文化意識培養的過程中,也需要逐步的對學生的思考方式進行教導和影響,促使學生逐漸意識到文化思維上的本質差異,從而促進學生建立全新的獨立的文化意識,使學生的多元文化概念和思維模式得以有效培養。
(一)建立分階段目標
在跨文化意識教育中,分階段的教育目標能夠使學生更有效、快速的建立跨文化認知[2]。首先在第一階段,促進學生對差異文化的了解,并培養學生對異域文化的學習興趣。對其他文化的學習興趣是培養學生跨文化知識的第一步,了解更多的異域文化知識,能夠使這一階段快速實現。例如在我國教育中,學生對宗教的傳播和發展總是充滿好奇,無法有效的理解宗教指導人行動的做法。對此,教師在教學中就可以對國外的宗教知識進行一定的普及,促進學生對異域文化學習建立興趣。第二階段,學生需要通過自主學習和對比,對文化差異性的深層次原因進行更多的學習和分析。文化意識印刻在人的潛意識中,學生只有主動的對相關的跨文化內容進行思考,才可能有效的對多種文化進行區分,促進自設跨文化思考方式的建立。第三階段,學生已經能夠利用理性思維方式對異域文化和行為進行分析和解釋,并能夠通過生活實例將自身的思考結果付諸實踐。第四階段,通過長期的實踐積累,學生已經能夠在多種文化意識下進行自由切換,使自身的跨文化意識得以最終形成。值得注意的是,學生在學習異域文化的過程中,要保持批判和理性的意識,對異域文化做到清晰的認知,防止最終學習本末倒置,造成思維和文化歸屬上的混亂。
(二)培養學生的多元文化意識和平等交流意識
民族文化的差異來源于生存環境的差異,在本質上各民族擁有平等的生存權利,在不違背人類基本道義和法律的情況下,其生活特點和方式應該得到尊重和理解。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保持開闊的視野,從多個民族的多種角度對文化意識進行了解和學習,以促進自身跨文化意識的不斷深入發展,使自身的文化理解能力得到增強。最后,在學習過程中要堅持以唯物主義和辯證觀點進行思考分析,避免掉入一些種族論、歧視言論的言論陷阱,給自身的學習造成影響和困擾[3]。
五、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策略
首先,教師在教學過程要發揮主導作用,利用英語課程培養學生的跨文化學習興趣。在大學英語課堂中,學生對基礎的英語內容已經進行了基本的掌握。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注重興趣教學和案例教學,促進學生將英語課程和現實生活的進行聯系思考,促進學生跨文化思考意識和興趣的建立。可以介紹一些差異性較大的文化活動和案例內容。例如,圣誕節的現實意義是宗教上的隆重節日,而美國的感恩節實際上是為了感謝印第安人貢獻出的土地等。通過英語對傳統西方節日進行解釋,以幫助學生有效的理解西方人思考的內在機理。例如,為什么美國有“山巔之城”的比喻,美國的社區管理是怎樣形成的,反應了美國怎樣的生活思考方式和社會結構。為什么“山姆大叔”能夠代表美國的形象。西方國家為什么總是染指中東事務等。通過一系列的話題引導,使學生對英語國家產生更深刻的認識和理解,提升學生對英語等多種文化的學習和了解興趣。
其次,教師在教學中要利用細節內容解答學生對英語內容的疑惑,促進學生對跨文化內容的有效學習和認知。在大學英語授課過程中,教師要及時地分析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問題,并對學生進行及時有效的指導,促進學生對英語思維方式更深刻的思考和理解。例如在名詞解釋過程中,可以引述西方文字的嚴謹性,為什么大量的專業論文都是使用英語進行發布,以此來幫助學生區分英漢語之間的差異性等。
再次,教師應該制定長期的教學策略,使跨文化理念對學生形成潛移默化的影響。在跨文化意識培養教育過程中,教師需要依據目標制定的策略,對學生的跨文化意識進行階段性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對英語文化的認知。例如,要求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一些資料收集或者收看一些英語文化影視作品,讓學生進行自主的行為分析和比較。例如,在特定情況下,英語國家的人可能和本國國民表現出的行為差異性[4]。例如,中國人通常將午飯作為一天中的正餐,這暗合了怎樣的生活理念;而西方人將晚餐視為正餐,則反映了西方人怎樣的生活方式。通過細節上的分析和研究,促進學生跨文化意識的逐步發展,使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找到文化差異的根源。
最后,組織一些跨文化實踐檢驗活動,促使學生在實踐中獲得更多的認知和學習機會。在大學英語課程跨文化意識培養過程中,檢驗和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相關理念學習的重要方式和內容。對此,教師在課堂教育中可以尋找一些西方國家實際話題進行討論,促進學生對西方文化的認知。或者利用信息技術對西方當代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等內容進行分析,以促進學生對西方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使學生能夠更加辯證的看待東西方文化方面的差異性。
六、結語
多元化背景下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是現代教育發展過程中一個縮影,同時也是國人和學生理解文化思維方式的重要途徑。對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對意識文化方面的差異性進行普及教學,促進學生對文化意識更加深入的思考,促進學生在新的教育發展形勢下,其跨文化意識和認知得以有效的培養和建立。
參考文獻:
[1]唐瑩,馬麗娜.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價值分析[J].祖國,2017(12):202.
[2]李黎.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校園英語,2018(24):20.
[3]孫麗.淺談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的培養[J].長江叢刊,2017(17):51.
[4]王建紅.高職大學英語教學中跨文化意識培養分析[J].中外企業家,2017(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