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叢珍 唐開陽
摘 要:在教學改革的過程之中,各種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備受關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實現學生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的綜合提升,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真實狀況,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將課堂交給學生,讓學生自由發揮,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保障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對于高中數學這門實踐性和應用性比較強的學科來說,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及提升尤為關鍵,教師需要將課堂交給學生,采取創造性的教學策略和教學手段來提升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保障學生能夠掌握適合自己的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高中數學教學質量及水平的綜合提升,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
關鍵詞:高中數學教學;歸納推理能力;切入點
一、延伸概念教學的內容
數學是高中教育教學階段中的重點學科,這門學科對體現學生的主體價值、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行為習慣、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大有裨益。為了實現學生的良性成長和發展,保障高中數學教學作用的有效發揮,教師需要以前期的概念學習為依據,明確不同教學環節的核心要求,將概念學習與學生的實踐學習相結合,在保障學生打下扎實理論基礎的前提之上推動不同教學實踐環節的落實。只有這樣才能夠充分體現數學這門學科的教育價值,保障學生能夠學有所獲。其中概念學習是數學教學之中的基礎環節,概念屬于數學理論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只有保障學生打下扎實的理論基礎才能夠體現實踐教學的指導作用,實現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及水平的綜合提升。教師在開展教學實踐活動之前需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了解概念教學的核心內容。在對目前的高中數學課程進行分析和研究時不難發現,大部分的概念教學都可以采取歸納推理的形式來落實,教師需要以創造性的教學策略為著眼點,注重對學生的有效引導,為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提升以及鍛煉提供更多的機會以及平臺,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的全面成長,保障學生產生不斷學習的動力。
比如在學習等比數列時學生對等比數列以及等差數列的理解和認知比較淺顯,非常容易出現概念混淆的情況。首先,教師可以以等差數列的學習為著眼點,然后讓學生在自主理解的過程之中對等比數列進行簡單的推導,了解等比數列以及等差數列的相同點以及不同之處。其次,問題啟發式教學所采取的效果較好,教師可以提問學生等差數列的具體定義,然后鼓勵學生通過類比和猜想來了解數列的具體形式,分析等比數列與等差數列的核心及要求。最后,為了加深學生的理解,鞏固學生已有的認知,教師還可以采取案例教學的形式,明確不同教學環節的核心要求,將不同的概念引入學生的自主學習過程,保證學生能夠對所學習的知識有一個深刻的認知,真正地實現舉一反三和學以致用,以此來提高個人的歸納推理能力以及實踐應用能力。
二、找準歸納推理的切入點
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是一個長期性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師需要重新調整教育策略,關注與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明確歸納推理能力的核心內容以及實踐策略,在引導和鼓勵學生的過程之中實現教學資源的合理利用及配置。其中,循序漸進的教育教學理念尤為關鍵,教師應該注重對學生思維上的引導,將自主推理以及自主實踐的機會交給學生,讓學生能夠獲得更多自由發揮的機會。首先,教師可以以情境教學為依據,找到歸納推理的切入點,鼓勵學生自主發展個人的思維,實現不同知識的有效靈活運用,通過展開聯想以及合理應用來提高個人的邏輯思維能力,保證學生能夠對數學知識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其次,教師需要注重引導學生對不同的知識點進行分析,以培養學生的知識遷移能力為著眼點,實現新知識與舊知識之間的有效互動。其中,舊知識的學習是基礎,教師可以以此為前提開展全新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結合個人以后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進行主動的反思以及總結,對個人的學習能力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個人學習能力以及歸納推理能力的綜合提升。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明確歸納推理能力培養的核心及重點,積極加強不同細節要素之間的聯系和溝通,站在學生的角度重新調整教學策略,只有這樣才能夠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找準歸納推理的切入點以及突破口。
三、關注歸納推理的類比分析
在開展高中數學教學活動的過程之中可以看出,不同數學知識點之間存在一定的邏輯聯系,對此,教師需要注重類比分析以及研究,了解歸納推理與類比分析之間的相關性。其中,教材是整個教育教學實踐活動的重要依據,為了實現高效課堂、加強不同教學環節之間的聯系,教師需要以學生為中心,了解不同知識點之間的異同點,以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為原則,綜合考慮不同的教育教學環節,堅持以學生為主體的教育教學理念,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綜合提升。其中不同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較為復雜,教師需要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以概念學習為依據,關注學生在概念應用過程中所遇到的困難和障礙,明確不同概念教學的核心要求,以發展性的眼光看待學生,重新調整教學思路,給予學生更多自由發揮的空間,保障學生能夠在與教師進行交流和溝通的過程之中說出個人的真實意見,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整體上提高個人的學習能力。
數學對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及實踐應用能力提出了極高的要求,有一部分高中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之中產生了許多消極應對的情緒以及負面心理。學術界和理論界在對這一現狀進行分析和研究時明確提出,數學教師必須以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及提升為依據,將符合學生學習能力以及學習興趣的教育教學內容融入主體教學環節,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以及學習偏好。將創造性的教學策略與學生的自主探究活動相融合,以此來體現學生的個性化成長和發展要求,實現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的穩定提升,不斷促進高中數學教學實踐活動的順利開展,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和實踐研究的過程之中對數學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和理解。
需要注意的是,學生的社會生活實踐經驗不足,個人的學習能力以及教育基礎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教師需要積極踐行以人為本、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在類比分析以及歸納推理引導的過程之中將課堂交給學生,采取循序漸進的教學策略,保障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夠學有所獲、學有所成,只有這樣才能夠實現學生數學成績的綜合提升,保證每一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公平學習的機會,掌握數學這門學科學習的技巧和核心。
結 語
在高中數學教學的過程之中,學生歸納推理能力的培養尤為關鍵,教師需要明確學生的個體差異性,堅持學生的主體地位,找準數學教學的突破口,將更多豐富多元的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自主實踐活動相聯系,擺脫傳統教學模式的桎梏并構建高效課堂。讓學生能夠在與教師進行交流的過程之中,對數學這門學科有一個全新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夠主動地利用個人所學習的數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中的相關問題。
[參考文獻]
[1]沙志峰.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歸納推理能力培養的研究[J].數理化解題研究,2019(9):29-30.
[2]劉鳳娣.在高中數學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歸納推理能力[J].考試周刊,2014(54):54-55.
[3]白 杰.高中生數學歸納推理水平的調查研究[D].蕪湖:安徽師范大學,2017.
[4]任雪雪.高中生數學歸納推理能力測評及教學對策研究[D].南寧:廣西民族大學,2019.
[5]林玉慈.高中數學課程中歸納推理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5.
[6]王 瑾,史寧中,史 亮,等.中小學數學中的歸納推理:教育價值、教材設計與教學實施——數學教育熱點問題系列訪談之六[J].課程·教材·教法,2011(2):58-63.
[7]郭興娥.培養高中生數學歸納推理能力教學研究[D].西安:陜西師范大學,2018.
[8]李興貴,王新民.數學歸納推理的基本內涵及認知過程分析[J].數學教育學報,2016(1):89-93.
[9]王世芳.數學教學中歸納推理意識的滲透[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36):28.
[10]郭雪丹.談歸納推理及其教學[J].數學之友,2018(5):9-10.
[11]王世芳.數學教學中歸納推理意識的滲透[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36):28.
作者簡介:黃叢珍(1983—),女,土家族,湖北鶴峰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
唐開陽(1983—),男,廣西玉林人,中學一級教師,本科,研究方向:高中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