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朵 周莉莉 李驊庚
摘? 要:新時期,在專業課程教學中引入課程思政教育理念,是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的必然要求。但如何挖掘思政元素,并“潤物無聲”地融入到專業課程中是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和難點。該文以《隧道施工技術》專業課程為例,充分利用典型工程案例、真實工程問題、課堂活動形式等渠道挖掘思政元素,并闡述實施課程思政的具體做法,以期為交通土建類專業課實施課程思政提供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課程思政? 交通土建類專業? 思政元素? 工匠精神
中圖分類號:G642.0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2(c)-0091-02
高校教師要把立德樹人作為中心環節,把思想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1]。因此,要求我們必須要改變高職院校專業課教學與課程思政教育“兩層皮”的現象、改變重技能傳授輕思想培育的狀況。同時,在專業課教學中應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實現與課程思政教育的有機融合,將思政教育滲透于專業教學全過程中,充分發揮好該專業課程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從而促進學生健康全面地發展[2]。
1? 挖掘課程思政元素的方法
(1)從介紹著名專業人物中挖掘思政元素。通過介紹交通土建類專業相關專家大師的事跡,講述關于他們堅持不懈、勇于奮斗、樂于奉獻的故事,以此激勵學生愛崗敬業,努力發揚改革創新的時代精神。
(2)從舉例典型工程案例中挖掘思政元素。列舉我國交通土建技術方面的一些重大突破和發展的案例,挖掘其中相關的思政元素。以此提高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增強學生愛國主義情懷,并引導學生要通過不斷實踐和創新,發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3)從列舉真實工程問題中挖掘思政元素。通過舉例工程施工中因人為因素導致的安全事故,并分析其產生的原因及危害。將其中蘊含的“責任意識”“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觀”等思政元素挖掘出來。
(4)從規范學生課堂行為中挖掘思政元素。專業課老師可制定相關的考核標準來引導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養成,從而規范學生日常行為。如上課不遲到、不早退,按時完成作業、不抄襲作業,課后隨手把垃圾帶走等,以此樹立學生“規矩意識”,養成“守時”“重誠信”“講文明”的好習慣。
(5)從組織課堂活動形式中挖掘思政元素。基于項目式教學方法的基礎上,教師在課堂上可布置任務,并組織學生進行分組討論、分組匯報成果等教學環節,以此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發揚團結合作的精神;完成任務后采用教師點評、學生互評的評價方式,提高學生相互學習的意識,并且可讓認可度高的學生來樹立榜樣,利用“榜樣意識”帶動同學一起學習[3]。
(6)從布置課堂作業練習中挖掘思政元素。在課堂上指導學生識圖、工程量核算等課堂作業時,要求學生做到細致、認真、嚴謹,將工匠精神貫穿于執行任務全過程中,培養學生養成注重細節,一絲不茍的習慣,凡事都力爭追求卓越、精益求精[4]。
(7)從開展專業實訓活動中挖掘思政元素。通過組織課程實訓、技能競賽、識圖比賽等活動,讓學生將課堂上所學的專業知識通過實踐的方式得到進一步的理解及鞏固,并引導學生深刻認識到:實踐是認識的來源,也是認識發展的動力,更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從而讓學生領悟馬克思主義及中國化的理論真諦。
2? 《隧道施工技術》德育目標
專業課老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應注重學生思想上的教育。把為人處世的道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職業道德觀、工匠精神等融入到專業課程的教學當中,充分發揮好該專業課程的思想教育和價值引領作用,使學生成為“底色亮、實踐強,有情懷、敢擔當”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
2.1 堅定學生的理想信念
充分挖掘該課程知識點所蘊含的政治理論等思政教育元素,詮釋黨的理論路線及方針政策,講好黨史國情,引導學生聽黨話跟黨走,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2.2 厚植學生的愛國情愫
充分挖掘該課程知識點所蘊含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革命文化、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等思政教育元素,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文化自信心,引導學生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弘揚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學生愛國、勵志、求真、力行。
2.3 培養學生的道德觀念
充分挖掘該課程知識點所蘊含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思政教育元素,重點開展社會責任和個人誠信教育,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
2.4 培育學生的職業素養
充分挖掘該課程知識點所蘊含的工匠精神,職業道德觀等思政教育元素,講好魯班故事、工匠故事、校友故事,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作風、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培養學生“逢山修隧遇水架橋”的“野外作戰”精神,引導學生成為新時代“匠”人,教育學生明德、建業、精作、筑能。
3? 《隧道施工技術》課程思政實踐
該門課程基于工作過程的任務驅動式課程體系,以隧道工程施工流程為主線,闡述實施課程思政的具體做法。
任務1:隧道施工準備階段。
思政元素:細致認真、職業道德;實施方案:熟悉、審查圖紙及有關資料,及時發現隧道圖紙中可能存在的錯誤,培養學生細致、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講究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并對于隧道施工材料的準備,其質量必須要符合標準,不能以次充好,不顧質量盲目蠻干,因為使用劣質材料可能導致隧道坍塌,引發事故。列舉個案引導學生要做誠信工程,要做有責任心、有良心的工程師。
任務2:隧道施工階段。
(1)隧道進洞方法。思政元素:綠色發展、生態文明;實施方案:列舉事例告訴學生必須要選擇正確的進洞方法,并采取防護措施來有效保護地面建筑物和地表植被,以此防范滑坡、泥石流等不良地質災害的發生,做到“綠色”施工,爭做“生態文明”建設。
(2)明洞襯砌施工。思政元素:遵紀守法;實施方案:教會學生識讀明洞襯砌結構圖和鋼筋圖,并說明這些圖紙必須要按照標準規范設計,而這些標準規范就是“國家的法律法規”,以此告誡學生必須要依據圖紙施工,同時教育學生必須遵紀守法、樹立規矩意識。
(3)圍巖的分級。思政元素:團結合作;實施方案:老師布置任務并安排學生分組,學生根據地質等條件劃分圍巖的級別并以此選擇施工方法。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并匯報其成果,以此提高學生的組織管理和語言表達能力,同時讓學生懂得團結合作的重要性。
(4)新奧法施工。思政元素: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實施方案:對比礦山法而言,新奧法充分發揮了圍巖的承載能力,它的思想是對待圍巖要像對待朋友一樣,去愛護它、保護它、幫助它。以此引導學生要懂得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無形之中自然也會反饋于人類。
(5)鉆爆設計。思政元素:安全性;實施方案:隧道埋設炸藥后,利用起爆材料進行引爆這一過程非常危險,特別需要注意安全,引入事故案例,告誡學生施工安全無小事。
(6)裝碴、運輸、卸碴。思政元素:敬業、螺絲釘精神;實施方案:隧道運輸組織工作非常重要。舉個例說明如運輸工作組織不好,就會造成混亂,堵塞軌道,積壓車輛,使石渣運不出,材料運不進,直接影響各道工序的正常施工。以“螺絲釘”例子教育同學們要充分發揮好個人作用,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做好本職工作,不影響到整個團隊。
(7)超前支護。思政元素:精作、敬業;實施方案:例舉未做超前支護或支護施工不細致導致隧道坍塌的案例,以此引出一絲不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同時教育學生在做超前支護施工的時候,其工作態度關乎人的生命,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足夠敬業。
(8)初期支護。思政元素:敬業、勞動觀;實施方案:隧道工作面很小,施工基本不受晝夜更替、季節變換、氣候變化等因素的影響,施工環境較差,并且在初期支護中環境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如噴射混凝土產生粉塵等。這就需要施工員具有吃苦耐勞、連續作戰的敬業精神[5]。
(9)隧道防排水施工。思政元素:實踐觀、創新;實施方案:隧道無釘孔鋪設防水板技術的成功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杜絕了有釘鋪設所帶來的滲漏水問題。該技術實現了防水層的密實性和完整性,極大地提高了隧道工程中的防水可靠性。以此來教育學生要通過不斷實踐和創新,發明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
(10)二次襯砌施工。思政元素:實用性、大局意識;實施方案:二次襯砌采用模筑混凝土施工,不僅能提供安全儲備或承受后期圍巖壓力,而且還可以作為防水層最后一道防線。以此教育學生想問題看事物不能太片面,應該要全面,要講究實用性,要有大局意識。
任務3:隧道竣工驗收階段。
思政元素:細致認真、職業道德;實施方案:要仔細查看竣工驗收項目資料,并且驗收要符合規范標準,不能弄虛作假,要有職業操守。并且強調工程質量是要負終身責任的,一旦出現事故,終身追究法律責任,引導學生要做遵紀守法之人。
4? 結語
《隧道施工技術》是交通土建類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課程的目的讓學生掌握隧道的基本知識及施工方法的同時,更要清楚作為一名工程師應該具備的職業操守與文化內涵。因此,專業課老師要充分挖掘、提煉該課程知識點所蘊含的思政元素,并找到其植入的方法,重新編寫教案,改進教學手段,完善課程考核方法,以此循序漸進,才能培養出新時代需要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和行業精英。
參考文獻
[1] 習近平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強調:把思政治工作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開創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發展新局面[N].人民日報,2016-12-09.
[2] 余皖婉,周曉.課程思政融入外科學教學的路徑探索[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8):52-54.
[3] 黃美燕.基于道路橋梁工程技術專業的高職課程思政改革的探索研究[J].智庫時代,2019(32):264-265.
[4] 崔馨丹,李平川,吳佩年,等.工程制圖課程思政教學途徑探討[J].科教文匯,2019(8):84-85,92.
[5] 陳丹.《橋涵施工技術》課程思政的實踐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9(10):193-194.
[6] 唐海風.課程思政:高職專業課教學融入思政元素的路徑[J].科技風,2018(3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