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競霞
摘 ?要:翻轉課堂是最近幾年中國內外興起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對我國傳統課堂教學形成明顯影響。將翻轉課堂應用于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對知識學習的積極性,在短時間內高效學習英語知識。筆者在教學實踐中積極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方法,現針對教學歷程做出回顧,提出幾點反饋意見,以期與同行分享經驗。
關鍵詞:高中英語 ?翻轉課堂 ?教學設計 ?意見反饋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20)03(b)-0136-02
信息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教育產業改革歷程,為翻轉課堂在學科教學中的應用創造了良好的條件。翻轉課堂能滿足學生個性化的學習需求,且該種教學模式在美國課堂中取得了巨大成效。近些年,我國也積極對該種教學模式進行實踐,并探析其和我國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結合點,促進翻轉課堂在我國教育領域中生根發芽。高中英語教師應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有全面的了解,并立足于課堂較長實況,真正感悟該種教學模式所帶給我們對當下教學問題的思考,以進一步完善教學模式,優化英語課堂教學質量。
1 ?概念分析
所謂的“翻轉課堂”,也被稱之為“點到課堂”,實質上就是教師在課前創建教學視頻,學生在課下觀看視頻內教師講解內容進行學習,回到課堂中和教師、同學面對面交流與完成作業的一種模式。翻轉課堂通過調整傳統課堂教學中知識傳授與內化的過程中,扭轉了師生的角色,并實現了對課堂時間的重新規劃與高效利用,使高中英語教學在新方法的支撐下有效運行。
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中,教學內容是主要載體,可以被視為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流程而規劃的一種情景教學模式,在該模式中自主學習、移動學習等多種方法均體現出較好的適用性[1]。翻轉課堂可以作為學生課前自主學習的材料,在課后復習中也發揮重要的輔助作用。
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成要素
任何一種教學模式的建設均有一定的構成要素,解讀教學模式能協助教師更為深刻地理解教學模式的本質。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常涵蓋如下幾個因素。
(1)理論依據。每種教學模式的背后均有頂教育理論做支撐,其所涵蓋的思想會滲透至教學模式的各個因素、各個流程中。比如,在翻轉課堂中使用的非指導教學模式的理論指導思想為“人本主義”[2]。
(2)教育目標。其是教學模式的核心,穿插之教學模式全過程中。教育目標對教學模式的開展方向發揮引導作用。比如,翻轉課堂中的非指導性教學模式的目標就是協助學生找到自我、實現自我、并在學習過程中逐漸樹立自主意識。
(3)實施條件。教學目標在運行過程中為達成預設目標,就一些有相關條件的輔助。比如,在高中英語翻轉課堂中促使教育目標達成要具備的基礎條件有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及方法、教學用具等。
(4)實施流程。即教學模式擁有其特點的操作流程,并在相應的流程中應落實的任務。其設定了教師在各個活動中要落實的任務。
(5)評價。包括評價方法與評價標準。在翻轉課堂中采用了多維度評價方法,包括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及教師評價
3 ?為提升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質量做出的意見反饋
3.1 課前模塊
3.1.1 教師備課
為實現對高中英語知識及學生學習情況的有效管理,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實施過程中,教師要建設固有的網絡平臺,定期將微視頻上傳至其上,供學生在課前在平臺上自主學習與溝通。在翻轉課堂中,教師先要進行集體備課,結合新課標高中英語教學相關要求,加強對教材內容及學情的分析,設定明確的教學目標,規劃要要教授的知識點后,教師可以采用專門錄課軟件或手機等工具對知識點進行視頻錄制,要求所講解的知識內容要有字幕與之相配合。在完成后微視頻錄制工作以后,教師需依照課程教學目標,為學生提供基礎練習題并將其穿插至相應知識點視頻上,其作用是協助學生在學習活動中能自我測試。
比如,在《Earthquakes》備課活動中,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與地震、海嘯等自然災害相關的圖像與圖片資料,并將hake、rise、burst、canal、steam、ruin、injure、destroy、quake等描寫自然災害詞匯和詞組穿插之小視頻中,協助學生能在情景中學習該課程中最基礎的知識,并幫助學生能較直觀地了解課程梗概,這樣教師便能在課堂教學中更順利地推進教學方案。
3.1.2 學生自主學習
在翻轉課堂前期,學生可以使用智能手機或電腦在設定的時間中自主觀看教師提供的微視頻資料,學生可以依照自身的學習能力、對課程知識的熟悉程度自行調整視頻進度,并針對不理解的地方,及時做好標記。學生還可以在網絡平臺上與同學或教師交流對某一問題的看法,教師也要做到及時答疑解惑[3]。比如,針對《Earthquakes》微視頻,學生在網絡平臺共同探討“What are the predictions of an earthquake?”“How to reduce the damage of an earthquake?”話題,在網絡平臺上,學生們對問題的各抒己見,形成了良好的自主探究氣氛,這是學習興趣、自主學習意識有效培養的基礎。
3.2 課堂教學模塊
3.2.1 構建教學環境,設定學習任務
在高中英語教學課堂中,教師應結合網絡平臺上學生的反饋情況,依照課程的重難點,明確設定學習任務。學習任務可以被視為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做出的期許。在課堂中,英語教師為學生設定的學生任務是掌握“由That/Which/Who/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
3.2.2 獨立應對問題
和傳統教學課堂相比較,學生主動性強是翻轉課堂的朱濤特點,在翻轉課堂中,教師開展活動的宗旨是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通過獨立分析、探索、實踐、質疑、創造等形式達成學習目標。為進一步優化課堂教學質量,教師應參與到學生自主探究過程中,有針對性地做出指導,整體提升學生在該種教學模式下的學習效果。在《Earthquakes》課堂教學中,教師組織學生以小組合作形式歸納“由That/Which/Who/Whose引導的定語從句”之間的共同點,進而對定語從句的概念有更為深刻的認知,在此基礎上明確定語從句與先行詞之間的相關性,這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合作精神的有效方法之一。另外,教師還組織學生觀看微視頻,合并兩個單句,嘗試使用一個句子去修飾另一個句子(A boy is crying. He's got lost in the shop=a boy who is lost in the shop is),其目的是鞏固學生對定語從句中主句與從句間關系理解的深度性。
3.2.3 成果展示與總結評價
學生經過獨立思考與合作探究以后,會得出個人或小組的研究成功,學生個人或小組代表在課堂中匯報并展示成果。在學習成果展示的過程中,教師要盡力構建出一個允許學生傾聽、思考、評價、質疑及提問的氛圍。之后是教師從個體、整體角度出發做出評價點播,教師對重點、難點知識集中式講解,對課程所教授的知識進行系統化梳理,進一步強化學生對知識理解、掌握的效果[4]。
4 ?結語
在高中英語課程教學中,為保證翻轉課堂教學效果,教師一定要轉變傳統教學理念,加強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合作能力的培養。在現代信息技術便利條件的支撐下,構建學生終身學習體系,提升課堂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英語素養發展進程。
參考文獻
[1] 龍風華.從動機理論看英語翻轉課堂下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英語廣場,2019,21(11):80-82.
[2] 周婉娜,王曉麗,趙梅妹,等.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微積分教學實踐中的探索[J].課程教育研究,2019,17(42):61-62.
[3] 遲寶華,吳延豐.微課視角下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9(42):232-233.
[4] 惠苗.基于4C/ID模型的SPOC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施[J].西昌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12(3):9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