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莉
摘 要:在全新的教育教學形勢下,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立足于語文學科的特點,注重將“讀”與“寫”教學進行結合,做好讀寫訓練,從而使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更好地學習與理解,以培養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進一步促進小學生的發展和進步。本文在對小學語文讀寫訓練策略分析過程中,注重立足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將核心素養培養與讀寫訓練進行結合,以提升讀寫訓練的針對性,使小學生更加有效地進行讀寫鍛煉,提升小學生表達能力,為小學生日后的生活及學習提供強有力的幫助,以實現小學生全面發展和進步的目標。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語文;讀寫訓練
一、 前言
小學語文讀寫訓練工作的開展,要對新課程改革及素質教育改革背景做好把握,提升小學語文讀寫教學的針對性,進一步培養小學生語文思維和語文核心素養,使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更加有效的利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讀和寫這一教學形式做好把握,使讀寫綜合化的發展,并促進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提升,使小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進行更好的理解和運用。因此,教師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時,要把握語文學科核心素養的內涵,將核心素養滲透到語文讀寫訓練中,為促進學生素質綜合發展打下堅實基礎。通過語文核心素養,有效地開展讀寫訓練,使小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和進步,并為小學生日后的成長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
二、 小學語文核心素養的概述
在《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指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的開展,要立足于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和發展,以促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及進步。小學語文核心素養是學生學習語文知識,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的基礎。小學語文核心素養包括了必要的語文知識、豐富的語言積累、熟練的語言技能、良好的學習習慣、深厚的文化素養、高雅的言談舉止等六個方面內容。通過立足于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內容,針對性地開展小學語文讀寫教學訓練,有助于提升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及運用效果,促進小學生更好地成長及發展。
三、 小學語文讀寫訓練教學存在的問題及不足分析
在開展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沒有對教學關鍵點進行有效把握,使語文教學工作缺乏針對性,對知識技能的培養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和不足。受此影響,導致小學生難以對語文知識點進行有效理解和掌握,制約了小學生的成長及發展。關于小學語文讀寫訓練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學關注點比較單一、片面
為了有效地促進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及運用,很多教師在進行讀寫訓練教學時,將目標放在小學生寫作能力培養上,對“寫”的關注度較高,忽略了“讀”的作用,使讀寫訓練失衡,沒有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認為學生的寫作能力對于學生學習、運用語文知識起到了重要的影響,對寫作教學予以了高度關注。寫作教學時,為了提升小學生的寫作能力,很多教師要求小學生在作文選、優秀篇章上摘抄經典名句進行背誦。這一方式雖然使小學生積累了語言知識,但是缺乏語言的應用語境,使小學生難以對寫作素材進行有效應用,沒有起到提升小學生寫作能力的作用。同時,由于教學關注點的單一,也影響到了讀寫訓練的效果,制約了小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的有效培養。
(二)教學方法存在一定的滯后性
在進行讀寫訓練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沒有結合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情況,選擇有效的教學方法,依舊沿襲傳統,難以提升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制約了讀寫訓練的效果。在進行讀寫教學中,學生接觸的知識比較陳舊,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使小學生對語文讀寫訓練產生了一定的抵觸心理,無法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讀寫訓練中,使讀寫訓練的效率和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在開展讀寫訓練過程中,一些教師仍然采取了講授式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學生聽,師生之間缺乏有效的互動和交流,使小學生讀寫訓練受到了一定的制約,沒有起到較好的引導和促進作用。
(三)學生缺乏良好的適應性
讀寫結合教學模式的應用,注重從學生閱讀能力和寫作兩個方面入手,實現讀寫結合,使小學生能夠對語文知識進行有效的積累,以促進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和進步。讀寫結合教學模式對于提升小學生語言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來說,起到了重要的影響。但是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此缺乏良好的適應,沒有明確的方向,導致學習過程中存在無所適從的情況,這給學生的成長及發展帶來了不良的影響。由于對“讀”和“寫”缺乏有效銜接,“讀”與“寫”之間缺乏良好的過渡,從而使讀寫結合的教學策略未能有效發揮其功能和作用,影響到了實際的教學效果及教學質量,制約了小學生語文能力的培養,限制了小學生的發展及進步。
四、 基于核心素養視角下有效開展讀寫訓練的教學策略分析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對讀寫訓練策略的應用,要注重立足于小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將語文核心素養與讀寫訓練教學進行緊密的結合,以提升讀寫訓練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強化小學生對語文知識點的學習及運用,實現小學生更加全面的發展及進步?;诤诵乃仞B視角下開展讀寫訓練的教學策略,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把握:
(一)立足語文知識,做好語言積累
語文知識的學習是語言積累的前提和關鍵,也是語文核心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诤诵乃仞B視角下開展小學語文讀寫訓練過程中,首先要從語文基礎知識的學習和積累方面入手,引導小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學習,并積累一定的語言,為寫作教學提供一定的參考和指引。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教材內容做好把握,發掘教材中優美的語言文字,對語文知識進行有效把握,并為小學生進行語言積累提供有效的參考和指引。通過對語文基礎知識的有效學習,使學生在閱讀文章過程中,對作者的語言文字內容、表達方法等關鍵點進行把握,從而使小學生掌握寫作方法、寫作技巧,實現讀與寫的有效結合。
例如,在學習《秋晚的江上》這首詩歌學習時,把握讀寫結合的策略,要注重引導學生對語文基礎知識進行學習和理解。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進行自由朗讀詩歌,并畫出自己喜歡的詩句。在朗讀之后,引導小學生對詩歌的內容進行探討,由此將小學生代入到詩歌的學習當中。透過詩歌的表面內容,使小學生對詩歌體現的情感內涵進行把握。這一過程中,結合詩歌中的語句,如“鳥翻雙翅,抖落斜陽”,詩歌中用“妝”“紅顏”對蘆葦進行人格化的描寫,引導小學生對寫作手法進行思考,實現讀與寫的結合教學。通過讀寫結合,使小學生對詩歌的內涵進行深入的把握,并引導小學生觀察、感受、描繪、想象。由讀入寫,對文章的內容及內涵進行深入把握,使小學生對優美語言進行積累,為學生寫作創造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