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其娟
摘 要: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設計四個方面出發,淺談將《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打造成“金課”的基本思路。
關鍵詞: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手段;教學設計
2018年6月教育部頒布“新時代高教40條”,以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當的十九大精神緊緊圍繞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能力這個核心點,加快形成高水平人才培養體系,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教育部部長陳寶生2018年6月21日在成都表示,中國教育“玩命的中學、快樂的大學”的現象應該扭轉。對大學生要合理“增負”,提升大學生的學業挑戰度,合理增加大學本科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擴大課程的可選擇性,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和專業志趣,真正把“水課”變成有深度、有難度、有挑戰度的“金課”。自從新高教四十條與“金課”的倡導一出,幾乎全國所有省市自治區超過1000所本科院校,不僅心動,而且在行動。行動方案、行動計劃、建設措施接踵有序而來。正如陳寶生部長所說,我們把高等教育的這池平靜的水攪動起來了!
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課程屬土木工程專業必修的專業核心課,是一門實踐性較強,并與現行的規范、規程等有關的專業課。下面從教學內容與教學策略兩個方面,就如何將《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打造成一門金課展開淺顯研究。
一、教學內容
(一)實現課程的高階性:時刻更新教學內容,將專業前沿性、時代性內容帶入課程,例如將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內容及相應分析方法融入到《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相關章節,普通混凝土與活性粉末混凝土對比性學習,致力培養學生解決復雜問題的能力。
(二)實現課程創新性:將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內容合理地加入到材料力學性能與構件設計內容當中,為課程注入新鮮血液,使課程內容更具創新性,更貼近研究前沿。
(三)實現課程挑戰度:教師不再僅限于教材進行備課,而是要搜集更多相關新知識,將實驗數據、文獻等內容有機融合到課程當中;學生提前閱讀相關文獻,做好課堂學習準備。
(四)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效融入課程,進行“課程思政”、“專業思政”。
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更加自信、成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
二、教學策略
(一)教學方法
除了沿用傳統的講授法外,在課程中大力使用啟示法、案例法、翻轉課堂、對比法等教學方法。講授法自成體系,有利于學生系統性學習;啟示法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作為引導者,給出情境、條件,步步誘導,帶領學生積極主動思考,培養學生邏輯思維能力與獨立思考能力;案例法更貼合實際,使學生有切實解決問題的價值感,通過工程事故的講解來增強學生的專業責任心,實現課程思政;通過在學習通發布學習任務,課堂分小組討論,教師有效引導,形成翻轉課堂模式,此教學方法可使課堂學習進一步“活起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與合作能力;將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內容有機地融合到普通混凝土的知識當中,通過對比學習,增強學生自行探索知識的能力。
(二)教學手段
教學手段以多媒體與板書為主。多媒體可以將知識更直觀更真切地展現給學生,因此材料性能及構件設計的構造措施等內容以多媒體為主,板書為輔。而構件的設計計算,特別是基本公式與基本簡圖的運用是學生學習的難點也是重點,針對此部分內容以板書為主要教學手段。通過板書一步步推導,增強學生的邏輯分析能力,加深印象,通過對比發現比多媒體效果更好。另外條件允許的話,可將虛擬仿真帶入課堂,虛實結合,立體教學。另利用學習通平臺可打開線上教學通道,也為翻轉課堂保駕護航,學習通在教學中的運用后期還會持續研究。
(三)教學設計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一節課的教學效果如何課程引入很重要。如何在第一時間突出主題,如何能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是課堂教學成功與否的關鍵。用合適的例子、現象或問題引出課堂內容,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一開始就被深深吸引,此部分稱為“鳳頭”,即開個好彩頭。
“鳳頭”做好后就是課程設計的主體內容“豬肚”了。此部信息量大,因此稱為“豬肚”,是整個教學設計過程的核心內容。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將課程內容淋漓盡致地展現出來,教學過程中時刻關注學情,了解學生掌握情況,隨時做出調整。整個過程要不斷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教師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通過內容講解、師生互動將“鳳頭”中的現象或問題做出解答,并解決重難點問題,提出實際應用的方法,使學生能積極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習的興趣與信心。
一場電影是否精彩結尾處理很重要,課堂教學的結尾要做到短小而精悍,稱之為“豹尾”。用精煉的話語對課堂學習內容進行“串珠”,并留作業或懸念為新知識埋下伏筆。由此,整個課堂教學環節結束。
本科是整個人才培養的根本,而課程又是人才培養的核心要素。學生從大學里受益的最直接、最核心、最顯著的就是課程。課程是教育最微觀、最普遍的問題,但它要解決的卻是教育中最根本的問題——培養人。課程是中國大學生普遍存在的短板、瓶頸、軟肋,是一個關鍵問題。課程是體現“以學生發展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習近平總書記說評價學校好與壞的根本標準是立德樹人的成效,而課程正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標化。將《混凝土結構基本原理》打造成一門“金課”是勢在必行的責任,全面提升學生的素質、能力、思想,從舊有的知識框架里跳脫出來形成新的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思路是“金課”建設的指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