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亞琴
摘要:文化生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一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都離不開特定文化生態的支撐。現如今,小學作文教學仍然是語文教學中的薄弱環節,是長期困擾語文教師的一道難題,因此,為了更好地提升小學作文的教學水平,實現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小學作文教學也需要構建其獨特的文化生態。通過構建一個平衡、可持續發展的教學文化生態來保證作文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實踐證明,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引入“微活動”的教學設計,讓學生以實踐體驗形式感知語文,有利于進一步激發學生的作文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本文立足實際,就構建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的策略進行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文化生態;微活動;作文教學
隨著新課改和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傳統的小學作文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在學生的學習需求。因此,作文教學需要不斷與時俱進,進一步體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和發展性。作文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作文教學是一個獨特的生態文化系統,而微活動作文教學是其重要的生態之一。在此背景下,語文教師應該加強對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的研究,努力將文化生態的理念更好地融入小學作文教學之中,構建出一種更加積極、活躍的教學氛圍,更好地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
一、 “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的概念界定
美國文化人類學家斯圖爾德在20世紀提出的文化生態理論指出,人類的文化與行為與其所處的自然環境、社會環境等各種因素相互作用、互相制約,即文化和環境之間存在一種動態的、富有創造力的關系。作文教學的文化生態是指在作文教學的特定環境中,由師生的觀念、行為所共同構成的,具有整體性、群體性、重復性的一種可持續狀態。而所謂“微活動”,通常是指短小精悍的活動,是由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演變而來的,教師在課堂上開展的自主實踐活動,借助各種小而精的教學活動形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作文學習的環境和生態,充分激發學生作文學習的積極性,提升學生的作文寫作能力。同時,在進行微活動作文教學生態設計時,教師需要找準關鍵點,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創設出更加適合學生、更具針對性的作文教學生態系統,更好地提升教學效果。
二、 打造“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的意義
好文章離不開學生的自我體驗與思考。作文寫作水平體現出學生的邏輯思維、語言運用、思維發散以及想象聯想等各方面的能力,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需要師生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而打造“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對于提升作文課堂的教學效果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更好地保證學生的每節作文課都能夠有所收獲。
“微活動”作文教學,是以生為本的、順勢而為的文化生態教學體系。相比傳統枯燥的以師為本、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它可以更好地浸潤小學作文教學課堂,豐富教學內容和形式,調動學生作文學習的積極性,激活學生的情感,提高學生寫作的核心素養。微活動作文教學生態體系,有利于讓作文課堂“活”起來,讓每個學生“動”起來,改變傳統教學中學生一味被動聽講的局面,讓課堂內容變得更加豐富多彩。可以說,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是小學作文課堂的一味“浸潤良劑”。借助“微活動”的作文教學文化生態,浸潤學生的作文課堂學習。在小學作文教學中,通過引入一些合理的“微活動”,助力學生作文寫作水平的快速提升。
同時,基于情境教學理論的微活動作文教學生態,通過在課堂上開展簡單易行的微型體驗活動,創設出豐富多彩、貼近生活的教學情境,可以有效地激發出學生的寫作積極性,鍛煉和培養學生觀察、思考、表達和創造的能力。并且通過一系列關于寫作的微型指導活動,夯實學生的寫作基礎,為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創造更加有力的條件。
三、 構建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的策略
“微活動”作文教學生態,以激發學生內心的真實情感和生活體驗為基礎,教師利用較短的時間,結合某個作文主題所創設出的教學情境或者小場景,讓學生從中獲得知識、情感等各方面的綜合體驗,促進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作文學習中,激發學生作文寫作興趣。
(一)透過微體驗,構建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
作文源于生活,學生要想寫好作文,需要用心去感知和體驗生活。因此,在平時的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想方設法地為學生創設體驗生活的機會,并引導學生將自己的體驗和感受記錄下來,這是提升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
1. 校園生活微體驗,促進學生思維和表達能力的發展
筆者在作文教學實踐中發現,很多時候,雖然學生具備某種經歷,但是在進行相關主題的寫作時還是筆下無言,不知道要寫些什么。因此,在校園生活微體驗活動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抓住每一次重要的生活體驗,并在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進行觀察、想象,促使學生將自己所觀察到的、感受到的以及腦海中碎片化的知識進行整合,形成一種系統的感知和認識,強化學生的認知,提升學生將感受認知轉化為語言表達的能力,促進學生寫作水平的提升。
下面是校園生活微體驗的一則案例:
秋末的校園,別有一番“姿色”,筆者借機組織了一場“校園探秋”的微活動——
師:大家可以深入到校園的各個角落,去仔細感受和欣賞秋天校園的風景,觀察花鳥蟲魚的變化,結束后把你們獨特的體驗與感受和大家一起分享。
(大家都被花池里的花朵和植物所吸引)
生:看,花池里的花朵真漂亮,有紅的、黃的、紫的、粉的,各種顏色五彩繽紛。
(學生們七嘴八舌,大家熱鬧地討論了起來)
師:“五彩繽紛”這個詞用得不錯,誰還可以描述的更生動。
生:花兒露出甜甜的笑容迎接我們的到來,好像主人熱情地迎接前來探望的賓客(學生自由地表達著自己的想法)
師:除了你們看到的,還有沒有其他方面的感受,可以用鼻子聞一聞花朵的氣味,并用恰當的語言行形容一下你們的感受。(引導學生進行更深層次的觀察和體驗)……
通過上述的微體驗活動,筆者根據學生的體驗,適時地進行引導和點撥,讓學生將自己真實的體驗和感受表達出來,引導學生將自己的觀察和體驗用恰當的語言描述出來,促進他們觀察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的提升。
2. 創設情境微體驗,促進學生情感和思維的發展
心理學認為,通過創設具體生動的教學情境,可以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親切感和新鮮感,促使學生以一種更加積極愉快的心態參與到學習過程中,激發學生的創作靈感。因此,教師可以通過創設情境微體驗的方式,更好地激發出學生的創作靈感和寫作欲望,提高作文教學的效果。
(1)通過“小游戲”體驗,積累寫作靈感
愛玩是小學生的天性,教師可以在作文課前組織一場“隨機組合”的小游戲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游戲規則為:隨機挑選一個同學在紙條上寫上“在什么時間”,然后將紙條進行傳遞給下一個同學;第二個同學寫“誰”;第三個同學寫“在什么地方”;最后一個同學寫“做什么”。〖JP+1〗最后連成一段話。組成的句子往往非常有趣,引得同學們哈哈大笑。然后讓學生將快樂的體驗記錄下來,為學生的寫作積累素材。〖JP〗
(2)基于“文本情境”,鼓勵學生進行再創作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教學內容,結合作者的思路對故事的情節和發展方向展開合理的想象,在原有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想象創設出合理的情境,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激發學生的靈感。比如可以讓學生通過仿寫、擴寫、故事續編、寫讀后感等形式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
(3)抓住合適的時機,進行創作
在合適的時機,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創作,利用這些“隨機資源”來讓學生書寫自己的觀察和體驗,比如一場突如其來的暴風雨、一只無意間闖入教室的小鳥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學生進行即興創作的真實情境。
(二)通過微活動,不斷進行積累
1. 微活動創造微體驗
在作文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有主動捕捉以及創設情境的意識,讓學生在經常性的觀察和討論中展開想象的翅膀,促進思維的發展。通過創設各種形式的校園活動豐富學生的校園生活,為學生的寫作提供活水源泉。在各種新穎、有趣的微體驗活動中,激發學生的創作熱情。
2. 通過微體驗,進行微積累
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微積累的好習慣,比如,在閱讀中讓學生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通過平時的微閱讀進行積累,把自己的閱讀心得或者優美的詞句記錄下來,不斷進行積累。長期堅持,學生的寫作水平會得到逐步提升。
(三)運用微評價,促進學生進步
1. 學生邊改邊評
針對學生平時的作文練習作業,教師首先可以進行一對一的面批,指出學生在寫作中出現的低級錯誤或者比較明顯的語法錯誤,然后將作文分發到各個學習小組,讓同學們以小組的形式進行相互評改。小組內評改完成之后,不同小組之間再將作文進行交換評改,并將修改意見標注在一旁,同學之間相互學習,共同進步。
2. 美文共賞
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辦作文比賽,大家共同評選出一篇寫的最好的文章,在班級內進行展示。同學一起欣賞這篇優秀作文,并互相交流意見,共同探討這篇文章的優秀之處,并由作者向大家分享自己的寫作經驗和寫作思路,激勵其他學生向這位同學進行學習。
(四)總結微成果,見證微進步
1. 學生作文寫作水平不斷取得點滴進步
通過各種形式的微體驗活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作文寫作興趣,并使得傳統的作文課堂重新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愉悅和快樂,促使學生的作文寫作水平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不斷取得點滴進步。通過創設不同形式的微活動,逐步構成了一個完成的基于文化生態的微活動作文教學體系,為學生的作文學習提供了更加有利的條件。
2. 對學生的進步給予肯定和證明
經過各種微活動的鍛煉,學生的作文寫作更加走心,更能流露出自己內心的真情實感,寫出來的作文也更能打動人。為了進一步鼓勵學生寫好作文,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文向報社進行投稿,或者參加各類正文比賽,爭取證書、名次等榮譽,對學生在寫作水平上取得的進步進行證明,以此來給予學生更加積極的心理暗示,促使學生不斷激勵自己再接再厲,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和提高。通過各種微活動,學生不斷獲得各種微體驗,日積月累,寫作水平獲得質的飛躍,并通過榮譽的形式進行對學生進行肯定。
四、 結語
“微活動”作文教學文化生態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它讓作文教學活動更加活潑、有趣和高效。本文通過校園生活微體驗、情境微體驗、微評價等一系列微活動來構建作文教學的文化生態,努力激發出學生的情感體驗,促使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作文習作中,讓寫作成為學生自覺自愿的行為,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寫作水平。
參考文獻:
[1]曹立艷.淺談小學作文教學策略[J].課程教育研究,2019(51).
[2]楊亮.新課程背景下小學作文教學感悟[J].中國新通信,2019(23).
[3]蘇婧.中學作文課堂文化生態研究[D].桂林:廣西師范大學,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