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衛嬌
摘 要:本文對工程預算定額在造價管理中應用的必要性進行了論述。結合實際條件對工程預算定額制定的流程進行了探討,并將其進一步延展,討論了工程預算定額參與施工進程的可能性,確保預算定額工作科學化發展,為企業成本控制提供幫助。
關鍵詞:工程預算定額;造價管理;成本控制
引言:
預算定額為依據項目情況與市場條件對工程成本進行明確的限制,其在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提升工程成本控制力度。相關人員應加強預算定額工作的學習與研究,不斷提升定額的科學性,使企業在項目工程中投入更少的資本獲取更高的利益。
一、工程預算定額在造價管理進程中應用的價值
造價管理是指對項目工程的施工成本進行控制,包括原材料采購成本、固定設備使用與損耗成本、場地成本、用人成本等。造價成本管理往往先于施工進程開展,對實際施工有一定的指導作用。但在施工進程中的成本節約較為困難,施工成本超出預算為常見現象[1]。在這種狀態下,對工程預算進行限制便成為了造價管理的有效手段。工程預算定額會對項目施工進行詳細的劃分,并依據市場因素給出嚴格的預算,在無意外情況發生時,項目施工成本絕對不允許超出定額。其在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可以有效避免施工進程中資源使用過于隨意或員工失誤過多所造成的成本損失,使企業項目工程造價趨于穩定,提升造價管理的便捷性與有效性。
二、工程預算定額在造價管理進程中應用的分析
(一)施工前,確保工程預算定額的科學性
工程預算定額工作主要集中在項目施工之前,為通過對市場行情調查詳細計算出工程成本的最高額度。由于給出了明確的成本控制,項目施工全過程都處于預算定額的監管之下,預算的科學性對工程開展的順利有重要影響。若前期定額過低,將會導致相關人員為順利完成項目不得不從質量上放松要求,進而影響工程企業的市場評價,不利于其長遠發展。若前期定額過高,施工進程中要會出現嚴重的資源浪費甚至企業財產侵蝕行為,使企業在特定工程投入成本過高,影響企業的經濟效益,不利于企業的快速發展。在前期工作中制定科學合理的額度,為預算定額的核心內容。
首先,保證預算人員對工程項目的了解。預算定額設定人員多為企業財務人員,企業的性質雖能保證其對工程施工了解較為深入,但針對于特定的項目,財務人員不具備對所有施工細節及相關成本全面了解的可能性。因此,為確保定額的科學性,項目分析進程中應引入工程師的意見,并非傳統意義上的造價工程師,而是特定項目的總工程師,確保預算制定進程中考慮到工程的各個細節與可能發生的狀況,避免定額過低對施工質量造成影響。
其次,保證預算人員對市場行情的了解。雖然工程企業常擁有固定的合作方,但在預算定額進程中仍要進行充分的市場調研,避免報價方單一造成的成本上升,致使定額過高。此外,當相關人員在市場調研進程中發現各個供應商報價較為懸殊,要優先對產品質量進行檢驗,避免選擇資質較低的供應方影響工程質量。若原料質量同樣不存在問題,說明近期市場變動較大,要依據市場變動趨勢選擇一次性購買原材料或者多批次進行購買,并依據材料購買方式開展預算定額,實現最低施工成本控制。
最后,多個額度的制定。由于預算定額過程為項目施工進程中單方面、較為主觀的成本核算,其核算進程中很大可能忽略了部分施工細節。因此在預算定額進程中,相關人員可以制定多個額度。需要注意的是,多個額度僅為預算人員的工作方式,在合同簽訂進程中仍要以依照流程核算出的結果為準。多個額度的使用只是確保相關人員在預算超出的情況下快速判斷其超額的原因與資金數量是否符合,杜絕施工進程中資源胡亂使用的現象。
(二)施工中,確保預算定額嚴格落實
傳統概念下,當定額給出之后,預算定額已經完成[2]。但簡單的給出定額并不能實現對施工成本的有效控制,極易導致預算定額工作形式大于作用。所以,預算定額工作中,相關人員要積極參與施工進程,確保預算定額被嚴格的落實。
第一,定期進行施工現場的巡查。施工現場巡查的主要內容為查看施工人員在工作進程中是否存在原材料使用過于隨意,進而導致工程成本的增加;或者,施工人員技術水準較低,工作進程中錯誤頻發,導致大量的原材料被浪費,施工成本顯著增加。
第二,施工方提供的圖紙審核。施工方圖紙審核對預算定額與成本控制有重要意義。由于施工前定額初步計算進程中,相關人員多依照理想狀態進行定額,但施工方在施工技藝與施工方案選擇進程中常不按照理想狀態進行。為此,定額人員要主動參與到圖紙審核進程中,從經濟效益考量的角度對施工圖紙提出改進建議,保證施工方在工作進程中使用經濟性更高的施工方案與技藝。但需要注意的是,施工圖紙審核進程中,定額預算人員的意見不可作為主導意見,工程質量與施工安全系數為工程項目的核心,要避免過分追求經濟利益而在項目中留下隱患。
第三,階段性成本檢查。階段性成本檢查在預算定額控制中有重大意義,相關人員可以通過階段性成本使用量與預計使用量的差值判斷施工方在施工進程中是否有大規模材料浪費的行為,若浪費行為存在,相關人員可盡早對施工方錯誤行為進行糾正,避免施工成本嚴重超出預算定額的現象發生。
第四,施工相關信息的收集。相關人員在參與施工進程中要注重對工程中成本相關的信息進行詳細記錄,用以在工程結束后對預算定額方案進行分析,提升成本控制的成效。
(三)施工后,預算定額方案的優化
從本質上分析,預算定額中帶有強烈的工程方主觀意愿,在定額工作開展的前期,其合理性與科學性難以得到保證。為此,相關人員要在每次工程項目結束后,通過施工進程中收集的信息,對預算定額方案進行改進。如該次施工進程中存在哪些步驟可以進一步控制成本,這些成本控制方案是否具有可推廣性,促使相關人員在保證公平、科學的前提下,規劃出經濟性更高的定額;如項目中施工方主要存在哪些不規范的施工行為導致成本上升,在下次合同簽訂的進程中,從條例上對施工方的行為進行約束,避免施工進程中原材料胡亂使用的現象發生;如該次預算定額進程中是否存在部分流程預算過于嚴格,對項目工程的正常開展或者工程質量造成了影響,若存在,在下次預算進程中要適當的放寬要求,確保預算定額的公平性;如對施工項目了解是否全面,預算定額的重心是否發生偏移,下次預算進程中如何增加對工程項目的了解;進而提升預算定額工作的科學性。
結論:預算定額的應用為項目工程成本制定了嚴格的標準線,使造價管理中有了強制性的標準,對于項目成本控制意義重大。相關人員在定額進程中要充分了解項目工程與市場條件,確保定額的準確性,并依據項目成果對定額流程不斷優化,保障工程質量與成本控制共同進步。
參考文獻:
[1]劉彥斌.工程預算定額在造價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9(08):407.
[2]董艷艷.造價管理中工程預算定額的應用分析[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9(03):216-217+24-25.